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那边传来消息,高文情绪稳定了一些。”虞倩也走了过来,她刚刚协调完医院对高文的检查和心理干预,“他承认,大约半年前,他确实无意中发现了教学楼地下室那个隐蔽的入口,进去过几次,被里面一些废弃的舞台道具和王伯留下的人偶草图所吸引,借鉴了一些元素用在了自己的参赛作品上。他没想到这会引来杀身之祸。”
借鉴?在王伯看来,这就是不可饶恕的“窃取”和“玷污”。偏执狂的逻辑,正常人是无法理解的。
“王伯的背景深入调查有什么发现?”陈默问。
“还在进行。”张辰回答,“目前掌握的情况是,他年轻时在市话剧团是技术骨干,但性格孤僻,与合作者关系紧张。后来话剧团改制解散,他辗转多个单位都不如意,最后托关系才来到艺术学院当保安,一干就是十几年。邻居反映他几乎没什么社交,唯一的爱好就是关起门来捣鼓他的木雕和人偶。”
一个被时代抛弃、才华无处施展,最终将满腔偏执和怨恨投射到两个无辜学生身上的悲剧人物。这是目前看来最合理的解释。
但陈默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王伯最后那句话,不像是一个彻底崩溃的疯子临死前的胡言乱语,更像是一种……宣告。
“那些从现场和王伯住所收缴的人偶,全部封存,进行最详细的检查。”陈默指示道,“特别是内部结构、材料来源,看看有没有隐藏的信息或者与其他案件的关联。”
“明白。”
回到市局,已是凌晨。对王伯的突击审讯连夜展开。但正如预料的那样,王伯彻底沉浸在了他自己构建的“艺术殉道”世界里,对杀人罪行供认不讳,细节描述与现场勘查完全吻合,但问及动机以外的信息,比如“它们”、“收藏家”等,他便要么沉默,要么发出含义不明的冷笑,审讯进展缓慢。
陈默没有参与审讯,他需要跳出细节,从整体上审视这个案子。他让张辰将王伯所有笔记的内容,包括那些混乱的涂鸦和代号,全部录入系统,进行大数据交叉比对。
天色微亮时,张辰带着一丝亢奋和紧张敲开了陈默办公室的门。
“头儿,有发现!”他直接将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陈默,“我们对王伯笔记里提到的‘收藏家’和‘影舞者’这两个代号,在全国范围内未破获的、带有强烈仪式感或特殊标记的刑事案件数据库中进行模糊匹配,发现了两起悬案!”
屏幕上显示出两起案件的简要信息。
一起是五年前,邻省某市,一名小有名气的先锋派画家在家中工作室被杀,尸体被摆放成其代表作《呐喊》中的姿势,现场留下了用颜料绘制的、从未出现过的复杂符号。案件至今未破。据当时调查,该画家性格乖张,与多名艺术评论人结怨。
另一起是三年前,本省另一个地级市,一名舞蹈学校的年轻女教师深夜在排练厅被杀,尸体被悬挂在把杆上,摆出芭蕾舞姿,脚下用口红画了一个扭曲的图案。案件同样悬而未决。该女教师据传与学校领导有染,风评不佳。
这两起案子,都与“艺术”相关,现场都带有强烈的仪式感和独特的标记,而且都未能侦破。
“标记!把标记调出来对比!”陈默立刻道。
张辰调出两起悬案现场标记的照片,与楚月手腕上那个倒挂蝙蝠符号并排显示。
虽然细节有所不同,但构图风格、那种扭曲诡异的线条感,存在着某种神似!像是同一个系列的不同变体!
陈默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难道王伯不是单独作案?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存在着一个或多个和他有着相似扭曲心理,以“净化艺术”或执行某种扭曲“审判”为名的……连环杀手?或者是一个松散但有着共同病态追求的团体?
“收藏家”……“影舞者”……这些代号,或许真的存在?!
王伯笔记里那句“它们会继续”,恐怕不是疯话!
“立刻将我们的发现上报省厅!申请并案侦查,协调邻省兄弟单位,调取那两起悬案的所有卷宗和物证!”陈默当机立断,“同时,对我们滨河市近年来所有与艺术圈相关的非正常死亡、失踪案件进行重新梳理!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带有类似仪式感的案子!”
“是!”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无比凝重。如果推测成立,他们抓住王伯,可能只是撕开了一张巨大黑幕的一角。潜藏在暗处的“收藏家”和“影舞者”,或者其他尚未暴露的代号,可能还在继续他们的“净化”仪式。
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陈默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城市。晨曦的光芒驱散了夜色,却似乎无法照亮某些人心深处最阴暗的角落。
艺术本是追求美与真的领域,却成了偏执狂施展暴行的舞台。
这场围绕“人偶”展开的诅咒,或许并未随着王伯的落网而终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证物保管室。
“我是陈默。把从王伯处收缴的、编号为Rx-03的那个人偶,送到我办公室来。”
他需要再仔细看看,这些被赋予了恶意和死亡的“艺术品”,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省厅的协调函和并案侦查申请以最高效率得到了批复。邻省两起悬案的厚重卷宗副本,以及部分关键物证的数字化资料,很快摆在了滨河市局“利剑”专案组(因案件升级,原专案组再次启动)的桌上。
陈默、张辰、虞倩,以及从省厅抽调来的犯罪心理和行为分析专家,围坐在会议桌前,气氛凝重。
邻省画师案(代号“画师之殇”)和舞蹈教师案(代号“舞者悲歌”),其案卷记载的细节,与楚月案(代号“人偶诅咒”)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