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听得哈哈大笑起来。
高!实在是高!
这招叫“信息饱和攻击”!
把宋之问供起来,给他一个听起来很 厉害的头衔,然后用无数繁杂琐碎的“私产”账目淹没他,让他根本没有精力去管修路那点“钱”。
独眼龙那帮人,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让他们跟一个户部侍郎讲道理、对账目?那场面,光是想想就足够精彩。宋之问怕不是要被他们气得当场吐血。
“晴鸢,你真是我的贤内助啊!”夏侯玄心情大好,一把将苏晴鸢揽入怀中。
苏晴鸢俏脸一红,轻轻推开他,嗔道:“王爷又没正形。为王爷分忧,是妾身的本分。”
夏侯玄站起身,对着门外喊道:“来人!”
一名亲卫进来:“王爷有何吩咐?”
“传我命令!从即日起,北州所有工厂、作坊、商铺,账目全部重新整理!必须详细到每一笔交易,每一文钱的流向!”
“另外,通知城建司的李书岳,让他准备一份‘欢迎’宋侍郎的特别礼物。”
“还有,派人去夏都打听一下,宋侍郎什么时候启程,走哪条路。我们北州,得尽一尽地主之谊。”
“派一支车队,去‘迎接’一下宋大人。”
“记住,一定要让他,提前感受到我们北州的热情。”
亲卫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书房内,夏侯玄重新坐下,心情大好。
父皇啊父皇,你自己送来的,可别怪儿臣。
……
远在千里之外的夏都。
户部右侍郎宋之问,在家人的簇拥下,登上了前往北州的马车。
他今年五十一岁,在户部熬了整整三十年,胡须已经花白,背也有些微驼。
此次奉皇命前往北州,协理近亿两白银的账目,在他看来,是其仕途生涯最光辉的顶点。
车轮碾过夏都的青石板路,宋之问坐在车内,闭目养神,内心却波澜起伏。
他想的不是离愁别绪,而是那笔惊天的巨款。
吴国的两千五百万两,北齐“外包款”两千六百万两,再加上周将军南征搜刮所得与陛下从国库的拨补……加起来近亿两!
这个数字,让他这个跟钱粮打一辈子交道的老臣,都感到一阵阵心悸和亢奋。
在他眼中,夏侯玄终究是年轻人,骤得巨富,难免心性浮躁,行事不计后果。
陛下派自己去,名为“协理”,实为“监管”。这是圣恩,是信任,更是责任!
马车行出夏都地界,官道变得颠簸起来,车厢剧烈晃动,扬起的尘土从车窗缝隙钻进来,呛得宋之问连连咳嗽。
“咳咳……”
他掀开车帘一角,外面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前几日刚下过雨,路上满是泥泞,车轮陷进去,要几名护送的禁军在后面用力推,才能勉强前行。
“唉……”宋之问放下车帘,摇了摇头。
这就是北夏的常态。除了夏都之地,处处都是这般破败景象。也难怪九皇子执着于修路。
只是,修路耗费巨大,若无章法,再多的钱,也不过是无底洞。
一路上的颠簸让宋之问记忆深刻。
这样的旅程持续了数日。
车队进入北州地界时,马车突然一顿,随即变得平稳。
原本“哐当”作响的车厢,安静下来,只有车轮滚动的轻微“沙沙”声。正在闭目养神的宋之问睁开眼,脸上满是诧异。
他再次掀开车帘。
车轮下的路,不再是泥泞的土路,是一条宽阔,平坦,呈灰白色的水泥路,一眼望不到头。
“这……这是何物?”宋之问喃喃自语。
护送的禁军小统领说道:“回禀大人,咱们进入北州地界了!这就是北州王修的水泥路!”
水泥路?
宋之问的脑海里,开始疯狂计算。
如此宽阔平整的道路,从边境一直铺到北州城,这得是多少里?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一里路的造价又是多少?
他身为户部高官,太清楚一项工程背后的耗费。眼前这条路,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用白银堆砌出来的路!
前方一支车队迎面驶来,在他们前方停下。
为首的是一名身穿盔甲的年轻军官,他翻身下马,对着宋之问的马车抱拳行礼。
“北州工程兵团,九小队,队长李山,奉王爷之命,特来迎接宋侍郎!”
“我等将护送大人车队,前往北州城!”
李山没有多余的废话,简单交接后,便分出一队人马在前开路,一队人马在后护卫,将宋之问的车队夹在中间。
“出发!”
他一声令下,整个车队再次启动。
宋之问感觉,速度比之前更快了。
当巍峨的北州城墙出现在地平线上,宋之问再次被震撼到。
不同于夏都的古朴沧桑,北州城透着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城墙高大坚固,城门宽阔,城门口进出的人流,秩序井然。
车队在城门口停下,城门处,早已站满了人。
李书岳身穿崭新的城建司官服,头戴官帽。
他身后,是城建司的数十名文吏,再往后,是一支由工人们临时组成的鼓乐队,正“咚咚锵锵”地敲得震天响。
一道巨大的红色横幅被拉开,上面写着歪歪扭扭却格外醒目的大字:
“热烈欢迎朝廷钦差、户部右侍郎、钱粮圣手宋之问大人莅临北州指导工作!”
宋之问刚走下马车,李书岳迎了上来,行礼道:“哎呀呀!下官北州城建司李书岳,率北州全体工程人员,拜见宋大人!”
“宋大人!您可算来了!我们北州百姓,盼您盼得是望眼欲穿呐!”
“早就听闻宋大人乃我北夏钱粮第一人,陛下亲点的‘账房圣手’!有您坐镇北州,我等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这心里头,踏实!”
李书岳一番连珠炮的吹捧,让宋之问有些发懵,但更多的却是受用。
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跟枯燥的数字打交道,何曾享受过这等夸张而热烈的欢迎?
“账房圣手”?这个称呼,他喜欢!
宋之问矜持地捋了捋胡须,咳嗽一声,摆出上官的架子:“李大人言重了。本官只是奉皇命而来,协理公务,不敢当‘圣手’之称。”
李书岳直起身子,一脸真诚道:“当得!当得!绝对当得!”
“王爷说了,宋大人您就是及时雨,是定海神针!我北州的财政大计,正需要您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臣来执掌乾坤!”
执掌乾坤?
宋之问心头一跳,这李书岳,说话倒是中听。看来九皇子还算识大体。
李书岳热情的在前方引路,边走边说道:“宋大人,您一路舟车劳顿,辛苦,辛苦!”
“王爷特意为您准备了一份大礼,一份能让您施展毕生所学,名留青史的重任!”
“来,大人,请随下官移步城建司,我带您去看看,王爷为您打造的,执掌北州财政的——中枢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