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首都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阳光洒在舷梯上,折射出温暖的光晕。林晓走下飞机,脚下的土地熟悉又陌生。这次,她将扎根于此,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身份,成为这座国家中枢城市的一员,跻身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环节。
走出航站楼,部里派来接机的司机早已等候在出口,见到林晓,立刻上前接过她的行李箱,恭敬地说道:“林部长,您好!我是办公厅的司机小刘,奉命来接您到单位。”
车辆平稳地驶入市区,林晓望着窗外,心中感慨万千:这里是国家政策的策源地,是亿万目光的聚焦点,未来的每一项工作,都将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相连,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她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深知任重道远。
她即将任职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于林晓而言并不陌生。为期一年的借调,林晓虽然只接触到了部里工作的皮毛,但对林晓而言,却是一次能力上的巨大提升。
副部长的职务,听起来位高权重,但林晓心里十分清楚,在这个藏龙卧虎、精英云集的地方,自己虽有地方工作的丰富经验,但在国家层面的宏观把控、政策制定等方面,还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里有林晓之前熟悉的同事,也有不熟悉的,与这样的团队共事,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谦逊之态,把学习放在首位。
车辆驶入部委大院,整洁的庭院、庄严肃穆的办公大楼,透着一种严谨务实的工作氛围。
办公厅主任孙建国早已在电梯口等候,见到林晓,快步迎了上来,热情地伸出手:“林部长,欢迎您加入我们发改委大家庭!我是办公厅主任孙建国,以后您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任何需要,随时跟我说。”
“孙主任,麻烦你专程等候,实在过意不去。”林晓与他握手,真诚地说道,“以后在工作中,还请你多多指导。”
“林部长太谦虚了,您在地方的政绩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区域协调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的经验,正是我们部里需要的。”孙建国笑着说道,一边引着林晓走向办公室,“部里为您安排的办公室在12楼。”
推开办公室的门,一股简洁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办公室宽敞明亮,布局简约而不失格调——一张宽大的实木办公桌,配套的真皮座椅,靠墙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类政策法规汇编、经济类书籍和文件档案。办公桌对面是一组接待沙发,茶几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
“林部长,您看还需要什么调整,我让人尽快安排。”孙建国问道。
“很好,这样就很合适,谢谢孙主任费心了。”林晓满意地点点头,“简洁务实,正好符合我们的工作作风。”
说话间,一位沉稳干练的中年男性走了进来,他身着藏蓝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而温和。孙建国连忙介绍:“林部长,这是为您配备的秘书周明,他在部里工作了八年,对各项业务和运行规则都十分熟悉,以后您的日常工作安排、文件流转等,都由他协助您处理。”
“林部长,您好!我是周明,以后将全力配合您的工作,有任何问题,您随时吩咐。”周明恭敬地递上自己的工作牌,语气恭敬而不失分寸。
林晓接过工作牌,仔细看了一眼,微笑着说:“周秘书,以后辛苦你了。我初来乍到,很多情况还不熟悉,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要多向你请教。”
“林部长客气了,”周明说着,将厚厚一摞文件整齐地放在办公桌上,“这是近期需要您阅示的紧急文件,包括前三季度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以及几个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情况汇报。另外,这是部领导分工的初步建议方案,请您过目。”
林晓看着桌上的文件,足足有十几本,每一本都沉甸甸的。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的,谢谢你,周秘书。我先抓紧时间熟悉一下情况,有问题会及时找你。”
接下来的三天,林晓几乎足不出户,全身心投入到文件学习中。她将办公室的沙发铺成临时床铺,三餐都让周秘书帮忙打包,除了必要的休息,其余时间全部用来研读文件。每一份文件都信息量巨大,专业性极强,很多问题的复杂性和战略性,远超她在省级层面接触的范畴。
她一边阅读,一边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做着批注,梳理着各项政策的逻辑脉络,分析着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记录着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疑点难点。
“周秘书,麻烦你帮我找一下去年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公报,还有今年以来的月度数据对比分析。”第四天上午,林晓抬起头,对刚走进办公室的周明说道。
“好的,林部长,我马上给您找来。”周明应声答道,很快就将相关资料送到了林晓手中。
林晓接过资料,仔细翻阅着,一边看一边问道:“周秘书,你在部里工作多年,能不能给我讲讲,我们部在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时,通常会遇到哪些协调难点?”
周明略一思索,回答道:“林部长,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往往涉及多个省份、多个部委,协调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益诉求不一致,各省份都希望项目落户本地,争取更多资源倾斜;二是权责划分不清晰,部分工作存在交叉或空白地带;三是政策衔接不顺畅,不同部委的政策导向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反复沟通协调。”
“原来是这样,谢谢你的解答。”林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协调艺术在部委工作中至关重要啊。”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林晓深刻意识到,在国家部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需要宏大的全局视野、精准的判断力和高超的协调能力。自己身上的担子,比几年前来挂职时更重了,但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做好工作的决心。
一周后,部里召开领导班子成员见面会。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部长赵宏远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头发已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睿智与威严。他首先代表部领导班子对林晓的到来表示欢迎:“林晓同志,欢迎你加入发改委这个大家庭。你的到来,为我们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希望你能尽快融入团队,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地方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到部里来,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要加强学习,尽快熟悉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和工作流程,早日胜任新的岗位。”
“谢谢赵部长的信任和鼓励。”林晓站起身,郑重表态,“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也清楚自己在国家层面工作经验上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虚心向各位领导和同事学习,尽快熟悉业务,融入团队,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大家的期望。”
随后,其他几位副部长也先后发言。大家的发言客气而真诚,但林晓能感受到,这份客气背后,也带着一种审慎的观察与期待。她知道,要真正融入这个团队,赢得大家的认可,最终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见面会结束后,部领导分工很快明确下来。林晓主要负责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评估督导等方面的工作,并联系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地区经济司、评估督导司等几个核心司局。这些都是发改委的核心业务领域,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政策性强,对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林部长,这是您联系的几个司局的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各司局的职能分工、主要负责人简历和近期重点工作。”周明将整理好的资料送到林晓手中,“另外,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司长张涛、地区经济司司长刘明、评估督导司司长赵刚,都想近期向您汇报工作,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安排?”
林晓翻看了一下资料,说道:“周秘书,你安排一下,明天上午九点,让张涛司长先来汇报;下午两点,刘明司长汇报;后天上午,再安排赵刚司长。我想先通过他们的汇报,详细了解一下各司局的工作情况。”
“好的,林部长,我马上通知他们。”周明应声退了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密集听取了相关司局的工作汇报。每一次汇报,她都提前做好准备,详细查阅相关资料,带着问题去听、去问、去思考。汇报过程中,她不仅关注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绩,更注重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除了听取内部汇报,林晓还主动与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对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部分省区市的发改委负责同志交流座谈,了解地方的发展诉求和政策建议。她需要快速建立起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整体认知,理解各区域发展的核心关切,掌握部内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脉络,为后续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林晓很快就感受到了部里快节奏的工作氛围。每天都有大量的文件需要批阅,很多文件都有明确的办理时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拿出意见;各种司局间、部委间的协调会几乎每天都有,有时一天要开三四场会议,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很紧张。
入职半个月后,林晓参加了一场关于某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协调会。这个项目是国家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在部里的大型会议室召开,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财政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以及涉及省份的发改委主任、交通厅厅长等都参加了会议。会议一开始,各方就围绕争议焦点展开了激烈讨论。
各方各执一词,唇枪舌剑,争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依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林晓坐在会议桌旁,始终没有发言,只是认真聆听着各方的陈述和争论,在笔记本上快速勾勒着利益关联图和矛盾焦点。她注意到,各方的争论都集中在局部利益和具体操作层面,而忽略了项目的国家战略属性和整体效益。
临近会议结束,主持会议的赵宏远部长看了看林晓,说道:“林晓同志,你刚分管区域经济工作,也参与了不少地方重大项目的协调,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突然被点名,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林晓身上。她深吸一口气,合上笔记本,语气平和而清晰地说道:“刚才认真听了各位同志的发言,很受启发。这个项目作为国家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各方的诉求都有其合理性,争论的焦点也都很具体。但我认为,我们或许可以跳出具体的线路走向和出资比例争议,先从更高层面明确几个基本原则,再基于原则来推进后续的协调工作。”
林晓的发言条理清晰,既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又跳出了局部利益的局限,站在国家战略和整体效益的高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让激烈的争论稍微平息了一些。
赵宏远部长微微颔首,说道:“林晓同志提出的这几点问题,很有针对性,也很有建设性。我看这样,由地区经济司牵头,会同相关司局和地方,尽快组织开展深化论证工作,形成具体方案后,我们再召开协调会研究。”
会议结束后,赵宏远部长拍了拍林晓的肩膀,说道:“林晓同志,不错,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协调会,就能提出这么有见地的意见,看来你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赵部长过奖了,我也是基于在地方工作的一些经验,提出的不成熟建议。”林晓谦逊地说道。
“在部委工作,就需要这种既懂地方实际,又有全局视野的思路。”赵宏远说道,“但你也要记住,协调工作不仅要有思路,更需要耐心和毅力,很多问题不是一次会议就能解决的,需要反复沟通、多方协调,才能凝聚共识。”
“谢谢赵部长的提醒,我记住了。”林晓认真地说道。
这次协调会,让林晓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部委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遇到更多棘手的问题、更复杂的协调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晓更加忙碌了。她一边继续深入学习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一边积极参与各项工作的推进。
京城的秋日,天高气爽。林晓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心中充满了力量。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她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京城的新篇,在紧张与忙碌中悄然翻开,而她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国家中枢的土地上,续写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