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章武十四年(公元275年)冬,当时局焦点汇聚于南线汉军克复邛都、经略越嶲之际,北线战场,一场更为惊心动魄、关乎整个北伐战略全局的雷霆行动,正在大将军姜维的缜密运筹下悄然展开。自“誓师北进”、获授“临机专断”之权后,姜维亲率北线主力,对鹰愁涧晋军主垒持续施加高压,成功将晋将诸葛绪、陈骞所部牢牢钉死在北部山区。然姜维深知,持久对峙消耗,于国小民寡的汉军不利。南线霍弋奇袭越嶲得手,虽振奋人心,亦必然惊醒晋廷,使其加速向益州增兵。若待晋军援兵大至,南北夹击之势形成,则汉军危矣。必须在晋军完成兵力调整前,以北线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彻底打乱晋军部署,为南线霍弋巩固越嶲、并为下一步兵发成都创造绝佳战机。此战,需避实击虚,出其不意,一举扭转战略态势。一场极具姜维个人风格的“出奇制胜”之战,迫在眉睫。
永昌卫将军府行辕,烛火通明。尽管南线捷报频传,但北疆最新的军情塘报却让气氛凝重。靖安司张嶷密报:晋帝司马炎已严令凉州刺史杜预遣精骑南下,增援剑阁;同时,驻守汉中的晋司马望部亦有异动,似有南下夹击汉军之意。显然,邛都失守,刺痛了晋廷中枢。
北地王刘谌手持军报,面带忧色:“陛下,卫将军,晋援军不日即至。北线压力骤增,姜大将军若不能尽快打开局面,恐陷入被动。”
光禄大夫谯周更是忧心忡忡:“北线乃我根本,若有闪失,南线纵得越嶲,亦成孤岛。是否应传令伯约,暂取守势,避其锋芒?”
皇帝刘禅端坐主位,目光投向巨幅舆图上北线犬牙交错的防线,沉声问道:“卫将军,北线局势,卿以为姜维当如何应对?” 历经磨砺,刘禅已能抓住战略关键。
卫将军诸葛瞻凝视地图上标注的晋军兵力符号,尤其是鹰愁涧正面坚固的营垒群,缓缓摇头:“陛下,诸位。避守,则士气堕,敌势更张。晋军增兵,意在逼我退却。然用兵之道,奇正相生。瞻料伯约,必不会坐以待毙。彼用兵,素以险奇着称,善出敌不意。此刻僵局,正需其以奇兵破之!” 他对这位师兄的用兵风格,有着深刻的了解与信任。他转向张嶷:“靖安司近日可有晋军防线薄弱处的详报?尤其是……阴平小道方向?”
张嶷立即呈上最新绘制的详图:“禀将军,有!晋将诸葛绪为应对我正面压力,已将阴平、景谷道守军大部抽调至鹰愁涧,现该处防务由牙将王运负责,兵力不足两千,且多为新附之卒,关隘年久失修。此道山险谷深,行军极难。”
诸葛瞻眼中精光一闪,手指重重点在阴平小道上:“就是此地!此乃天赐良机!伯约若见此处空虚,必不会放过!陛下,我等需做的,非是指挥伯约用兵,而是倾尽全力,保障其后方无虞,并静候佳音!” 他立即下令,加派信使,将晋军调动情况及阴平小道防务空虚的信息,火速送达姜维军前,并附上“惟愿大将军临机决断,朝廷全力支持”的密信。
与此同时,北疆鹰愁涧汉军大营。姜维接到永昌行辕通报及靖安司密图,霍然起身,大步走到地图前,目光如炬,死死盯住了阴平小道。帐下,张翼、廖化、董厥等将领肃立。营外,晋军诸葛绪部的战鼓号角声隐约可闻,持续的佯攻仍在进行。
“诸位!” 姜维声音沉毅,“南线告捷,然晋虏援兵将至。若待其站稳脚跟,南北对进,我辈数年心血,毁于一旦!今诸葛绪抽空阴平,乃天助我也!与其在此与敌消耗,不若行险一搏,直插敌后!”
老将廖化闻言,面露忧色:“大将军,阴平道险,七百余里无人烟,昔年邓艾虽侥幸成功,然亦属行险。今我军力非比当日,若孤军深入,补给不继,恐有覆没之危!”
张翼亦谨慎道:“是否可继续加强正面攻势,待南线霍弋北上策应?”
姜维断然摆手:“廖公、张将军所虑极是!然用兵贵在出其不意!诸葛绪料我必不敢再走阴平,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南线霍弋新定越嶲,需时巩固。我北线若能以奇兵搅动全局,则南线压力自解,整个益州晋军将首尾难顾!此非浪战,乃破局关键之手!”
他随即下达了堪称大胆的作战指令,此即“姜维用奇”之策:
“其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命张翼、董厥,“率主力两万,大张旗鼓,继续猛攻鹰愁涧诸葛绪主垒,多置旌旗,日夜鼓噪,营造我全军决战之假象,务必将诸葛绪、陈骞主力牢牢吸住!”
“其二,精兵奇袭,直捣腹心。” 这是计划核心,“本将军自领无当飞军精锐五千,皆备十日干粮,轻装简从,由熟悉路径的羌族向导带领,秘密离开大营,绕行山僻小径,直插阴平古道!目标:穿越天险,突袭晋军在涪水上游的重要粮草中转基地——江油戍!若得手,则剑阁晋军后路动摇,诸葛绪必回师救援,鹰愁涧之围自解!”
“其三,疑兵惑敌,策应主力。” 他命廖化,“率偏师五千,伴作迂回,攻击晋军侧翼的孔函谷,虚张声势,吸引晋军注意力,掩护我奇兵行动。”
“此战关键,在于‘快、隐、狠’!十日之内,必须穿越阴平,出现在江油城下!”
计议已定,汉军雷厉风行。张翼、董厥依计发动更猛烈攻势,汉军将士奋勇争先,杀声震天,果然使诸葛绪误判汉军欲行决战,急调各部严守。而姜维则亲率五千精锐,人衔枚,马裹蹄,趁夜色悄然离营,一头扎进了莽莽群山之中的阴平古道。
此行艰险,远超预期。时值寒冬,山道积雪覆冰,陡峭处需攀援而行,不时有士卒失足坠崖。羌族向导虽尽力,然部分路段因多年无人行走,已然湮没。粮草有限,军士日食一餐,渴饮雪水。姜维与士卒同甘共苦,亲自执刀开路,激励士气:“将士们!穿过此山,便是成都平原!建功立业,正在今日!勿负陛下厚望,勿负武侯遗志!” 历经七日艰苦跋涉,损兵数百,大军终于成功穿越天险,如神兵天降,出现在江油戍以南的摩天岭上。
然而就在姜维准备突袭防御空虚的江油戍时,靖安司潜伏的细作冒死送来急报:情况有变!晋汉中守将司马望似有察觉,已派其子司马弈率三千精锐,星夜兼程,抢先一步入驻江油戍,加强了守备!
消息传来,汉军将领皆惊。江油戍城小但坚,又有生力军加入,强攻难下,且奇兵利在速战,一旦顿兵坚城之下,晋军援兵四集,则五千精锐危矣!部分将领面露怯色,建议绕道或撤退。
姜维临危不乱,登高观察江油戍地势及晋军旗号,沉思片刻,竟抚掌笑道:“司马弈黄口小儿,恃勇而来,正可为我所用!” 他立即改变计划,行“将计就计”之策:
“司马弈年轻气盛,闻我孤军深入,必欲建功。我可示弱诱之!廖化将军疑兵已至孔函谷,晋军知我分兵。我可令前锋伴攻江油,稍触即退,遗弃辎重,故作溃败之象,向西南左儋道败退。司马弈必以为我兵力单薄,欲与廖化会合,从而出城追击。我则亲率主力,于左儋道险要处设伏,先歼其追兵,再趁虚回夺江油!”
果如姜维所料。汉军前锋伴攻江油,稍作接触即“溃败”。司马弈在城头望见,大笑汉军不堪一击,不听副将劝阻,留少数人守城,亲率两千余精锐出城追击,欲全歼这股“溃兵”。追至左儋道一线天峡谷处,忽听山头鼓声大作,伏兵四起,滚木礌石如雨而下,箭矢密集如蝗。晋军猝不及防,阵型大乱。姜维亲舞长枪,率军从高处俯冲而下,大呼:“大汉姜维在此!降者免死!” 汉军锐气百倍。司马弈惊慌失措,被姜维一合刺于马下重伤被擒,晋军大败,降者甚众。
姜维乘胜挥师,再扑江油。守城晋军群龙无首,又见主将被擒,军心溃散,稍作抵抗便开城投降。汉军一举夺取了这座囤积了大量粮秣的军事要地!
捷报传开,震动益州!晋军涪城防线背后被撕开一道口子,粮道受到严重威胁。正与张翼对峙的诸葛绪闻讯,大惊失色,唯恐后路被断,急令陈骞分兵回救涪城,鹰愁涧正面压力骤减。张翼趁势反击,攻克晋军数座外围营垒。
消息传至永昌,举朝欢腾。刘禅手持捷报,激动得手微微颤抖,对诸葛瞻及群臣道:“伯约真乃虎将!此奇功堪比昔日武侯出祁山!朕心甚慰!甚慰啊!” 诸葛瞻亦含笑禀道:“陛下,此战一胜,北线僵局已破,晋军部署大乱。我南线霍弋压力顿减,全局皆活矣!” 当即奏请刘禅,下诏褒奖北线将士,犒赏三军,并紧急调配物资,支援姜维巩固新得之地。
姜维此役以惊人的胆略和精准的算计,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战果。它不仅打破了北线僵局,极大鼓舞了全军士气,更将战火引向了蜀郡腹地边缘,迫使晋军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为“还定成都”的战略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