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下午3点22分,龙国西北甘省的一位航空爱好者张浩正调整着他的望远镜,原本只是想捕捉一架普通的民航客机,却意外发现了一幅令人震撼的画面。
“我的天……这是什么情况?”
他颤抖着手拍下照片,随即上传到知名的军事论坛“烽火军事”。
不到十分钟,帖子点击量突破十万,评论区内炸开了锅。
张浩拍摄到的,正是由12架伊尔-76mdS大型运输机和36架mIGE-29“海德拉”战斗机组成的庞大机队。
它们以严密的楔形编队飞行在万米高空, 在蔚蓝天空中划出数道白线。
“这绝对不是我们龙国的军机,”网友“战鹰”在帖子下第一时间评论道,“伊尔-76辨识度很高,但那些战斗机……看起来像米格-35,但细节又不一样。”
“我去!前段时间在苏里斯顿名声大噪的海德拉不知道吗?波斯官号和泽尼斯塔尔官号都发视频了。”
很快,更多位于不同地区的网友上传了他们的拍摄资料。
有短视频显示,这些战机采用了一种罕见的深灰与天蓝相间的迷彩涂装,机翼下方挂满了各式弹药。
专业的军事分析网站“全球防务”迅速发布初步分析报告,指出这些mIGE-29“海德拉”战斗机气动布局与俄制米格-35相似,但进气道设计、机翼前缘襟翼和垂直尾翼都有明显差异,显然是经过深度改进的型号。
“最令人惊讶的是,”该网站主编在文章中写道,“从高清照片中可以辨认出,这些泽尼斯塔尔制造的mIGE-29“海德拉”战机同时挂载了俄制Kh-29td空地导弹和类似美制JdAm的精确制导炸弹,表明其具有卓越的武器通用性。”
此前一周,这些战斗机在苏里斯顿战场上表现亮眼。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它们执行了对地精确打击任务,几乎百发百中,其性能远超当地原有的俄制战机。
随着更多照片和视频的出现,#神秘机队过境龙国#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位,阅读量突破5亿。
龙国国防部官方账号下挤满了询问的网友,但官方保持了沉默。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各地网友的热议。
龙国网友大多持乐观其成的态度。
“看来不是咱们买的,咱们的歼-20和歼-16不香吗?”
点赞最高的评论写道。
许多龙国军事迷指出,龙国军工已进入高速发展期,近年来几乎不再大规模采购外国武器装备。
俄罗斯网友则表现出复杂情绪。
“这些战机看起来有我们的技术影子,但又不是我们的产品,”一位莫斯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泽尼斯塔尔公司是什么背景?能同时整合俄系和欧美系武器?”
南韩、霓虹和漂亮国网友的反应则充满了担忧。
“北朝获得这种先进战机将彻底改变地区平衡,”一位东京网友评论道,“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具备突破我们现有防空系统的能力。”
漂亮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师约翰·史密斯在推特上表示:
“如果这确实是北朝的新装备,那么半岛的军事平衡将被打破。mIGE-29‘海德拉’的性能估计已达到一流四代半战斗机水准,远超北朝现有的米格-29和老旧的歼-7。”
争论在机队进入龙国辽省空域时达到高潮。
一位网名为“天空观察者”的航空爱好者利用公开的飞行追踪软件发现,这些飞机在龙国领空内沿一条特定航线飞行,似乎获得了龙国空管的特别许可。
“它们没有在任何一个龙国军用机场降落,”“天空观察者”在帖子中分析道,“航线一直向东南方向延伸,目的地似乎不是龙国本土。”
真相最终在1月27日傍晚浮出水面。一位位于辽省边境城市的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庞大的机队缓缓降低高度,最终消失在鸭绿江对岸的空域。
“它们全部进入了北朝领空!”
这条配文简洁的短视频在3小时内获得超过1000万次播放。
一时间,国际媒体纷纷以快讯形式报道这一消息。
《北朝秘密引进先进战机,地区平衡或将打破》、《神秘军火商泽尼斯塔尔浮出水面》等标题占据各大新闻网站头条。
随着事件发酵,泽尼斯塔尔公司在公众视野中的曝光率进一步提升。
这家神秘的私人军事公司似乎拥有跨国运营能力,能够提供先进武器装备和培训服务。
军事专家指出,泽尼斯塔尔公司此前已在苏里斯顿境内活动,其提供的军事服务表现出“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特点。
“这不同于传统的武器贸易,”首尔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金相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泽尼斯塔尔提供的可能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武器装备、人员培训和后续技术支持。这对北朝空军的战斗力提升将是跨越式的。”
对于北朝为何选择这一时机增强空军力量,分析人士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这是北朝应对近期美韩联合军演的回应,也有人指出北朝空军装备老旧问题严重,更新换代迫在眉睫。
事件曝光后,相关国家的官方反应却出奇地低调。
龙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龙国一贯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关于企业间的正常商业合作,我们不予评论。”
漂亮国国防部则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行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韩和霓虹官方表达了严重关切。南韩国防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对之策。
霓虹内阁官房长官表示,这将“严重影响地区安全环境”,霓虹将与美国密切协调,考虑相应措施。
北朝官方媒体则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未对此次军购事件发表任何评论。
这种沉默反而加剧了外界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