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2018年的NbA选秀大会正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整个会场都笼罩在一种略显平淡和乏味的气氛之中。与往年那些充满了天才井喷和惊天交易的“选秀大年”相比,今年的选秀大会显得有些星光黯淡。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选秀小年”,除了状元德安德烈·艾顿和探花卢卡·东契奇这寥寥数人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新秀都缺乏那种足以在未来改变联盟格局的顶级天赋。
尤其是当选秀进行到第二轮之后,整个会场的氛围更是变得有些意兴阑珊。
电视机前的观众早已换了台,现场的媒体记者们也开始三三两两地收拾起了自己的器材准备提前下班。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这些在次轮末段才会被念到名字的年轻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可能连一份正式的NbA合同都拿不到,大概率会在发展联盟或者海外联赛蹉跎数年,最终默默无闻地消失在茫茫人海里。
这就是NbA的残酷,也是竞技体育真实的法则。
休斯敦火箭队的“作战室”里气氛同样显得有些轻松和随意,总经理达瑞尔·莫苟甚至都没有亲自坐镇,他将选秀的“指挥权”完全下放给了自己的副手伊莱·维图斯。
而他自己则优哉游哉地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和远在中国的大姚进行着视频通话。
“大姚,”莫苟看着屏幕上那个同样一脸轻松的男人笑着说道,“我们的目标已经完成了,凯尔·安德森已经正式通过了球队的体检,明天我们就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至于今天这个该死的选秀大会,”莫苟撇了撇嘴,语气里带着一丝数据专家的不以为意,“说实话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们手里的那个46号签,我已经让伊莱挂出去兜售了,看看有没有哪个冤大头愿意用几十万的现金来买走它。”
他耸了耸肩继续说道:“如果没有的话,那就随便选一个欧洲的小孩儿,把他扔在海外让他自生自灭吧。反正我们现在兵强马壮,不需要任何菜鸟来占据宝贵的阵容名额了。”
这是莫苟作为一个精明实用主义者的一贯操作,对于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次轮末段选秀权他从来都不会投入任何多余的精力。
然而视频那头,大姚在听完他这番“常规操作”的计划之后,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不,达瑞尔。”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这个签我们不能卖。”
“我们不仅不卖,”大姚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而且还要用它去选一个能立刻进入我们轮换阵容的即战力。”
莫苟愣住了,他端着咖啡杯的手悬在了半空中,脸上的表情充满了“你在开玩笑吗”的荒谬感。
“即……即战力?”他有些结结巴巴地重复道,感觉自己的数据模型大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姚,你确定你说的是‘即战力’吗?在这个该死的46号签位上?在这个连像样的角色球员都淘不到的选秀小年里?”
这完全违背了他赖以成名的所有篮球分析逻辑!
“是的。”大姚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疑问。
然后他像去年夏天那样平静地吐出了一个对于莫苟来说无比陌生的名字。
“杰伦·布伦森。”
“杰伦·布伦森?”
火箭队的选秀“作战室”里,副总经理伊莱·维图斯在接到莫苟亲自打来的那通充满了“不容置疑”意味的指令电话后整个人都懵了。
他迅速在自己面前那堆积如山的球探报告里翻找起来,终于在最底层一个几乎快要被遗忘的角落里找到了那份关于“杰伦·布伦森”的评估报告。
报告很薄只有寥寥的两页纸,上面贴着一张布伦森在NcAA“最终四强赛”上捧起mop(最杰出球员)奖杯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脸上洋溢着灿烂自信的微笑。但照片下面那一行行用冰冷数据和文字所构成的球探评估却显得是那么的残酷。
身高:1.88米(穿鞋)。*在NbA的控球后卫里,属于绝对的矮子。
臂展:1.93米。同样是灾难级的数据,防守端天然的提款机。
运动能力:平庸。没有爆发性的第一步,弹跳和速度都仅仅是联盟的平均水准之下。
优点:技术娴熟,球商极高,拥有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度和领导力。
缺点:天赋肉眼可见的平庸,上限极低。
模板:一个合格的NbA替补控卫。
而报告的最下方用红色的字体写着球探部门给出的最终选秀顺位预测——“次轮中后段或落选。”
伊莱看着这份几乎没有任何亮点的球探报告,眉头紧紧地锁成了一个川字。他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个如同神明般的大姚会拒绝了卡梅隆·安东尼,力主球队高价“抢劫”了凯尔·安德森之后,又一次将宝贵的建队资源押在这样一个看起来毫无任何前途可言的“矮个子”后卫身上。
难道他真的就这么喜欢收集那些看起来又“慢”又“矮”的奇怪球员吗?
伊莱·维图斯怀着满腹的疑惑和不解,拨通了自己顶头上司的电话。
“达瑞尔,”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困惑,“我们真的要选那个布伦森吗?他的天赋……这份报告几乎是在说他没有在NbA立足的本钱!”
电话那头莫苟打断了他,声音里带着一丝过来人的无奈和苦笑。
“伊莱,不要再问我关于‘天赋’的问题了,去年这个时候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当我看到狄龙·布鲁克斯那份同样糟糕的球探报告时,我甚至以为大姚疯了。”
“而现在,”莫苟顿了顿,语气里充满了感慨,“那个‘毫无天赋’的家伙已经成了我们替补席上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所以,”莫苟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忘掉那些该死的球探报告!也忘掉你那套传统的篮球逻辑!我们现在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无条件地相信那个来自东方的神奇家伙。”
“因为他就是‘真理’。”
当莫苟将球探部门的“担忧”原封不动地转达给大姚时,视频那头大姚只是平静地笑了笑。
“达瑞尔。”
他看着屏幕上这个已经被自己彻底“洗脑”的数据信徒,缓缓地说出了一句足以被所有志在建立王朝的球队都奉为圭臬的冠军哲学。
“记住达瑞尔,天赋决定了一支球队的下限。它能帮助你赢得常规赛,甚至能帮助你进入季后赛。”
“但是,”大姚的声音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时空看到了未来的金杯与荣耀!
“决定一支球队上限,决定谁能最终捧起那座奥布莱恩杯的从来不是天赋。而是那些在最高强度的对抗中依然能用脑子打球,拥有一颗大心脏的真正赢家!”
“而杰伦·布伦森,”大姚的语气充满了一种肯定,“他就是那种天生就懂得如何去赢球的球员。”
“选他,然后看着吧。”
“不出三年,他就会让所有那些因为‘天赋’而看不起他的球队都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选秀大会也终于进行到了第二轮的中后段。
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名字被联盟总裁亚当·萧华身边的副总裁马克·塔图姆面无表情地念了出来。
电视机前维拉诺瓦大学男子篮球队的一间普通的宿舍里,杰伦·布伦森正和他的父母以及大学队友们一起紧张地等待着那个即将要决定他命运的时刻。
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和冷静,但那早已被手心的汗水浸湿的裤腿和那不断地在屏幕上刷新着选秀信息的手机,却还是暴露了他内心深处那极度的紧张和焦虑。
第35顺位不是他。
第40顺位还不是他。
第45顺位依旧不是他。
随着一个个顺位的流逝,宿舍里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凝重。他的队友们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他的母亲更是忍不住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自己儿子那冰冷的手。
布伦森感觉自己的心正在一点一点地向下沉,难道真的要像那些该死的球探报告里预测的那样落选吗?
就在这时!“作战室”里伊莱·维图斯那一直紧绷着的神经猛地提了起来!
因为他看到排在他们火箭队前面的第45顺位,夏洛特黄蜂队选中了一个名叫哈米杜·迪亚洛的后卫。
而这个迪亚洛正是在之前所有模拟选秀中被预测会在46顺位被火箭队选中的球员!
“该死!”
伊莱低声咒骂了一句!他下意识地就以为他们的目标被截胡了!
然而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们的目标早已不是那个迪亚洛了。
他迅速地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拨通了那个早已等候在纽约选秀大会现场的火箭队工作人员的号码,他的声音因为一丝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听着!”
“轮到我们了!”
“马上把那张卡片交上去!”
“名字是杰伦·布伦森!”
“来自维拉诺瓦大学!”
“在,2018年,NbA选秀大会,第二轮,总第46顺位……”
电视里传来了马克·塔图姆那平淡的声音,布伦森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死死地盯着屏幕!
“休斯敦火箭队,选择……杰伦·布伦森!来自维拉诺瓦大学的控球后卫!”
当那个他期盼了整整一个晚上的名字终于从电视里传出来时,布伦森感觉自己的大脑在瞬间一片空白!他甚至都忘了呼吸!
整个宿舍在经历了一秒钟的沉默之后,瞬间爆发出了一阵足以掀翻屋顶的疯狂的欢呼!
他的队友们一拥而上和他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他的父亲老布伦森,这个同样也是NbA球员出身的硬汉,此刻也忍不住虎目含泪,重重地拍打着自己儿子的后背!而他的母亲更是早已泣不成声!
布伦森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幸福感和狂喜彻底淹没了!
他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在他那一直刷新着选秀信息的手机屏幕上一条,刚刚弹出来的来自着名记者蒂姆·麦克马洪的推特写着——
“消息源透露:达拉斯独行侠队对火箭队在46顺位‘截胡’了杰伦·布伦森感到极其的失望和懊恼。”
“布伦森本是他们在54顺位的首选目标。独行侠的一位匿名高管对我表示:‘休斯敦用一个几乎不可能被想到的方式,从我们的口袋里偷走了一块最璀璨的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