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夜加上大半个白日的艰难跋涉,当赵宇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引领着全家穿过最后一片茂密的灌木丛,眼前豁然开朗时,所有的疲惫、紧张与不安,都在这一刻被一种混合着震撼与希望的复杂情绪所取代。
他们抵达了那个三面环山的隐蔽山坳。
此时正是午后,明媚的阳光毫无遮挡地洒落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上,将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相比于昨夜黑暗中匆忙一瞥的印象,此刻的山坳显得更加真切而富有生机。远处,三面陡峭的山峰如同天然的屏障,将此地温柔地环抱其中,山上林木苍翠,云雾缭绕。近处,那片相对平坦的土地上,绿草如茵,其间点缀着不知名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涧溪流从一侧山崖下欢快地奔涌而出,穿过草地,发出清脆悦耳的潺潺水声,如同演奏着一曲生命的乐章。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泥土的芬芳,以及那股比外界浓郁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灵气。
“到了!就是这里!”赵宇停下脚步,清秀的脸上虽然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他指向山坳深处那片被藤蔓覆盖的岩壁,“秘窟的入口,就在那边。”
孩子们纷纷放下背上、手中的行囊,好奇而又兴奋地打量着这个他们未来的新家。离开了那个充满压抑和排斥的村庄,来到这片仿佛世外桃源般的净土,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与激动。
“哇!这里好漂亮!”春妮忍不住欢呼出声,跑到溪流边,蹲下身,用手掬起一捧清凉的溪水,小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喜悦。
“看!那里有好多蝴蝶!”另一个眼尖的小女孩指着草丛中飞舞的彩色翅膀,兴奋地叫道。
连一向沉稳的韩辉,也深深吸了一口这里清新无比的空气,感觉连日来的憋闷都消散了不少,他环顾四周,用力点头:“爹,这里真好!易守难攻,还有水!”
唐家兴看着孩子们脸上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看着他们眼中对未来的憧憬,心中最后一丝离乡的怅惘也烟消云散。他指着溪流旁那片最为平坦、土质也相对坚实的地方,声音沉稳有力:“这里地势较高,不易积水,靠近水源,取水方便。我们就在这里,搭建我们的新家!”
迁徙的疲惫尚未完全消退,但安家的热情却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在唐家兴的指挥下,这个庞大的家庭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凝聚力与执行力。
韩辉和石岩带着几个力气最大的少年,拿起柴刀和斧头,奔向山坳边缘的树林,负责砍伐合适的树木作为建材。沉闷而有力的砍伐声很快在山谷中有节奏地回荡起来,惊起了几只飞鸟。
赵宇则带着另外几个心思灵巧、手脚麻利的孩子,负责清理选定的宅基地上的杂草和碎石,并用带来的简陋工具,开始平整土地,规划出未来主要居住区域和活动区域的大致范围。
女孩子们则在韩慧云的带领下,负责更细致的工作。她们用带来的麻绳和木桩,按照赵宇划出的标记,圈定出房屋的基址;将大家卸下的行囊物资,分门别类地堆放在一处干燥通风的巨石下,用油布仔细盖好,防止露水或突如其来的山雨;春妮则带着几个年纪小的孩子,沿着溪流两岸,采集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和野果,补充食物储备。
林逸也没闲着,他的“喜魄”似乎与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格外契合,他欢快地在草地上跑来跑去,他跑到哪里,哪里似乎就有小动物好奇地探头探脑,甚至有几只胆大的山雀落在他不远处的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欢迎新邻居。那只引路的小松鼠更是重新回到了他的肩头,亲昵地蹭着他的脸颊。
整个山坳,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却又秩序井然的景象。孩子们虽然年纪小,有的身体还有残疾,但没有人偷懒,没有人抱怨,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建造新家贡献着一份力量。汗水顺着他们稚嫩的脸颊滑落,却带着一种充满希望的晶莹。
唐家兴则统筹全局,他凭借传承知识中对建筑和力学的理解,指导着韩辉他们如何选择承重的主梁,如何打地基更稳固,如何利用榫卯结构让木屋更加坚固耐用。他强壮的身躯如同不知疲倦的磐石,哪里需要力量,他就出现在哪里。
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将山坳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经过大半天的奋战,几间简陋却结实的木屋框架已经初步立了起来。虽然只是用粗大的树干作为支柱,用较细的树枝和藤条编织成墙体的雏形,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带着清香的宽大树叶和茅草作为屋顶,看起来原始而粗糙,远不能与村里的砖瓦房相比。
但当韩辉将最后一道加固的藤索用力系紧,当第一缕炊烟从韩慧云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袅袅升起,混合着米粥的香气在山坳中弥漫开来时,一种名为“家”的温暖与踏实感,在所有人心头油然而生。
孩子们围坐在新平整出来的空地上,看着那几间在夕阳下矗立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新“房子”,一张张沾满汗水和泥土的小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兴奋与自豪。
“我们有新家啦!”
“这房子是我们自己盖的!”
“以后我们就在这里生活,练‘心之力’!”
欢声笑语在山谷中回荡,驱散了所有的疲惫与阴霾。困境没有压垮他们,反而激发了这个家庭惊人的乐观与顽强的生命力。
韩慧云看着眼前这一幕,眼中充满了欣慰与柔情。但她并没有停下,短暂的休息后,她便从行囊中拿出了那个她视若珍宝的、用粗糙树皮纸订成的小本子和一小截炭笔。
她走到堆放物资的巨石旁,就着最后的天光,开始一项一项地仔细清点、记录:粮食还剩多少袋,盐巴还有几罐,工具是否齐全,药材有无受潮……她的神情专注而认真,仿佛在检阅最珍贵的宝藏。
清点完物资,她又将目光投向孩子们。她看着韩辉、赵宇、石岩、春妮……看着每一个正在忙碌或休息的孩子,然后低下头,用炭笔在本子上认真地书写起来。她在记录每个孩子今天所做的工作,付出的劳动,以及各自展现出的特长和状态。
火光映照着她温婉而坚毅的侧脸,那专注的神情,那有条不紊的记录,一种超越寻常农妇的、名为管理的天赋,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悄然萌芽,并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不可或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