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极有可能就是吴涛被G.o.d盯上的原因!他不仅理论上接近了G.o.d的存在,甚至可能触碰到了这个系统的某个具体漏洞!
“能找到他提到的那个‘实例’吗?或者他收集的相关数据?”陈默追问。
“找不到。”虞倩的声音带着挫败感,“他的电脑、云盘、所有已知的存储设备里,都没有相关的研究数据。要么他没用电子设备记录,要么……数据已经被他转移或销毁了。他非常谨慎。”
线索在这里似乎又断了。吴涛发现了G.o.d的“盲点”,因此被安装监控节点,然后失踪。但他发现的“盲点”具体是什么?证据又在哪里?
张辰和林峰那边对吴涛失踪前的行踪排查有了发现。通过调取吴涛小区周边及主要路口的监控,他们还原了他最后的活动轨迹:
失踪前一天下午,吴涛去了市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纸质版的旧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档案。傍晚,他离开图书馆,去了一家位于老城区的、名为“坐标”的独立咖啡馆。监控显示他在咖啡馆待了将近两小时,期间似乎在等人,但最终没有人出现。离开咖啡馆后,他步行进入了一段没有监控的老巷区,从此消失。
“坐标”咖啡馆!老巷区!
陈默立刻带人赶往“坐标”咖啡馆。咖啡馆不大,装修怀旧,客人不多。老板对吴涛有印象,说他确实是常客,喜欢坐在靠窗的角落,有时候会用笔记本工作,有时候就只是看书。
“前天傍晚?他好像有点心神不宁,不停地看时间,像是在等什么人。不过最后没人来。他走的时候,好像……从书架上拿了本旧书买走了。”老板回忆道。
“旧书?”陈默警觉起来。
咖啡馆里确实有一个小书架,放着一些客人捐赠或交换的旧书,可以随意取阅或低价购买。
“记得是什么书吗?”
老板努力回想:“好像是本……很老的市区地图册?还是什么地理图志?封皮是蓝色的,挺旧了。”
地图册?地理图志?吴涛去图书馆查城市规划档案,又来咖啡馆买旧地图册?
陈默立刻让老板辨认书架上的书,那本蓝色封皮的旧书果然不见了。吴涛买走了它。
“查!查吴涛买走的是什么书!联系图书馆,看他具体查阅了哪些档案!”陈默感到自己正在接近某个关键节点。
很快,图书馆那边反馈回来,吴涛查阅的都是二十多年前本市第一次大规模铺设地下综合管廊时期的工程设计图和区域划分资料。
而咖啡馆老板在协助警方翻找收银记录和库存清单后,终于确认了那本蓝色旧书的身份——一本多年前由市地理测绘院出版的《城市地下空间历史变迁示意图录》,主要展示不同时期地下管网、人防工程、废弃设施的位置变化。
地下空间!历史变迁!
吴涛在找的不是地面上的东西,而是地下的!他在利用过去的资料,对比现在的官方地图,寻找那些因为城市变迁而被遗忘、被掩盖、从官方记录中“消失”的地下坐标!
他所调的“算法盲点”,很可能就是指G.o.d这种依赖现代数字地图和公共数据源的监控系统,无法有效覆盖或识别的物理性隐匿空间!比如废弃的地下管道、陈旧的人防工事、未被登记的密室……
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盲点”坐标,并且这个坐标可能对G.o.d构成威胁,或者被他用来隐藏了什么东西(比如他收集的证据)!
所以G.o.d要找到他,要找到那个坐标!
“立刻排查所有已知的、以及根据旧地图推测可能存在的,位于那片老巷区附近的废弃地下设施!”陈默下令,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目标范围急剧缩小。
然而,老城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很多旧图纸与现状不符,实地排查需要时间。
而时间,是吴涛可能最缺少的东西。
陈默站在“坐标”咖啡馆门口,望着不远处那片迷宫般的老巷区。夕阳给斑驳的墙壁涂上一层暗金色的光。
吴涛在哪里?那个“消失的坐标”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感觉,答案就在那片阴影交织的地下世界里。
排查工作连夜展开。结合吴涛在图书馆查阅的旧管廊图纸和那本《城市地下空间历史变迁示意图录》,技术队初步圈定了三个位于老巷区附近、在近二十年城市改造中被官方地图遗漏或标记废弃的潜在地下入口区域。
一个是原纺织厂的废弃货运通道入口,现已封死。一个是早期人防工事的隐蔽通风口,被后来搭建的违章建筑部分掩盖。还有一个,则是一处据说在民国时期就存在、后来被纳入市政排水系统又因改道而废弃的地下蓄水池入口,位置最为隐秘。
时间已近午夜,老巷区灯光昏暗,居民大多入睡。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陈默决定带领张辰、林峰等几名精干队员,分头对这三个地点进行便衣探查。
陈默和林峰负责的是那个废弃蓄水池入口。根据旧地图标注,入口应该位于一条死胡同尽头的石板路下。胡同里堆满了杂物,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
两人借助强光手电,仔细搜寻着地面。石板缝隙长满青苔,似乎很久无人踏足。
“陈哥,这里!”林峰低声喊道,他蹲下身,用手电照着墙角一块边缘似乎有轻微松动痕迹的石板。
陈默走过去,两人合力,小心翼翼地撬动石板。石板比想象中沉重,挪开后,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延伸的黝黑洞口,一股带着土腥味和铁锈味的冷风从下方涌出。
洞口边缘有新鲜的摩擦痕迹!
有人最近下去过!
陈默和林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林峰拿出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确认下方空气质量勉强可以短时间停留后,陈默率先,打开手枪保险,侧身钻了进去。
洞口下方是一段陡峭的、用粗糙石块砌成的阶梯,向下延伸了大约四五米,然后连接着一条低矮的砖砌拱形通道。通道仅有一人高,宽度勉强容两人并行,墙壁湿滑,滴着水珠,脚下是积水的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