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无奈,只得施法,故意大声叫嚷起来:“哎呀!我的脚踝都化了!”那魔充耳不闻,并不摇动葫芦。
孙悟空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快化没了!”
金角大王这才说道:“化到腰时,想必都化尽了,揭起帖儿看看。”
孙悟空闻言,当机立断,立刻从身上拔下一根毫毛,放在嘴边轻轻一吹,口中喊道:“变!”只见那毫毛瞬间化作个半截的身子,乖乖留在葫芦底上,而他的真身则眨眼间变做个蟭蟟虫儿,紧紧钉在那葫芦口边,两只小眼睛警惕地盯着葫芦口。
这时,只见那银角大王伸手揭开帖子,脑袋往前一探,匆匆瞧了一眼,见是个半截身子在微微动弹,心里一慌,也没仔细分辨真假,便忙不迭地大声叫嚷起来:“兄弟,快盖上!快盖上!还没化完呢!”一边喊着,一边手忙脚乱地又把帖子贴了回去。
孙悟空躲在一旁,心中暗自偷笑,忍不住轻声嘀咕:“嘿嘿,不知老孙早已在这儿啦!”
那边金角大王满脸笑意,眼神中满是真诚,拿起酒壶,满满斟了一杯酒,脚步轻快地走上前,双手毕恭毕敬地递与银角大王,说道:“贤弟,今日你可立下了大功啊!不仅拿住了唐僧、猪八戒、沙僧,还收伏了孙悟空,又装了者行孙,如此丰功伟绩,哥哥我理应多敬你几杯。”
银角大王眉头微皱,摆了摆手,说道:“兄长,咱们都已经吃了好一会儿酒啦,何必又递酒呢?”
金角大王笑着摇了摇头,坚持道:“你这功劳可着实不小,必须得多喝几杯。”
银角大王见哥哥如此热情恭敬,实在不好推辞,可他一只手正托着葫芦呢,另一只手不敢随意松开去接酒杯,犹豫了一下,便把葫芦随手递给身旁的“倚海龙”,嘴里还念叨着:“你先拿着。”这才放心地双手去接杯。
他哪里知道,眼前这个“倚海龙”正是孙悟空变的。只见孙悟空稳稳端着葫芦,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佯装出一副殷勤侍奉的模样。
银角大王接过酒,一仰头便一饮而尽,随后也想回敬金角大王一杯。金角大王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回酒,我就在这儿陪你一杯便是。”
两人相互谦逊起来,你来我往地客气着。孙悟空顶着葫芦,眼睛眨也不眨,紧紧盯着他二人,见他们只顾着左右传杯,完全没留心自己这边,当下瞅准时机,不动声色地将葫芦悄悄塞入衣袖,紧接着又拔根毫毛,放在嘴边轻轻一吹,瞬间变了个一模一样的假葫芦,稳稳捧在手中。
那魔递了一会儿酒,眼神都没往“宝贝”上瞟一下,随手一把接过“葫芦”,便各自回到席上,安然坐下,继续畅饮起来。
孙悟空趁机轻手轻脚地撤身走过,成功夺回宝贝,心中那叫一个欢喜,暗自想道:“任你这魔头手段再高,这葫芦终究还是姓孙!”
孙悟空得了那魔的真宝,小心翼翼地将葫芦笼在袖中,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心中暗喜,忍不住自言自语道:“这泼魔费尽心机想要拿我,简直就像水中捞月,白费力气;而老孙若要擒他,恰似火上弄冰,轻而易举。”
他怀揣着葫芦,轻手轻脚地溜出门外,瞬间现了本相,而后双手叉腰,厉声高叫:“妖怪开门!”
旁边一个小妖听到这吼声,吓得浑身一颤,赶忙转过身来,惊恐地问道:“你又是何人,竟敢在此大声吆喝?”
孙悟空傲然地仰起头,大声说道:“快报与你家那老泼魔,吾乃行者孙是也。”
小妖不敢有丝毫耽搁,慌慌张张地跑入洞中报道:“大王,门外有个叫行者孙的来了。”
金角大王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惊慌失措地看向银角大王,说道:“贤弟,大事不妙!怕是惹得他兄弟们一窝蜂都来了!那幌金绳正拴着孙悟空,葫芦里又装着者行孙,怎么又冒出个行者孙?想必是他几个兄弟都到齐了。”
银角大王却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安慰道:“兄长放心,我这葫芦厉害着呢,装下一千人都不在话下。才装了者行孙一个,还怕这个行者孙不成!等我出去瞧瞧,一并把他装进来。”
金角大王眉头微皱,叮嘱道:“兄弟,务必小心。”
只见银角大王拿着个假葫芦,依旧像之前那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门,双手抱胸,高声喝道:“你是哪里来的,竟敢在此吆喝?”
孙悟空昂首挺胸,朗声道:“你竟认不得我?我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当年大闹天宫,历经许久方才罢休。如今有幸脱离灾厄,弃道从僧,一心向佛。秉持教义前往雷音寺,求取真经以归正觉。却不想途中遇上你们这些野泼魔,无故施展神通阻拦。速速还我大唐圣僧,让我们继续西去参拜佛祖。咱们两家就此罢战,各守平安,休要惹得老孙火起,伤了你们性命!”
银角大王冷哼一声,道:“你且过来,我不与你动手,但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么?”
孙悟空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你叫我,我便应了;可若是我叫你,你敢答应么?”
银角大王撇了撇嘴,道:“我叫你,是因为我有个宝贝葫芦,能收人;你叫我,你又有何物?”
孙悟空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也有个葫芦儿。”
那银角大王满脸不信,撇了撇嘴道:“既有,拿出来我看看。”
孙悟空从容地从袖中取出葫芦,在手中晃了晃,又赶忙藏回袖中,警惕地看着银角大王,生怕被他抢走。
那魔一见,顿时大惊失色,眼睛瞪得老大,心中疑惑不已:“他这葫芦从哪里来的?怎么和我的一般无二?就算是一根藤上结的,也该有大小不同、偏正之分,怎么会一模一样?”
于是他神色一凛,正色问道:“行者孙,你那葫芦究竟从何而来?”
孙悟空本就不知葫芦来历,眼珠一转,灵机一动,反问道:“你那葫芦又是从哪里来的?”
银角大王以为孙悟空老实,便得意洋洋地将这葫芦的来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我这葫芦乃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之时,先天灵根所生,上面结着七个葫芦,其中便有这个紫金红葫芦,被太上圣人所得,一直传到如今的。”
孙悟空听了,顺着他的话茬说道:“我的葫芦,也是从那儿来的。”
银角大王满脸狐疑,不信地问:“怎见得?”
孙悟空胡诌道:“其实那葫芦藤上一共是十四个葫芦,分为雌雄各七对,我得的这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
银角大王哼了一声,道:“管他雌雄,只要能装人的,就是好宝贝。”
孙悟空笑着说道:“你说得倒也在理,我就大度些,让你先装。”
那怪心中大喜,急忙纵身一跃,跳到空中,双手紧紧握着葫芦,对着孙悟空叫了一声:“行者孙。”
孙悟空听了,故意不歇气地连应了八九声,可那葫芦却丝毫没有把他装进去的迹象。
银角大王无奈,只得坠将下来,气得跌脚捶胸,懊恼道:“哎呀!都说世情不变,没想到这宝贝也怕老公,雌的见了雄的,竟然就不敢装了!”
孙悟空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你且收起葫芦,轮到老孙叫你了。”说着,他急纵筋斗,跳将起来,将葫芦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对着那银角大王,大声叫道:“银角大王。”
那怪不敢不应,只得硬着头皮应了一声,刹那间,“倏”的一下被装了进去。孙悟空迅速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心中暗喜:“我的儿,你今日也尝尝这宝贝的滋味!”
他按落云头,拿着葫芦,满心想着要救师父,便又一拐一拐地朝着莲花洞口走去。原来那山上道路不平,而他又是个圈盘腿,走起路来一高一低的。这一晃,就使得葫芦里发出“漷漷索索”的响声,不绝于耳。
银角大王虽说也能腾云驾雾,但终究不过是些法术,凡胎未脱,一到宝贝里就开始慢慢化了。
孙悟空还不知道他已经在化,笑着自言自语:“我儿子啊,也不知你是在里头撒尿呢,还是在漱口,这些可都是老孙干过的事儿。不等到七八日,化成稀汁,我也不揭盖来看。急什么?有啥要紧的?想着我出来如此容易,就该千年不看才好!”
他一边拿着葫芦说着话,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洞口。又把那葫芦摇了摇,响声愈发大了。
他打趣道:“这响声倒像发课用的筒子,正好,老孙来发一课,看看师父啥时候能出这门。”
只见他手里不停地摇着葫芦,嘴里念念有词:“周易文王、孔子圣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