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秋,广岛和平公园的银杏叶刚泛黄,风一吹,便簌簌落在和平碑前的青石板上,像给银白色的碑身铺了层浅金的毯。
公园东侧的临时演讲台上,挂着“太极与和平”的横幅,台下摆着百余张木椅,不到上午九时,就坐满了人——有抱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有不少穿着校服的学生,手里都拿着小本子,准备记录演讲内容。
今天是广岛当地和平组织举办的“和平分享会”,邀请了几位经历过战争、为和平奔走的人上台演讲,古井喜实也在邀请之列。
自“十字手断三刀”“太极桩防偷袭”后,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会躲在师傅身后的翻译官,不仅太极功夫扎实,还跟着李天骥参与了不少和平活动,当地百姓都亲切地喊他“古井师傅”,这次邀请他演讲,就是想让他讲讲“十字手”的和平寓意,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太极与和平的关联。
可上台前,古井喜实却慌了神。
他躲在后台的布帘后,手里攥着反复修改了五遍的演讲稿,指尖都捏得发白,嘴里小声念叨着“十字手,护和平”,却越念越紧张,连声音都有些发颤。
李天骥站在一旁,看着他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递给他一杯温水:“别慌,就像平时跟百姓们聊太极一样,把心里的话讲出来就行,不用照着稿子念。你要记住,你讲的不是大道理,是你用十字手护碑、盼和平的真心,真心比什么都管用。”
古井喜实接过温水,喝了两口,稍微平复了些紧张的情绪,点了点头:“师傅,我记住了,我一定好好讲,不丢您的脸,也不丢太极的脸。”
这时,主持人走上台,对着话筒笑着说:“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熟悉的‘古井师傅’——古井喜实先生,上台跟我们分享太极‘十字手’里的和平心意!”
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学生大喊着“古井师傅加油”,声音里满是期待。
古井喜实深吸一口气,攥紧演讲稿,低着头,快步走上台。可刚走到话筒前,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他之前平复的紧张又涌了上来,脑子“嗡”的一声,原本背得滚瓜烂熟的稿子,竟忘了大半,只记得要讲“十字手”,要讲“护人”。
他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抬起头时,脸颊已经涨得通红,对着话筒磕磕绊绊地开口:“各、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我是古井喜实。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太极,聊聊、聊聊‘十只手’……”
话一出口,台下瞬间安静了两秒。
原本拿着笔准备记录的百姓,都愣住了,互相看了看,眼里满是疑惑——之前明明说要讲“十字手”,怎么变成“十只手”了?坐在第一排的李天骥,也愣了一下,随即憋住笑,知道他是紧张口误了。
古井喜实没察觉自己说错了,还一本正经地往下讲,越讲越投入:“我以前是个翻译官,看着日军欺负人,只能偷偷帮衬,连站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后来我跟着师傅学太极,学了‘十只手’,才慢慢有了底气。师傅说,‘十只手’不是用来打架的,是用来护人的——护身边的亲人,护咱们的和平碑,护咱们盼了好久的和平日子。”
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摆出“十字手”的姿势,可嘴里依旧说着“十只手”:“你们看,就是这个‘十只手’,之前右翼分子举刀砸和平碑,我用它挡了三柄刀,三柄刀都断了,我没受伤,和平碑也没被破坏。那时候我就知道,练好了‘十只手’,能护身边人,能守和平,这就是太极的心意,也是咱们所有人的心意。”
台下百姓,先是愣着,听着听着,终于反应过来他是口误了,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有个小朋友举着小手,大声说:“叔叔,你说的‘十只手’,是不是就是和平碑上刻的那个交叉的手呀?”
古井喜实点点头,笑着说:“对呀,就是那个手,练好了它,就像有了‘十只手’一样,能护住更多人。”
这话一出,台下的笑声更响了,原本严肃的演讲氛围,瞬间被这可爱的口误破冰,连之前板着脸认真听的老人,也忍不住捋着胡子笑了,眼里满是善意。
坐在台下的李天骥,也忍不住笑了,看着台上认真又有些笨拙的徒弟,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古井喜实紧张,却没料到他会口误成“十只手”,可这口误却格外真诚,比照着稿子念的大道理更动人,也更贴近百姓的日子。
古井喜实看着台下的百姓都在笑,以为是自己讲得不好,脸颊更红了,赶紧低头看了眼演讲稿,这才发现自己把“十字手”说成了“十只手”,顿时慌了神,赶紧对着话筒纠正:“对、对不起!我、我说错了!不是‘十只手’,是‘十字手’,交叉的‘十’,手掌的‘手’!我太紧张了,说错话了……”
他越说越不好意思,声音都有些发虚,甚至想低下头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没等他继续道歉,台下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热烈,还有百姓大喊着“没错没错!‘十只手’更好!”“‘十只手’能护更多人,我们都懂!”
有位白发老人,慢慢站起身,对着台上的古井喜实挥了挥手,笑着说:“古井师傅,你不用说对不起!‘十字手’也好,‘十只手’也罢,我们都懂你的心意——是想护着我们,护着和平!你这‘十只手’,比啥大道理都实在,我们爱听!”
老人的话,让台下的掌声更响了。学生们也纷纷举起小本子,对着古井喜实大喊:“古井师傅,我们就叫它‘十只手’!以后我们也要学‘十只手’,护身边的人!”
古井喜实看着台下热情的百姓,听着他们的鼓励,心里的紧张和愧疚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感动。
他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眼里闪着泪光,却笑着说:“谢谢大家!不管是‘十字手’还是‘十只手’,我的心意不变,就是想跟着师傅,跟着大家,用太极的功夫,护着咱们的和平,不让战争再回来!”
说完,他放下演讲稿,不再刻意记台词,而是像平时跟百姓聊天一样,讲起自己学太极的经历——讲当初在北平胡同里,跟师傅互跪磕出阴阳图;讲第一次用十字手挡刀时的紧张;讲看到和平碑显十字手印时的震撼;讲跟着师傅来广岛立碑,看到当地百姓盼和平的眼神时的触动。他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格外真诚,每一句都透着对太极的热爱,对和平的期盼。
台下的百姓听得格外认真,有的老人悄悄抹着眼泪,想起了战争中失去的亲人;有的年轻父母,轻轻摸了摸怀里孩子的头,眼里满是坚定——要跟着古井喜实学太极,护好自己的孩子,护好这和平的日子;还有学生们,在小本子上认真写下“学十只手,护身边人”,字迹虽稚嫩,却格外有力。
演讲结束时,古井喜实再次摆出“十字手”的姿势,对着台下大喊:“愿我们都能练好‘十字手’,都能有‘十只手’的力量,护着和平,护着彼此!”
台下的百姓纷纷站起来,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还有不少人跑到台边,围着古井喜实,要他教“十只手”的基础动作。有个年轻小伙笑着说:“古井师傅,以后我们就喊它‘十只手’,又好记,又暖心,你看行不行?”
古井喜实笑着点头:“行!大家想怎么叫就怎么叫,只要能记住护和平、护身边人,就行!”
李天骥走上台,看着被百姓围着的徒弟,眼里满是欣慰。
他知道,这次演讲,古井喜实没有讲出多么深刻的大道理,甚至还闹了“十字手”说成“十只手”的笑话,可正是这份不完美的真诚与可爱,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也让“十字手”(或是百姓口中的“十只手”)的和平寓意,更轻松地走进了每个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