周景兰心下一凛,原来真正的杀招埋伏在这里。
她于诗词上尚可凭借当年在仁寿宫的学习和急智弥补,但琴艺一道,需经年累月的练习,她当年在仁寿宫虽也学过,却远未到精通此等名曲的地步。
魏德妃这是要让她在御前彻底暴露短处,坐实她不够贤淑之名。
就在周景兰心念电转,思索对策之际,站在她身边的唐云燕按捺不住,急声道:
“陛下,娘娘,周贵人前两日因为杭选侍接生,处理药材时不慎伤了手指,至今未愈,实在不宜抚琴,恐污圣听!”
她性子直,一心只想维护周景兰,却未深思此言漏洞几何。
魏德妃岂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刻嗤笑一声,语带讥讽:
“哦?伤了手指?可真真是巧了。前日周贵人给杭选侍操劳,未见丝毫滞碍。怎么一到抚琴,这手指便突然娇贵起来了?莫不是……看不起这《幽兰操》,还是……根本就不会?”
她尾音拖长,目光如刀,直刺周景兰。
王贞妃亦掩嘴轻笑:“唐姑姑护主心切,可以理解。只是这欺君之罪,可不是小事。”
周景兰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担忧,有审视,更有魏德妃一党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她看到朱祁钰投来的目光充满了担忧与焦灼,然而,周景兰却对他几不可察地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她自己则深吸一口气,面上镇定自若,正欲开口,哪怕承认不擅,也绝不能被扣上欺君的帽子。
就在这时,一直侍立在孙太后身后不远处的司籍女官万玉贞,忽然上前一步,屈膝行礼,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
“陛下,太后娘娘,奴婢万玉贞,斗胆请旨。”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万玉贞如今是尚宫局有品级的女官,并非普通宫婢,在此刻出声,显得格外突兀。
朱祁镇正在为难,见有人解围,便道:
“万司籍有何事?”
万玉贞垂首,语气平稳:
“回陛下,奴婢昔年在仁寿宫侍奉太皇太后时,蒙太皇太后不弃,曾指点过奴婢几日琴艺。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仙去前,最是喜爱《幽兰操》的清正之气。”
“今日既是端午佳节,奴婢愿代周贵人抚琴一曲,一则是全了周贵人手伤不便之情,二则,亦是……聊表对太皇太后的追思之情。”
她提及已故的太皇太后,语气虽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孙太后眼皮微抬,看了万玉贞一眼,未置可否。朱祁镇闻言,神色也郑重了几分。
太皇太后生前确实雅好音律,若万玉贞真得其指点,琴艺想必不凡。
他沉吟片刻,又看向周景兰:“周贵人,你看如何?”
周景兰心知这是眼下最好的台阶,更是姐妹情深,万玉贞不惜涉险为她解围。她立刻躬身:
“万司籍琴艺超群,若能得闻,是妾身的福气。只是劳动万司籍,妾心难安。不若……由万司籍抚琴,妾身虽不擅琴,愿尝试依韵唱和,填词一首,以助雅兴,亦不负此良辰。”
一个抚琴,一个唱和,既解了围,又将单一的才艺展示变成了更具观赏性的合作。朱祁镇大感兴趣:
“准!万司籍抚琴,周贵人唱和!来人,备琴!”
魏德妃心中冷笑,就算换人又如何?
那琴是她早已命人动过手脚的,只需弹到激烈处……她倒要看看,这戏还怎么唱下去!
一架古琴被迅速抬上。万玉贞净手焚香,端坐于琴前,姿态娴雅,确有大家风范。
她玉指轻拨,一串清越空灵的琴音便流淌而出,正是《幽兰操》的起势。琴音古朴苍劲,意境幽远,瞬间将众人带入了空谷幽兰的意境之中。
周景兰凝神倾听,同时脑中飞速运转,结合眼前之景,心中之情,以及方才舞剑时的那份心志,开口吟唱,她嗓音清亮,并非柔媚之音,却别有一番洒脱气度:
“幽谷生嘉卉,素心承露华。”
“清风动佩环,皎月映冰纱。”
“岂畏荆棘密,自葆贞姿嘉。”
“非慕东君宠,宁栖碧水涯。”
她的词句虽不似经典那般古奥,却清新脱俗,紧扣幽兰之品,更暗合自身处境与心志,与万玉贞精湛的琴技相得益彰。朱祁钰不知何时已悄然离席,无人注意。
就在琴曲即将进入最为激昂澎湃的段落,万玉指用力一勾——只听铮的一声裂帛之音!那根最主要的宫弦,竟应声而断!
万玉贞猝不及防,琴弦反弹,纤细的指尖瞬间被划出一道血痕,殷红的血珠沁了出来。她闷哼一声,抱住了受伤的手指。
“啊!”
席间响起几声低呼。
魏德妃眼中闪过一抹得色,几乎要笑出声来。成了!
“怎么回事?”
朱祁镇皱眉。
周景兰歌声戛然而止,她目光锐利如电,瞬间扫向那断弦的琴,又看向难掩喜色的魏德妃,心中已然明了。
这是陷害不成,便直接毁掉表演!其心歹毒!
现场一片尴尬的寂静,表演无法继续,万玉贞受伤,方才营造的美好氛围荡然无存。
就在这万分窘迫之际,一阵清越悠扬的箫声,宛如流水,又似凤鸣,自澄瑞亭外翩然而至。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郕王朱祁钰手持一管紫竹洞箫,缓步走入殿中。
他换了一身雨过天青色的暗纹常服,身姿挺拔,玉树临风,微风拂动他额前的几缕碎发,吹箫的姿态专注而优雅,仿佛携着天边月色与竹林清风而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吹奏的,赫然是《幽兰操》的旋律,只是经由洞箫演绎,少了古琴的刚劲,多了几分幽深与缠绵。
周景兰与他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看到他眼中传递来的安抚与鼓励。
她心领神会,压下对万玉贞伤势的担忧与对魏德妃的怒火,立刻调整呼吸,就着朱祁钰的箫声,再次开口,将未唱完的歌词接了下去,声音比之前更加清越坚定,带着一种不屈的韧性:
“冰弦虽易折,清响彻云霞。”
“箫韶鸣鸾凤,志节永无瑕。”
“千载抱香死,不随落叶斜。”
朱祁钰的箫声完美地托着她的歌声,一吹一唱,默契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箫声清旷,歌声朗澈,在这水畔亭台间回荡,竟比之前琴歌相和时,更添了几分动人心魄的力量与意境。
一曲终了,余韵袅袅。
片刻沉寂后,朱祁镇率先抚掌,赞叹道:
“妙!妙极!弦断箫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周贵人临危不乱,词句清雅,郕王箫技超群,更是解围及时!好一个冰弦虽易折,清响彻云霞!赏!都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