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盛夏,《太极密码》算盘珠表情包的热度还没完全褪去,社交平台上又被一股“抢邮票”的热潮席卷——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中国太极文化?单鞭”主题纪念邮票,全套共2枚,分别印着“杨式太极单鞭”“陈氏太极单鞭”经典招式,还附带一枚印着双鱼铜印图案的首日封,设计紧扣《太极拳招式密码》Ip元素,兼具文化价值与收藏意义。
消息一经公布,就勾起了太极爱好者与收藏者的热情,开售当天,线上线下渠道瞬间售空,没抢到的市民惋惜不已,而提前囤货的黄牛则悄悄“笑疯”,转手倒卖时价格直接翻倍,再次印证了太极Ip的强大号召力。
这次的“单鞭”主题纪念邮票,从设计到筹备,足足耗时一年,邮政部门特意邀请了太极文化学者与资深邮票设计师联合打造,还多次前往太极密码博物馆采风,力求让邮票既还原太极招式精髓,又贴合大众熟悉的Ip记忆。
两枚邮票的画面都采用工笔画风格,细腻又有张力:
第一枚“杨式太极单鞭”,以太极密码博物馆的铜印打卡墙为背景,画中人物身着素色练功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右手前伸、左手后拉,摆出与影片里李天骥一模一样的“单鞭”姿势,袖口的太极纹、脚下的八卦纹都清晰可见;
第二枚“陈氏太极单鞭”,则以神农架深山为背景,人物动作刚劲有力,斧头斜挎在腰间,暗合当年王福兴“太极劈柴”的佳话,细节里满是太极Ip的彩蛋。
最让收藏者心动的,是附带的双鱼铜印首日封——信封正面印着太极密码博物馆的双鱼铜印复刻图案,印章下方用小字标注“198x年清福池护拳谱纪念”(对应影片剧情年份)。
背面则印着一行“太极密码不是秘密,是公开的心”的金句,字体采用李天骥的手写体复刻,既具纪念意义,又充满情怀。
邮政部门还特意说明,这套邮票限量发行80万套,其中50万套通过线上平台(邮政官网、App)发售,30万套分配至全国线下邮政网点,每人限购2套,就是为了让更多普通爱好者能抢到,避免黄牛囤货。
可即便如此,开售前的热度依旧超出预期。
开售前三天,邮政官网的“单鞭邮票预约”页面访问量就突破千万,不少太极爱好者提前设置闹钟,还在社交平台组建“抢票群”,互相分享抢票技巧;太极密码博物馆门口,甚至有市民提前一天就蹲守,想第二天一早去附近的邮政网点排队;黄牛们也嗅到了“商机”,悄悄组织人手,准备在线上线下同步抢票,有的还提前联系好买家,承诺“抢到后加价翻倍卖”。
2017年7月15日,“单鞭”主题纪念邮票正式开售。
早上8点,线上平台准时开放抢购通道,不到10秒,50万套线上邮票就被一抢而空.
不少网友登录后只看到“已售罄”的提示,纷纷在评论区吐槽:“我手指都点酸了,结果连邮票的影子都没看到!”
“不是说每人限购2套吗?怎么这么快就没了!肯定是黄牛抢了!”还有网友晒出自己的抢购记录,配文“抢了三年春运票都没这么难,居然栽在了太极邮票上!”
线上售罄的同时,全国线下邮政网点也排起了长龙。
北京邮政总局门口,早上6点就排起了数百人的队伍,队伍从网点门口延伸到两条街外,不少市民带着小马扎、矿泉水,顶着盛夏的烈日排队,其中既有头发花白的老收藏者,也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78岁的张大爷(当年跟着李天骥练太极的学员),凌晨4点就来排队,手里还拿着当年的太极算盘,说“就是想抢一套邮票,跟算盘放在一起收藏,纪念当年的日子”。
可即便排了4个小时,轮到张大爷时,网点工作人员还是遗憾地说:“大爷,邮票刚卖完,您来晚一步了!”张大爷听完,忍不住叹了口气:“唉,还是没抢过年轻人,也没抢过黄牛啊!”
当天上午10点,全国30万套线下邮票也全部售空,不少没抢到的市民围着网点不肯走,有的甚至向工作人员询问“能不能加印”,工作人员只能无奈回应:“邮票是限量发行的,不能加印,实在抱歉!”
没抢到的市民纷纷在社交平台抒发惋惜之情:“我特意从北京坐高铁来津南抢邮票,结果白跑一趟,太遗憾了!”“早知道这么难抢,我就多找几个人帮忙了,现在只能看看别人晒的邮票过眼瘾!”
与没抢到邮票的市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悄悄“笑疯”的黄牛。
开售当天中午,就有黄牛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转转)挂出“单鞭”主题邮票,原本每套面值2.4元(2枚邮票)、首日封面值1.2元的套装,被黄牛加价到50元一套,价格翻了近15倍;还有黄牛单独售卖首日封,一枚售价30元,是原价的25倍。更有甚者,声称“手里有100套邮票,打包买可优惠,单套60元”,显然是提前囤了大量货源。
有黄牛私下跟买家透露,他们这次动用了“抢票软件”,线上瞬间抢了上千套,线下则组织了几十个人排队,每人抢2套,短短10分钟就囤了近千套,“现在一套能赚40多,1000套就是4万多,比上班强多了!”话语里满是得意。
不少买家虽然知道价格翻倍,却因为实在喜欢,还是咬牙买下,有太极爱好者说:“我从上学时就喜欢太极Ip,这套邮票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就算贵点,也想收藏一套。”
很快,#太极单鞭邮票秒售罄# #黄牛倒卖太极邮票加价15倍# 两个话题就冲上了微博热搜,讨论量突破四百万。
网友们纷纷谴责黄牛:“本来是给普通爱好者收藏的邮票,结果全被黄牛抢了,太过分了!”“邮政部门不是说限购吗?怎么还能让黄牛囤这么多,就不能管管吗?”、也有网友调侃:“没想到太极Ip这么火,连邮票都成了黄牛的‘香饽饽’,这号召力也是没谁了!”
邮政部门很快回应此事,称“已监测到黄牛倒卖行为,将联合平台打击,同时会协调部分未售出的预留邮票(用于展览、文化交流),通过‘线下摇号’的方式再次发售,确保普通爱好者能公平抢购”。
消息公布后,没抢到邮票的市民纷纷点赞:“终于有办法了!希望这次能抢到,别再让黄牛得逞!”
一周后,邮政部门开启“单鞭邮票线下摇号”,全国共有200多万人参与摇号,最终只有5万人摇中,获得购买资格。
摇中的市民拿着摇号凭证去线下网点购买时,都格外珍惜——张大爷这次幸运摇中,买到邮票后,特意把邮票和当年的太极算盘放在一起拍照,发朋友圈:“终于买到了!这邮票跟算盘是绝配,要好好收藏,传给孙子!”
这次“单鞭”主题纪念邮票的抢购潮,看似是一场“抢票风波”,实则是太极Ip影响力的生动体现——从影片到手游,从剧本杀到邮票,不管是娱乐产品还是文化藏品,只要贴上“太极密码”的标签,就能引发大众的热烈追捧。
就像收藏者说的:“我们抢的不是邮票,是对太极文化的热爱,是对当年剧情的回忆,是对‘太极传承’这四个字的认可。”
如今,“单鞭”主题纪念邮票已成为太极收藏界的“硬通货”,全套邮票的市场价已涨到100多元,首日封更是涨到80元一枚,却依旧供不应求。
每当有人晒出这套邮票,总会引发一片羡慕的评论;每当太极Ip有新动态,也总会有人提起“当年抢邮票的日子”。
这小小的邮票,不仅承载着太极招式的美,更承载着大众对太极Ip的热爱,见证着太极文化,以越来越多元的方式,融入大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