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玉蓉派出的心腹手下,刚接近家庙和李长富住所,就被早已埋伏好的人当场抓住,人赃并获。
尤其是李长富那边,那个当初假冒客商,与他接触的关键人物也被顺藤摸瓜揪了出来!
一开始他还不肯承认受谁指使。
但林明璋手下很快便查出此人正是大小姐宁玉蓉当年的陪房之一!
他的妻子是宁玉蓉身边一个大丫鬟。
有了这层关系,等于坐实了宁玉蓉的罪行。
林明璋没有直接发作,而是先与永国公府通了气。
永国公府得知真相后,又惊又怒,他们是绝不愿意为了一个心肠歹毒,还被人赃俱获的儿媳,去开罪圣眷正浓的新科状元。
永国公几乎是立刻做出了决断,勒令二公子写下休书,并将宁玉蓉连同她的嫁妆,一并毫不遮掩地送回了安平侯府。
浩浩荡荡一行人走在路上,京城百姓纷纷上前围观,指指点点。
安平侯府大小姐被永国公府休弃的消息瞬间传遍全城。
这对一向最看重脸面的宁玉蓉来说,简直是比死还难受。
当真相彻底摆在侯爷夫妇面前时,他们简直难以置信。
侯夫人更是当场崩溃。
她生了四个孩子,最操心、最疼爱的就是这个自幼体弱多病的长女,为了精心照顾她,甚至忍痛将二女儿送离身边。
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百般呵护长大的女儿,内心竟会如此扭曲恶毒。
被休弃回府,颜面尽失的宁玉蓉,此刻反而破罐子破摔,不再伪装。
她撕掉了多年温婉顺从的假面具,对着崩溃的父母尖声讥讽。
“自私虚伪的是你们!若不是我从小会哭会闹会争抢,早就不知道被你们遗忘在哪个角落了!是你们自己把那个贱人丢在外祖家十几年,不闻不问,现在倒来怪我?真是天大的笑话!”
她嗤笑地看向众人,“这个家里,谁不是虚伪透顶?你们疼我,不过是因为我会装乖卖巧,给你们挣脸面罢了!大弟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的前程,小弟被你们宠成了废物!你们有什么资格来责怪我?”
她以为自己最多不过和宁玉荷一样,被送去家庙清修,所以愈发无所顾忌,将侯府所有人的脸面都撕了下来,踩在脚下。
然而,她高估了侯府对她残存的亲情。
盛怒的侯爷,在和林明璋商议后,决定将宁玉蓉送进偏远之地一座远比家庙更为清苦的庵堂——静心庵。
那里的尼姑管教极其严厉,需得日日下地劳作,粗茶淡饭,没有任何优待可言。
对于宁玉蓉来说,死亡,实在是太便宜她了。
林明璋要让她活着,日复一日地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在泥泞中挣扎,却永无出头之日。
这才是对她最残忍,也是最公正的惩罚。
当宁玉蓉发现自己并非被送往京郊家庙,而是要被押送到那所让所有京城贵女闻之色变,以清苦严苛着称的“静心庵”时,她一直强撑着的怨毒和讥讽终于被彻底撕碎,变成了巨大的恐惧。
那是真正有进无出的地方,进去的人无不终日与青灯古佛,繁重劳作为伴,形同囚徒,直至终老。
她从未想过,父母竟会如此狠心!
“不!我不去!父亲!母亲!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她猛地扑倒在地,死死抱住侯夫人的腿,涕泗横流,声音凄厉地哀求。
“母亲!您最疼我的啊!您忍心看女儿去那种地方受苦至死吗?母亲!求求您!饶了我这一次吧!我以后一定乖乖听话!我一定改!”
她哭得撕心裂肺,哪还有半分方才撕破脸时的嚣张气焰。
然而,侯爷夫妇刚刚才被她那番诛心之言伤得体无完肤,心寒至极。
尤其是侯夫人,看着这个自己倾注了最多心血和疼爱的女儿,想到她那些恶毒的手段和刻薄的言语,只觉得心如刀绞,失望透顶。
侯爷铁青着脸,扭过头去,硬起心肠挥挥手:“拖走!立刻拖走!我侯府没有这等不知悔改,心思恶毒的女儿!”
侯夫人闭上眼,眼泪无声滑落,任由下人将哭喊挣扎的宁玉蓉从自己身上拉开,硬生生拖了出去。
眼见父母如此绝情,最后的希望破灭,宁玉蓉的恐惧瞬间化作了更深的怨毒。
她一边被拖着往外走,一边歇斯底里地尖叫咒骂:“你们虚伪冷血!你们不得好死!还有林明璋!宁玉芙!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你们……”
侯爷气得浑身发抖,厉声喝道:“堵上她的嘴!快堵上她的嘴!”
下人们慌忙用布团塞住了宁玉蓉的嘴,只剩下她绝望的呜咽声渐行渐远。
侯夫人受此刺激,再也支撑不住,身子一软,晕厥过去。
宁玉蓉被送走后,侯夫人便一病不起,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躺在床上默默垂泪,精神萎靡不振。
宁玉芙得知消息后,还是回了侯府探望。
看着病榻上憔悴苍老的母亲,她心中亦是复杂难言。
侯夫人看到宁玉芙,颤抖地伸出手拉住她,未语泪先流:“玉芙……我的儿……是母亲对不起你,从小到大,母亲没有尽到一天做母亲的责任,还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我…我真是枉为人母……”
宁玉芙轻轻叹了口气,拿出帕子,细细为母亲拭去眼泪。
“母亲,别这么说。我虽自幼不在您和父亲身边,但外祖父母和舅舅舅母们待我极好,视如己出,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足够的疼爱,从未觉得自己缺失什么。您不必过于自责愧疚,保重身体要紧。”
她的语气平和,带着豁达与释然。
她没有虚伪地说原谅,只是陈述事实,劝慰母亲放下心结。
或许是听进去了宁玉芙的话,侯夫人的精神渐渐开始恢复。
宁玉芙留在侯府照顾了母亲几日,直至她病情好转,才返回自己的家。
另一边,周学政经吏部考核优异,朝廷任命他为山湖省布政使,即刻赴任。
临行前,他特意将林明璋叫到跟前谆谆教诲。
明璋,这世上有才华的人很多,但能守住本心的却很少。你自年幼便志存高远,出身寒微却不怨天尤人,此乃成大器之根基。
“你如今深得圣心,前程似锦,但愈是如此,愈要谨言慎行。天子近臣,一言一行皆在众人眼中,更要戒骄戒躁,守住本心。望你莫忘当日之苦,莫要负了百姓。”
林明璋郑重躬身行礼:“师父教诲,弟子铭记于心,绝不敢忘。定当恪尽职守,清廉持正,不负圣恩。”
周学政这才欣慰地点点头,拍了拍爱徒的肩膀,上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