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警方对此展开秘密调查时,陈默收到了一个匿名寄到警局的包裹。里面没有署名,只有一个小小的、密封的金属U盘,以及一张打印的字条,上面只有一句话:
“‘雅典娜’并非孤例。织网者,另有其人。”
U盘经过最高级别的安全检测后,被打开。里面只有一个音频文件。
陈默戴上耳机,按下了播放键。
一个经过明显变声处理、非男非女、毫无感情色彩的电子合成音传了出来:
“陈默警官,恭喜你们成功阻止了张辰博士不成熟的‘雅典娜’项目。但你们所见的,不过是冰山一角,是真正‘神谕’系统一个拙劣的、急于求成的模仿品。”
“张辰错在过于急躁,过于依赖粗暴的物理和化学干预,暴露得太早。真正的‘织网’,应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我们关注个体,但更关注系统;我们施加影响,但更善于引导。我们存在于规则的缝隙,存在于数据的洪流,存在于每一次你们称之为‘巧合’或‘自发秩序’的事件背后。”
“赵建国,并非一个随机选择的‘平庸样本’。他的价值,在于他所在的位置——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实则能触及到某些关键信息流的节点。可惜,张辰的鲁莽行动,打断了他的价值。笔记本上的图案,是我们留给有缘人的‘邀请函’,也是……一个警告。”
“世界正在变得过于嘈杂,过于低效。混乱是文明之癌。必要的秩序,需要更高层次的力量来塑造和维护。我们,即是那力量。”
“期待与你在更高维度的棋盘上对弈,陈默警官。当然,前提是……你能找到棋盘的位置。”
音频到此戛然而止。
陈默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动弹。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张辰和方雪只是模仿者?真正的“织网者”另有其人?他们自称“神谕”?赵建国是因为能触及“关键信息流”而被选中?笔记本上的图案是邀请函也是警告?
信息量巨大,且真伪难辨。这可能是那个真正隐藏在深处的组织抛出的烟雾弹,也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目的是为了扰乱警方的视线,或者……测试警方的反应。
但无论如何,一条重要的线索出现了——赵建国笔记本上的那些诡异符号。那不仅仅是密码,更可能是通往那个自称“神谕”的、更庞大、更隐秘组织的钥匙。
“队长,”陈默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李兵,“‘雅典娜’案,需要重新启动秘密调查。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比张辰危险得多的、真正的‘神只’。”
他走到白板前,擦掉了之前关于“雅典娜”案的所有结论。在空白处,他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然后在问号旁边,写下了两个词:
“神谕”…… 以及,“织网者”。
平庸之恶,并未因张辰的落网而终结。它只是显露出了其真正庞大冰山的一角。一场在迷雾中、对手无形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陈默知道,他们必须赶在“神谕”的织网覆盖一切之前,找到那根最初的线头。而线头,或许就隐藏在那本看似平庸无奇的笔记本里,隐藏在那座名为“幸福家园”的灰色楼宇之中。
赵建国的笔记本被移交至技术队最高级别的分析实验室。林峰带领团队,对那几页隐藏的符号展开了全方位的攻坚。
“这些符号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密码体系,”林峰指着投影屏上放大后的图像,眉头紧锁,“部分几何图形有古典神秘学的影子,比如这个,类似炼金术符号的变体;这些数字和字母组合,又带有现代编码的特征。更复杂的是,它们的排列方式似乎遵循某种非欧几里得几何逻辑,像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高维信息。”
陈默站在一旁,沉默地注视着那些扭曲的线条和数字。它们冰冷、抽象,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低语。张辰的“雅典娜”系统虽然残酷,但其逻辑终究是线性的、可追溯的。而眼前这些东西,则充满了诡异和非理性,与张辰那种冰冷的“理性”截然不同。
“能破解吗?”队长李兵问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需要时间,而且……可能需要一点灵感。”林峰坦言,“这不像破解固定算法的密码,更像是在解读一种……意识流加密法。设计者似乎刻意融入了非逻辑的元素,来对抗纯计算破解。”
就在技术队陷入僵局时,陈默想到了一个人——苏瑾。正是她最初发现了笔记本的异常。这个年轻的女警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观察力和一种近乎直觉的空间想象力。
“让苏瑾加入分析小组。”陈默做出了决定。
苏瑾的到来,带来了新的视角。她并没有一头扎进符号的逻辑分析中,而是将那些图形拓印下来,贴在墙上,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观察,甚至用手去触摸那些线条的走向。
“这些符号……有‘重量’。”一天晚上,苏瑾突然在实验室里开口,声音很轻,仿佛在自言自语。
“重量?”林峰不解。
“不是物理上的重量,”苏瑾转过身,眼神有些恍惚,像是在捕捉脑海中闪过的碎片,“是信息密度和……情绪的重量。你们看这几组螺旋线和锐角三角形的组合,它们给我的感觉是‘压抑’和‘监视’;而这几处看似随机的数字点缀,反而有一种‘流动’和‘传递’感。”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开始将不同的符号区域用线条连接,并非按照原有的排列顺序,而是基于她感受到的“信息流”和“情绪场”。渐渐地,一个与原始页面截然不同的、立体的网络结构图呈现在白板上。
“也许,我们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平面密码来解读,”苏瑾的眼睛亮了起来,“而应该把它们看作一个……一个多维空间的拓扑地图。每一个符号是一个节点,节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这些我感觉到的‘信息流’——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