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生理指标很难造假。”陈默说,“但如果我们假设那个‘编织者’拥有高超的药物知识,制造一种深度昏迷的假象,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至少,我们需要确认方雪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她是否与化学、药学领域的人有交集。”
新的调查方向确定,专案组再次投入紧张的工作。对孙国华的社会关系进行深度挖掘,寻找任何可能与他有联系、且具备相关背景的人。同时,对方雪、苏瑾的过往进行更细致的筛查。
陈默则独自一人,再次翻看所有现场的物证照片和报告,试图找到那个“编织者”可能留下的、属于他\/她自己的印记。
夜深了,指挥部里只剩下陈默和几个值班的同事。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目光无意中扫过林薇案发现场,那个旋转木马的特写照片。
木马……音乐……《铃儿响叮当》……
他鬼使神差地打开电脑,搜索了《铃儿响叮当》这首儿歌的起源和不同版本。这是一首庆祝雪橇之旅的欢快歌曲,通常与圣诞节关联。
但在某些非常古老的版本里,或者在一些地区的民俗中,铃铛也被用于……
驱邪?或者……召唤?
他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有点魔怔了。这线索太虚无缥缈。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号码经过伪装,无法追踪。
短信内容只有简短的几个字:
「线偶已落,丝线犹存。」
陈默的呼吸骤然停滞!
线偶已落!指的是孙国华落网!
丝线犹存!指的是真正的编织者还在!
他\/她果然还在看着!而且知道他已经怀疑孙国华并非独自作案!
这不是挑衅,这更像是一种……确认,甚至是一种隐秘的交流。
他立刻回拨,自然是无法接通。他尝试回复短信:“你是谁?”
石沉大海。
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复仇,孙国华已经几乎完成了所有目标。如果是为了揭露真相,旧案已经重启调查。他\/她为什么还要继续现身?
陈默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无形的蛛网中央,能感受到网的震动,却始终看不清那只织网的蜘蛛。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睡的城市。霓虹依旧,却仿佛每一盏灯后面,都可能隐藏着一双冷静观察的眼睛。
丝线犹存……
下一根丝线,会牵向哪里?
“线偶已落,丝线犹存。”
这八个字像一句谶语,在专案组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毫无疑问,确实存在一个隐藏在孙国华背后的“编织者”,而且他\/她依旧在活跃,甚至敢于直接联系陈默。
技术部门对短信进行了全力追踪,结果依旧令人失望。信号源如同鬼魅,在市内几个公共基站之间跳跃后消失无踪。对方具备极高的反追踪能力。
“这是在向我们宣战!”李建国一拳砸在桌上,“必须在他\/她再次作案之前,把这个人揪出来!”
压力如山,但线索却似乎再次中断。对孙国华所有已知社会关系的排查没有发现符合条件的目标。他性格孤僻,母亲失踪、自己毁容后更是几乎与所有熟人断绝了来往。
对方雪和苏瑾的背景调查也在进行中。苏瑾那边,纪委的调查还在继续,尚未有明确结论。而方雪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父母早逝,独身,在医院人缘不错,但也没什么特别亲密的朋友。初步排查,并未发现她与化学药学领域有明显交集。
陈默决定将突破口重新放回物证,尤其是那些药物上。他再次找到了法医虞倩。
“虞法医,赵伟和方雪体内的药物,有没有可能通过成分分析,反向推断出配制者的某些习惯或者……‘签名’?”陈默问道,“比如,某种特定的杂质,或者非必要的添加成分?”
虞倩明白他的意思,思索了片刻:“理论上有可能。就像画家有自己的笔触,药剂师或化学家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手法。尤其是这种非标准化的、自己合成的药物。”她调出详细的药物分析报告,“赵伟体内的合成代谢抑制剂,纯度非常高,但我们在其中检测到了一种极其微量的、通常用于稳定摄影显影液的化学物质,苯并三氮唑。这不是药物合成中必需的成分。”
“摄影显影液?”陈默皱眉。
“对。还有方雪体内的神经抑制剂,我们也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稳定剂,通常用于某些品牌的……工业润滑油添加剂。”
摄影?工业润滑?
这两个领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有没有可能,配制这些药物的人,工作或生活环境同时接触这两个领域?”陈默追问。
“可能性存在,但范围依然很广。比如,某个大型工厂的实验室,可能既涉及化工(润滑)又有自己的暗房(摄影)?或者,这个人本身有摄影爱好,同时又从事化工相关行业?”虞倩提供了一种思路。
摄影爱好……化工背景……
陈默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闪过。他立刻打电话给张辰:“查一下,孙国华,或者王桂芬,他们有没有什么亲属朋友,有摄影爱好,尤其是在传统胶片摄影方面有研究的!”
同时,他再次审视所有现场照片,尤其是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赵伟公寓的整洁,林薇公寓的混乱,方雪公寓的温馨……以及那个贯穿始终的旋转木马。
木马……音乐……《铃儿响叮当》……铃铛……
他猛地想起,在调查赵伟公司旧案时,似乎看到过一份关于当年公司年会活动的简报,上面好像提到过什么……
“张辰!把十年前赵伟和林薇那家贸易公司的所有能找到的档案,尤其是公司活动、员工活动的记录,再调出来给我!”
很快,电子档案被发送过来。陈默一页页仔细翻阅,目光最终停留在一条简短的通讯稿上:
“……公司年终晚会圆满落幕,业务部经理赵伟与财务林薇合唱一曲《铃儿响叮当》获得满堂彩,行政部王桂芬之子孙国华凭借一组反映厂区生活的摄影作品获得业余组二等奖……”
孙国华!有摄影爱好!而且获奖!
摄影!这就对上了药物中苯并三氮唑的来源!
孙国华本人就具备摄影知识!他完全有可能在自己配置药物时,因环境或习惯带入这种微量杂质!
但是……陈默的兴奋很快冷却下来。孙国华是机械厂技工,虽然获奖,但摄影更多是业余爱好。他能达到如此精准的药物配制水平吗?而且,工业润滑油的稳定剂又怎么解释?机械厂确实接触润滑油,但这和高端药物配制似乎还是有点距离。
除非……孙国华在药物配制上的能力,远超他们的估计?或者,他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精通化学的“老师”或同伙?
就在这时,负责搜查孙国华租用仓库的队员带来了新的发现。
“陈队,我们在仓库一个极其隐蔽的夹层里,找到了这个。”队员递上一个用防水油布包裹的小盒子。
陈默小心翼翼地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