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带着怒气拂袖而去,竹林中只剩下杨小帅和书瑶两人。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显得格外清晰,方才那番充满火药味的对峙,让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那不断翻涌的云层,像是秦峰心里行动的体现。
书瑶看着杨小帅紧握木剑、抿着嘴唇的侧脸,能感受到他平静外表下汹涌的情绪。她轻声开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杨师弟,秦峰师兄他……”
“师姐,”杨小帅转过头,打断了她,脸上却出乎意料地露出了一个笑容,只是这笑容里少了往日的憨厚,多了几分锐气,“我没事。其实,还得谢谢他。”
“谢他?”书瑶微怔。
“是啊,”杨小帅掂了掂手中的木剑,目光明亮,“他这一闹,倒是给我指了条明路。之前我修炼,总有点……嗯,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知道要往前走,但具体走到哪儿,算是个头,心里没数。现在好了,”他咧嘴一笑,露出白牙,眼里闪闪发亮“目标很清楚——在下次宗门小比上,不能让秦师兄‘失望’,更不能让师姐你……白白维护我一场!”
他的语气轻松,眼神却无比坚定。秦峰的轻视与挑衅,书瑶毫不犹豫的维护,像两把钥匙,彻底打开了他心中那扇名为“斗志”的大门。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地修炼,满足于一点点进步,他有了一个清晰、迫切,甚至带点热血沸腾的目标——在宗门小比这个内门最大的舞台上,证明自己,证明书瑶的眼光没有错,证明他的“混沌剑道”,绝非花架子!
书瑶看着他眼中燃烧的火焰,听着他坦诚而有力的话语,心中那点担忧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欣慰和隐隐的期待。她认识的杨小帅,就该是这样,压力越大,反弹越强。
“好。”书瑶浅浅一笑,眸光流转,“既然师弟有了目标,那我们就来看看,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它。”
两人在竹林中的石凳上坐下,不再是随意探讨,而是如同军师议事般,开始认真规划。
“距离下次宗门小比,还有约莫三个月。”书瑶首先分析形势,“时间不算宽裕。秦峰师兄修为已达炼气五层,家传的‘流云剑法’也已登堂入室,威力不凡。师弟你目前最大的短板,确实是灵力修为和绝对威力。”
杨小帅认真点头,没有丝毫气馁:“我知道。灵力修炼急不得,但我可以想办法让现有的灵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且,这三个月,我也不能光练剑,打坐练气更不能落下。”
“正是此理。”书瑶赞许地点头,随即从袖中取出几本厚厚的笔记——那是她平日阅读典籍、推演阵法时的心得,“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五行灵力精微操控、以及如何以弱胜强的技巧与案例,虽非剑法,但万法相通,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杨小帅如获至宝,双手接过笔记,触手温凉,还能闻到淡淡的墨香和书瑶身上特有的清雅气息。他郑重道:“多谢师姐!”
“另外,”书瑶沉吟道,“你的《青岚剑诀》招式已渐纯熟,欠缺的是在高速、高压的实战中,如何保持五行转换的流畅与精准。往后我们的对练,需增加强度,模拟实战情境,我会尽力给你施加压力。”
“求之不得!”杨小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还有,”书瑶想了想,又道,“百草园那边,陈长老学识渊博,对混沌灵根似乎也颇有见解。师弟不妨也多向陈长老请教,或许能有意外收获。”
杨小帅眼睛一亮:“对!长老他肯定有办法!” 他忽然想起陈长老那些看似不着边际、实则暗含深意的教导,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就这样,一个针对宗门小比的、初步的备战计划成型了:白天在百草园劳作、向陈长老请教,并抓紧一切碎片时间打坐练气,夯实根基;下午则与书瑶在竹林进行高强度的实战对练,磨砺剑技与应变能力;晚上则研读书瑶的笔记和自己的玉简,提升理论,寻找灵感。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杨小帅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看着他斗志昂扬的样子,书瑶心中微动,她犹豫了一下,还是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枚散发着淡淡莹白光晕的玉简,递了过去。
“师姐,这是?”杨小帅疑惑接过。
“这是我平日修炼时,记录的一些关于灵力运转、以及应对不同属性攻击时的心得体会。”书瑶的语气很平静,但微微泛红的耳根却泄露了她的一丝不自然,“或许……对你有些许帮助。你……拿去参考吧。”
这枚玉简,记录的可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包含了她自身修炼的一些隐秘体会和习惯,若非极其信任之人,绝不会轻易相借。
杨小帅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这枚玉简的分量。他抬起头,看向书瑶,少女清澈的眸子里带着真诚的鼓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怯。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冲得他鼻子都有些发酸。
他紧紧握住玉简,仿佛握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所有的调侃和玩笑都收了起来,只剩下无比的郑重和感激:“师姐……这份情谊,我杨小帅记下了!我一定……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书瑶被他这过于郑重的反应弄得脸颊更热,轻轻“嗯”了一声,低下头,假装整理并不凌乱的衣袖,小声道:“你……你自己努力便好。”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在竹林中拉长。少年紧握玉简,目光坚定如磐石;少女垂首敛目,颊边绯红如晚霞。
新的目标已经确立,前路挑战重重,但此刻,杨小帅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温暖。为了不辜负信任,为了证明自己,为了在那擂台上绽放属于他的光芒——
这三个月,拼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