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这档子事,开头总是鸡飞狗跳,没几天就滑进了“柴米油盐”的轨道,还挺顺溜。
陆大少爷的适应能力堪比开挂。过去二十几年,他连水电费长啥样都没见过,现在居然会蹲在厨房研究煤气表,一边掰手指一边算:“这个月用气比上个月多两立方,是不是我煮咖啡的时间太长了?”备忘录里不再是冰冷的股票代码,全是“超市促销日”“洗衣液补货”“林微光过敏药库存”这类婆婆妈妈的小字,密密麻麻,比财务报表还认真。
林微光负责柴米油盐的大部分操作。她很快发现——这位先生虽然生活技能近乎零,但态度端正得吓人。教一遍电饭煲,他下次就能把米饭煮得颗粒分明;告诉他蔬菜要先泡十五分钟,他能蹲在盆边盯着秒表,绿色菜叶洗得发光,像刚从超市海报里抠出来。
分工自然形成:她掌勺,他洗碗;她洗衣,他叠衣。没人规定,纯属默契,一来二去就成了固定流程。
傍晚,两人推着购物车晃到附近生鲜超市。拥挤的过道、嘈杂的叫卖、打折喇叭循环播放——烟火气浓得能呛人。
“番茄看起来不错,晚上吃番茄鸡蛋面?”林微光拿起一个红得发亮的番茄,回头征求意见。 “行,再买点排骨,明儿炖汤。”陆辰逸点头,顺手把番茄扔进购物车,动作一气呵成。 “玉米也新鲜,炖汤正好。” “酸奶打折!买一送一!” “保质期看了吗?拿日期新的!”
他们穿梭在货架间,低声讨论菜单,比较价格,偶尔因为“要不要买打折酸奶”斗两句嘴,像极了一对普通小情侣,为一日三餐精打细算。高个子男人推着车,气质与超市格格不入,却认真挑选蔬菜的样子莫名接地气,反差得让人想笑。
回家路上,两人一人拎一个大环保袋,肩膀碰肩膀。遇到好奇的同学投来惊讶目光,他们只点头微笑,继续往前走——流言蜚语被甩在身后,他们的小世界固若金汤。
厨房里,抽油烟机轰隆隆响,林微光系着围裙翻炒,油烟、香气、锅铲碰撞声混成一首热闹的“生活协奏曲”。陆辰逸坐在餐桌旁开电脑,邮件堆成山,眼神却总不自觉飘向厨房——那道忙碌的背影,比任何财务报表都吸引人。
番茄鸡蛋面出锅,红黄绿配色亮眼,热气腾腾。他尝了一口,眉毛不自觉扬起:“好吃。”不是客套,是真心实意——这碗简单的面,有外面高级餐厅复制不了的味道,叫“家”。
晚饭桌变成小型“项目会议”。陆辰逸宣布接了个新项目——帮初创公司优化金融模型,报酬可观,周期一个月。 “那得加班?” “估计要熬夜。” “行,我给你煮夜宵。” 平淡的对话里全是相互支持的味道——他们不仅是恋人,更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夜晚,客厅小餐桌变成临时加班台。笔记本屏幕闪着蓝光,映出他专注的侧脸。林微光洗完澡,窝在沙发上看书,偶尔起身给他续热水,轻手轻脚,怕打断他的思路。
快到十一点,她溜进厨房,煮了一碗酒酿小圆子,端到桌边:“先吃点再忙。” 陆辰逸从一堆数字里抬头,看见热气腾腾的甜汤和灯光下她温柔的脸,眸色不自觉软下来。他伸手握住她手腕,低声道:“谢谢。” 她摇头:“别太累。”
温馨气氛还没持续三分钟,手机屏幕亮起——一封新邮件跳进来。发件人陌生,主题却像一把刀,直戳心脏—— 【关于林微光与顾言之的密切往来告知】
陆辰逸握着她的手一顿,目光瞬间沉下去,像湖面突然结冰。甜汤的雾气还在空气里飘,却被这道恶意邮件生生劈成两半。
宁静被打破,风雨又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