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玉芙好不容易摆脱了两位表姐满是揶揄和打趣的“盘问”,逃也似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斜倚在美人榻上时,她还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微微发烫。
今日发生的一切,像走马灯一样在她脑海里闪过。
从酒楼里毫无准备的重逢,到雅间里冷淡疏离的模样,再到走廊里他那声“好久不见”,以及马背上那了然含笑的回眸……还有最后,他离去时那深深的一瞥。
宁玉芙正心乱如麻时,贴身丫鬟春桃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不甚起眼的楠木匣子,脸上带着几分的笑意。
“小姐,方才林解元身边一个叫林全的小厮,偷偷塞给奴婢这个,说是他家公子吩咐给您的。”
宁玉芙一怔,接过那沉甸甸的匣子,心中满是疑惑。
她走到梳妆台前,轻轻打开。
霎时间,珠光宝气映入眼帘。
匣内整齐地摆放着数件华丽精美的首饰。
最中间那支,赫然是今日在玲珑阁表姐拿给她的那支步摇。
上面的红宝石在光线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它的旁边是玲珑阁最近新出的几件首饰,无一不是设计独特,做工精湛的上品。
宁玉芙看着一匣子的流光溢彩,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他还是像小时候一般。
会挑选最好看的石子留给她,会把汁水最甜的野果揣怀里带给她,会因为她随口一句想看鸟蛋,就爬树去掏。
她只要是流露出一点点喜欢的,他都会默默记下,然后想方设法送到她面前。
时隔七年,他这份笨拙又固执的贴心,竟丝毫未变。
心中那股因七年未见而产生的委屈和猜疑,终于散了些。
“但他…他是怎么知道这支步摇的?”宁玉芙拿起那支金步摇,喃喃道。
他当时明明在望江楼,怎么会知道玲珑阁发生的事?
春桃抿嘴一笑,低声回答:“奴婢方才悄悄问过林全了。林全说,他家公子是在席间听那位知府家的小姐提起的。她说您……”春桃有些犹豫。
“说我什么?”宁玉芙挑眉。
“说您买不起玲珑阁的首饰,只能眼巴巴看着,她好心要送您,您还不领情……”春桃小声说道,语气带着几分气愤。
宁玉芙闻言,先是愕然,随即忍不住黑脸。
原来是李如雪那个碎嘴!为了贬低她,竟然在林明璋面前编排这种话!
她几乎能想象到,李如雪当时是如何故作姿态,添油加醋地描述,企图显得自己善良大方,而宁玉芙小家子气。
不过他定然是不会相信李如雪那套说辞的,但他还是去买了。
不仅买了,还买了更多。
这分明是在无声告诉她:只要她喜欢的,他自然会为她买来,无需他人“好心”施舍。
想到这,宁玉芙心头泛起一丝丝甜意,她将步摇小心地放回匣中,手指轻轻抚过每一件首饰,眼底漾满了笑意。
这个呆瓜,这么些年还是笨嘴拙舌,却依旧习惯用行动表达对她的爱护。
嗯,看在他这么有心的份上,她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勉强原谅他好了。
宁玉芙抱着匣子,眉眼弯弯地想到。
————
另一边,林明璋并未回暂住的客栈,而是去了前几日刚买下的“沁园”。
他刚来南陵时,周家人曾热情邀请他住进周家老宅,但他婉言谢绝了。
他此行江南,并非短期游学,需要时常来往江南名士大儒,还是有自己的住处方便些。
他原本打算在南陵城内寻一处清净的一进小院,够他一人居住,读书即可。
然而,周家人听闻他欲购置房产,比他还上心。
一位周家兄长,更是立刻派人找来了南陵城里消息最灵通的牙人。
牙人听闻是周家贵客要买房,自然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将手中压箱底一一报来,幽静的巷弄小院,临近书院的古朴宅邸……他介绍得唾沫横飞。
林明璋听着,神色却始终平静,显然是并未有合心意的。
那牙人察言观色,眼珠一转,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脑袋:“哎哟!瞧小的这记性!还有一处极好的园子!”
他压低了声音,凑近道:“是我们南陵富商赵老爷的园子,名为‘沁园’。”
说到这,他语气里带着些许神秘和自豪:“这园子可不一般!当年专门从苏城请来名家设计的,一步一景,端的是精巧无比。建成时,在南陵城里可是轰动一时!最绝的是里头有一座‘水晶亭’!”
“水晶亭?”林明璋原本端茶的手微微一顿。
“正是!”牙人说得眉飞色舞,“那亭子四壁乃至顶棚,皆是用大块通透的水晶镶嵌而成!亭子中间和顶部被掏空,引入活水,养着上百尾色彩斑斓的锦鲤!白日里阳光落下,各色鱼儿游弋其中,那景象……啧啧,真是恍如仙境!”
水晶亭、锦鲤……
尘封的记忆被打开。
很多年前,在北方那个偏僻的庄子里,宁玉芙曾兴奋地和他描述过从外祖家听来的奇景——一座全是水晶做的亭子,里面是一池子会发光的五彩鱼!
小小的她眼睛里满是向往:“你说要是能一直住在那种漂亮的园子里该多好啊!”
当时他以为她在讲故事,还一本正经的承诺等长大了给她也盖一个。
没想到,竟然真的存在。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林明璋放下茶盏,开口道:“这园子,我想去看看。”
牙人大喜,周家兄长却有些迟疑:“林贤弟,那赵员外我略有耳闻,家底颇厚,这园子又是他的心爱之作,恐怕价格不菲……”
林明璋微微一笑:“无妨,先看看再说。”
待到亲眼目睹“沁园”,饶是林明璋见惯了京城的恢弘气象,也不得不赞叹其构思之精妙,景致之秀雅。
尤其是那座水晶亭,在春日阳光下璀璨生辉,亭内一池碧水,五彩锦鲤悠然其间,光影交错间,美得不似人间凡景。
想到宁玉芙提及此处时那向往的神情,林明璋心中已然做了决定。
宅子价格确实高昂得令人咋舌,几乎是同样地段大小的宅院三倍的价格。
好在林明璋这几年,陆陆续续研制出了好些功效显着的药丸,靠着分成,他赚的盆满钵满。
只是平日生活简朴,旁人并不清楚罢了。
但周家人知晓他的底细,见他心意已决,便出面帮忙斡旋。
周家的面子在江南地界极为好用,最终以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顺利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