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比丘国的君臣百姓,一路护送唐僧师徒四人出城,直送出二十里之遥,依旧难舍难分。唐三藏心中实在过意不去,遂勉强下了辇车,改乘马匹,与众人辞行,继续踏上西行之路。
众人伫立原地,目光追随着他们的身影,直至消失在视线尽头,方才缓缓返回。
师徒四人一路行去,冬逝春临,时光悄然流转。沿途野花缤纷绽放,烂漫如锦;山树郁郁葱葱,郁郁葱葱,芳菲之景令人沉醉。正行间,前方赫然出现一座高山峻岭。
唐三藏心中一惊,忙问道:“徒弟们,前面这座高山,不知是否有路可通,你们务必小心谨慎啊!”
孙悟空听闻,笑着说道:“师父这话,可不像是历经长途跋涉之人所言,倒似那深居府邸的公子王孙,犹如坐井观天一般。自古便有‘山不碍路,路自通山’之说,又何须为有无道路而担忧呢?”
唐三藏说道:“虽说山不会阻碍道路,但山势险峻之处,恐怕会滋生怪物;密林幽深之所,说不定会冒出妖精。”
猪八戒赶忙接口道:“放心,放心!咱们如今离极乐世界已然不远,想必定是太平无事!”
师徒几人正说着,不知不觉已行至山脚下。孙悟空取出金箍棒,踏上石崖,高声喊道:“师父,此处乃是绕山之路,行走起来甚是平稳,快来快来!”
长老听闻,这才稍稍放宽心,策马前行。沙僧对猪八戒说道:“二哥,你把担子挑过去些。”
猪八戒依言,接过担子挑在肩上。沙僧则牵着缰绳,护着老师父稳稳地坐在雕鞍之上,随着孙悟空一同朝着山崖上的大路行进。
但见那座山:云雾缭绕于峰顶,仿若轻纱曼舞;涧水潺潺流淌,恰似琴弦轻拨。一路上繁花竞放,香气四溢,万树争荣,生机勃勃。
青梅初绽,宛如绿衣仙子,清新淡雅;李花洁白,犹如雪落枝头,纯净无瑕;柳丝翠绿,好似碧玉丝带,随风摇曳;桃花嫣红,仿若天边云霞,绚烂夺目。杜鹃啼叫,似在诉说着春天的渐行渐远;紫燕呢喃,仿佛在告知春社已然结束。
山上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猛兽蹲伏,或似仙人伫立;松树如翠盖般茂密,层层叠叠,遮天蔽日。山路崎岖蜿蜒,似一条巨龙盘旋山间;山峰突兀玲珑,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天际。
削壁悬崖险峻无比,令人望而生畏;藤萝草木繁茂浓郁,仿佛一片绿色海洋。千座岩峰竞相争秀,恰似排列整齐的戟戈,气势恢宏;万道沟壑水流湍急,远浪滔滔,声震四野。
老师父缓缓行于其间,悠然观赏着山景,忽然听到啼鸟的叫声,不禁又勾起了思乡之情。他勒住马,感慨道:“徒弟啊!我自天子御前领受旨意,于锦屏风下接过通关文牒。正月十五观灯之后,便离开东土,自此与唐王天地相隔。好不容易迎来这龙虎风云的机缘,却又师徒之间波折不断。走过了巫山峰十二座,不知何时才能面见当今圣上啊?”
孙悟空说道:“师父,你总是念念不忘思乡之情,实在不似个真正的出家人。且放心赶路,莫要再忧思多虑,古人云,‘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唐三藏道:“徒弟,虽说你说得在理,但这西天之路究竟还在何方呢?”
猪八戒道:“师父,想必是我佛如来舍不得那唐三藏经,知晓我们前去求取,恐怕早已将其搬走了;不然的话,为何一直难以抵达呢?”
沙僧赶忙说道:“休要胡言乱语!只管跟着大哥走,只要肯下功夫,总会有到达之日。”
师徒几人正闲聊着,又瞧见前方出现一片黑松大林。唐僧心中顿生畏惧,赶忙叫道:“悟空,我们刚走过那崎岖山路,怎的又遇上这片深黑松林?你们务必多加留意。”
孙悟空道:“怕它作甚!”
唐三藏道:“这是什么话!不可轻信表面的正直,还须防备那些假仁假义之人。我与你走过好几处松林,皆不似这片林子这般幽深。你瞧:这林子东西紧密排列,南北成行延展。东西密摆的树木高耸入云,直插霄汉;南北成行的枝干直侵碧空,遮天蔽日。
密密麻麻的荆棘在周围纠结缠绕,蓼草藤蔓上下盘绕。藤缠着葛,葛又缠着藤。藤缠葛,令东西往来的旅客难以通行;葛缠藤,使南北经商的人无法前进。在这林子里,住上半年,都分不清日月;走上几里路,也看不见斗星。
你看那背阴之处,景色千般变幻;向阳之所,万花丛中争艳。还有那千年的槐树,万载的桧树,耐寒的松树,山桃的果实、野芍药、旱芙蓉,一丛丛密密麻麻堆砌在一起,纷繁杂乱,就算是神仙也难以描绘其精妙。
又能听到百鸟的啼鸣声:鹦鹉学舌,婉转清脆;杜鹃悲啼,如泣如诉;喜鹊在枝头穿梭,喳喳欢叫;乌鸦反哺亲恩,嘤嘤低语;黄鹂翩翩起舞,鸣声悦耳;百舌鸟调弄音韵,清脆悠扬;鹧鸪鸣叫,声声传情;紫燕呢喃,温柔婉转;八哥儿学人说话,惟妙惟肖;画眉郎好似也会看经,啾啾啁啁。
还能看见老虎摆动尾巴,威风凛凛;大虫磨着牙齿,寒光闪闪;多年的狐狢扮成娘子模样,姿态婀娜;日久的苍狼吼声震动山林,令人胆寒。就算是托塔天王来到此处,纵然他擅长降妖,恐怕也会失魂落魄!”
孙大圣却全然不惧,挥动铁棒上前拨开大路,引领唐僧径直走进深林。他们悠然自得地走了半日,却始终不见走出林子的路径。
唐僧叫道:“徒弟啊,一路向西走来,历经无数山林险阻,好不容易到了这清雅之地,一路太平。这林子里奇花异卉繁多,实在让人心情愉悦!我想在此处稍作休憩,一则让马歇歇脚,二则我腹中饥饿,你去化些斋饭来给我吃。”
孙悟空道:“师父请下马,老孙这就去化斋。”
那长老果然下了马。猪八戒将马拴在树上,沙僧放下行李,取出钵盂递给孙悟空。
孙悟空道:“师父安心坐着,切莫惊慌害怕,我去去便回。”
唐三藏端坐在松阴之下,猪八戒和沙僧则跑去寻觅野果,嬉戏玩耍起来。
且说大圣纵筋斗云,来到半空,停住云光,回头望去,只见松林中祥云缥缈,瑞霭氤氲。他不禁失声叫道:“好啊!好啊!”你道他为何叫好?原来是在夸奖唐僧,说他乃金蝉长老转世,历经十世修行的好人,故而才有这般祥瑞笼罩头顶。
“像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之时,云游海角,浪荡天涯,聚集群妖自封齐天大圣,降龙伏虎,勾销了生死簿;头戴三额金冠,身着黄金铠甲,手持金箍棒,脚踏步云履,手下有四万七千妖众,皆称我做大圣爷爷,那才叫风光无限。如今摆脱了天灾,做小伏低,拜你为师。想着师父头顶有祥云瑞霭笼罩,此番取经回去,必定会有诸多好处,老孙我也必定能修成正果。”
正这般暗自夸赞之时,忽然瞧见林南有一股黑气,骨都都地冒了上来。孙悟空大惊道:“这黑气里必定有古怪!我那猪八戒和沙僧可不会放出这般黑气。”
大圣在半空中,仔细观察,却也难以确定究竟是何缘故。
再看唐三藏坐在林中,正明心见性,诵读着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然听到嘤嘤的叫声:“救人啊!”
唐三藏大惊道:“善哉!善哉!如此深林之中,怎会有人呼喊?莫不是被狼虫虎豹吓倒了,待我去看看。”
那长老起身移步,穿过千年古柏,拨开万年青松,攀附葛藤,走近一看,只见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上半截用葛藤绑在树上,下半截则埋在土里。
长老立定脚步,问了一句:“女菩萨,你有何事,被绑在此处?”
咦!分明这女子便是个妖怪,只是长老肉眼凡胎,无法识破。
那怪见他前来询问,顿时泪如泉涌。只见她桃腮带泪,恰似梨花带雨,尽显沉鱼落雁之容貌;星眼含悲,犹如海棠经雨,具备闭月羞花之容颜。长老实不敢贸然靠近,又开口问道:“女菩萨,你究竟犯了什么罪过?说与贫僧知晓,也好救你。”
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赶忙应道:“师父,我家住在贫婆国,离此地有二百多里。父母健在,为人十分善良,一生与亲友和睦相处。恰逢清明时节,邀请诸亲及本家老小去祭扫祖先的坟茔,一行人马轿子,都来到了荒郊野外。
到了坟前,摆开祭祀的供品,刚烧化纸马,就听到锣鸣鼓响,突然跑出一伙强人,持刀弄杖,呼喊着杀了过来。我们吓得魂飞魄散。父母和亲友们,有马有轿的,各自逃命去了;我年纪小,跑不动,吓得瘫倒在地,被这些强人拐到山里。
大大王要我做他的夫人,二大王想让我做他的妻室,第三、第四个也都贪恋我的美色,七八十个人吵成一团,谁也不服谁,所以就把我绑在这林间,众强人便散去了。
如今已经过了五日五夜,眼看我命不久矣。不知是哪一世祖宗积了德,今日有幸遇到老师父您。恳请您大发慈悲,救救我一命,我在九泉之下,也决不会忘记您的恩情!”说罢,泪如雨下。
唐三藏本就心地慈悲,听她这般哭诉,忍不住也掉下泪来,声音哽咽,叫道:“徒弟!”
猪八戒和沙僧正在林中寻找花果,猛然听到师父叫得如此凄惨,呆子说道:“沙和尚,师父莫不是在这里认了亲?”
沙僧笑道:“二哥别瞎扯!我们走了这么久,连个好人都没碰见,哪来的亲?”
猪八戒道:“若不是认亲,师父怎么会跟人哭呢?我们过去看看。”
沙僧当真转身回到原处,牵了马,挑着担,来到跟前问道:“师父,怎么了?”
唐僧用手指着树上,说道:“猪八戒,把那女菩萨解下来,救她一命。”
呆子也不分好坏,就要动手去解绳子。
且说那大圣在半空中,又见黑气愈发浓厚,将祥光完全盖住,心中暗叫:“不好,不好!黑气遮蔽祥光,莫不是妖邪要害我师父!化斋倒是小事,先去看看师父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