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尔上校激动得几乎要原地跳起来!陈默那句“提供全套现代化陆军装备”如同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他下意识地就想掏出卫星电话,立刻向塔尔-阿拉总部的一级准将卡塞姆·西亚瓦什将军汇报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等等,上校。”
陈默的声音平静地响起,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伊斯梅尔上校的冲动。
“别急。陆军装备只是开始。防空武器呢?空军呢?甚至海军……如果方便的话,我也想看看。既然是全面考察,自然要做个综合评估。这样才能给你们提供最精准、最匹配的解决方案。”
伊斯梅尔上校猛地刹住脚步,看向陈默的眼神充满了震惊和更深的敬畏!陆军装备还不够?!这位日川阁下,胃口和能力到底有多大?!他强压下几乎要沸腾的血液,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您说得对!日川先生!是我太激动了!”伊斯梅尔上校用力点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我立刻申请更高的权限!请稍等!”
他走到一旁,拿出加密卫星电话,快速而清晰地向上级——塔尔-阿拉总部副司令、一级准将卡塞姆·西亚瓦什将军进行了汇报。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显然也被陈默的“豪言壮语”所震撼。
最终,将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传来:
“批准!授予伊斯梅尔上校临时最高权限!立刻带日川先生前往梅赫拉巴德空军基地!务必确保安全!海军基地……稍后视情况再议!”
“是!将军!”伊斯梅尔上校立正领命,声音铿锵有力。
一行人不再耽搁,迅速上车。车队调转方向,风驰电掣般驶离了陆军装备停放场,朝着位于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附近的德黑兰军区空军基地疾驰而去。
进入戒备森严的空军基地,气氛与陆军基地截然不同。开阔的停机坪上,一排排战机如同蛰伏的猛禽,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航空燃油特有的刺鼻气味和引擎的轰鸣声。
陈默的目光扫过停机坪,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这里的“收藏”,比陆军那边要有意思得多!
伊斯梅尔上校亲自担任向导,带着陈默和海老泽武史走向停机坪深处。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自豪感,指向停机坪上最显眼的位置:
“日川先生,请看!这就是我们波斯空军的骄傲——F-14A ‘雄猫’(tomcat)重型战斗机!”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巴列维王朝时期,我们引进了79架!它们是波斯天空的守护神!虽然……岁月不饶人,但我们依然竭尽全力维持着它们的战斗力!目前还有35到40架能升空作战!”
陈默的目光落在那几架造型独特、线条流畅的F-14A上。可变后掠翼的设计,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充满科幻感。他走上前,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金属蒙皮,感受着那历经岁月洗礼的沧桑感。
【扫描目标:F-14A “雄猫”重型战斗机】
【扫描完成!装备蓝图已录入!】
“确实是传奇战机。”陈默由衷地赞叹道,“AwG-9雷达配合AIm-54‘不死鸟’导弹,在它那个年代,是绝对的远程杀手。可变后掠翼设计,兼顾高速和低速性能,理念超前。”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带着一丝惋惜。
“可惜啊,电子设备太老旧了。AwG-9的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在现代战场已经不够看。机体结构老化严重,维护成本高得吓人。听说你们在搞现代化升级?难度不小吧?”
伊斯梅尔上校脸上的自豪感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苦涩:
“日川先生慧眼如炬。升级计划……困难重重。尤其是航电系统和雷达,我们缺乏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来源。制裁……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他看着陈默,眼神中带着一丝希冀,“但即便如此,‘雄猫’依然是我们现役最先进的战机之一!”
“之一?”陈默笑了笑,目光转向旁边另一片区域,“那这些呢?”
那里停放着大约三十架左右的苏制米格-29b\/Ub战斗机(单座型和双座教练型)。机身上大多带着风尘仆仆的痕迹。
“米格-29‘支点’(Fulcrum),”伊斯梅尔上校介绍道,“1991年从巴比伦接收了一批,后来又陆续从俄国补充了一些。总共30架左右。在‘雄猫’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它们是我们空军的中坚力量!机动性出色,近距格斗能力强!俄国人正在帮我们进行大修,提升它们的出勤率。”
他指了指不远处几个穿着俄式工装、正在一架米格-29旁忙碌的技术人员。
陈默走过去,饶有兴致地看着俄国技师的工作,手指不经意地划过一架米格-29的机翼前缘。
【扫描目标:米格-29b “支点”战斗机】
【扫描完成!装备蓝图已录入!】
“中坚力量?”陈默微微摇头,“米格-29,典型的‘机场围墙保卫者’。腿短(作战半径小),雷达(N019)探测距离有限,多目标处理能力差。电子战能力薄弱。俄国人帮忙大修?能恢复基本飞行能力就不错了。想提升战斗力?难。”他毫不留情地点评道,“不过,比起那些老家伙,出勤率确实会高一点。”
伊斯梅尔上校和海老泽武史面面相觑,再次被陈默精准而犀利的点评所震撼。这位日川阁下,对东西方装备的了解简直到了恐怖的程度!
接着,陈默的目光扫向停机坪更广阔的角落。那里密密麻麻停放着波斯空军真正的“主力”——数量庞大的老旧机群!
F-5E\/F“虎”II,波斯人大量装备,有些甚至是波斯自产的“闪电”80\/闪电II(Azarakhsh\/Saeqeh)改进型。
二代机中的经典,小巧灵活,维护简单。但雷达?基本靠目视。武器?AIm-9p?打打直升机还行。在现代空战体系下,生存率极低。自产改进型?换汤不换药。
F-4d\/E“鬼怪”II,美制经典,数量不少,机体庞大笨重。
老古董中的老古董。雷达(Apq-120)原始,机动性差,油耗惊人。除了载弹量大点,几乎一无是处。波斯人居然还在用?
歼-7(J-7), 龙国仿制的米格-21,数量众多。
高空高速截击机,雷达?基本没有。航程?短得可怜。除了便宜和数量,在现代空战中作用有限。
幻影F1,法制二代机,数量不多。
性能尚可,但同样老旧。雷达(cyrano IV)性能有限。缺乏后续升级潜力。
苏-24mK“击剑手”, 苏制可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
皮实耐操,载弹量大,低空突防能力强。但航电老旧,精度差,生存能力堪忧。
苏-22m3\/m4“装配匠”, 苏制攻击机,更老。
对地攻击专用,性能落后,基本属于淘汰边缘。
p-3F“猎户座”,美制反潜巡逻机(仅存几架)。
海上巡逻主力,但机体老化严重,设备落后。
伊尔-76td“耿直”, 苏制大型运输机(仅5架)。
战略运输核心,数量太少,维护困难。
c-130E\/h“大力神”, 美制中型运输机。
战术运输主力,同样面临老化问题。
各种教练机、直升机、运输机、加油机、公务机(安-140、福克F27、皮拉图斯pc-6、Kc707、波音707\/747改装型、猎鹰20\/50、捷星、Ft-7、F-5b、贝尔206\/212、ch-47c、An-74、运-12、Emb312、IAIo-2武装直升机、米-17等),种类繁多,状态各异。
后勤保障和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老旧,急需更新换代。
陈默如同漫步在航空博物馆,手指拂过F-5的机头,划过F-4的垂尾,轻触歼-7的进气道……每一次触碰,意识深处都响起清脆的“滴”声。
陈默可不会嫌弃,这简直就是空军大礼包啊,来者不拒地照单全收。老古董也有老古董的用处,毕竟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国家都玩不转三代机,这些老古董卖给那些小国穷国正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