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皆眼前一亮,纷纷看向郭嘉,就连一直沉默的贾诩,也微微抬起头,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曹操也点了点头,示意郭嘉继续说下去。
郭嘉从容不迫,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第一,绍繁礼多仪,主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袁绍凡事讲究繁文缛节,拘泥于形式,浪费大量精力;而主公则顺应自然,不拘小节,行事高效,深得民心与军心。第二,绍以逆动,主公以顺率,此义胜也。袁绍假借讨逆之名,实则妄图篡汉自立,师出无名;主公奉天子以令不臣,顺应天意民心,名正言顺。第三,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主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自桓帝、灵帝以来,朝政松弛,法度废弛,袁绍不仅不加以整顿,反而更加宽松,导致境内混乱;主公则严明法度,赏罚分明,境内秩序井然,上下一心。”
郭嘉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说一句,厅内众人便点头附和。他继续说道:“第四,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主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也。袁绍表面上宽厚待人,实则内心猜忌,重用的都是自己的亲戚子弟,有才之人难以得到重用;主公则表面简单随和,内心却聪慧机敏,用人不疑,只要有才能,无论出身贵贱、关系亲疏,都会委以重任。第五,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主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袁绍虽然计谋众多,却优柔寡断,往往错失良机;主公一旦制定计谋,便立刻执行,且能根据局势变化灵活调整,应变能力无穷。”
此时,夏侯惇忍不住高声赞道:“奉孝此言,说到我心坎里了!袁绍那家伙,就是个没主见的软蛋,哪像主公,做事雷厉风行!”
郭嘉笑了笑,继续说道:“第六,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主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袁绍凭借家族世代积累的声望,喜欢空谈礼仪,沽名钓誉,那些喜欢表面文章、华而不实的人都归附于他;主公则以真心待人,行事坦诚,不做表面功夫,生活节俭,以身作则,对有功之臣从不吝啬赏赐,因此那些忠诚正直、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愿意为您效力。第七,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主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也。袁绍看到别人饥寒交迫,会流露出同情的神色,但对于自己看不到的百姓疾苦,却毫不在意,这不过是妇人之仁;主公虽然有时会忽略一些小事,但在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上,却能广施恩德,让百姓得到的好处远超他们的期望,即便对于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也能考虑周全,这才是真正的仁德。”
荀彧听到这里,也忍不住补充道:“奉孝所言十胜十败,精辟至极。袁绍的所谓‘仁德’,不过是装出来给人看的,而主公的仁德,却能真正惠及百姓,这便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郭嘉点了点头,继续阐述:“第八,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主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袁绍麾下的大臣们互相争权夺利,谗言不断,扰乱朝政;主公则以道义驾驭下属,杜绝谗言,让朝中风气清明。第九,绍是非不可知,主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袁绍是非不分,赏罚不明;主公则明辨是非,对正确的行为以礼相待,对错误的行为则依法惩处,深得人心。第十,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主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袁绍喜欢摆架子,虚张声势,却不懂用兵的关键;主公则能以少胜多,用兵如神,麾下将士对您无比信赖,敌人对您则闻风丧胆。”
郭嘉的 “十胜十败论” 娓娓道来,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个方面,全面剖析了曹、袁双方的优劣,言辞精辟,入木三分。每一项 “胜” 与 “败” 的对比,都切中要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大厅内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诸将的斗志被彻底点燃,眼神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荀彧待掌声稍息,也从战略角度补充分析道:“奉孝的十胜十败论,已经把双方的优劣说得很透彻了。依我之见,袁绍大军虽众,但内部矛盾重重,这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田丰刚直不阿,屡次直言进谏,却被袁绍打入大牢,如此忠良之士不得重用,可见袁绍之昏庸;许攸贪婪无度,且袁绍对他并不完全信任,此人日后必生二心;审配专横跋扈,缺乏谋略,却掌握着部分兵权;逢纪刚愎自用,听不进他人意见。这几人素来不和,势同水火,一旦战事陷入胶着,他们之间必定会发生内斗,到时候袁军不攻自破。”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舆图上颜良的部队,继续说道:“至于颜良、文丑,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是恃勇之夫,缺乏谋略,只知猛冲猛打,不懂战术配合。对付这样的将领,只需略施小计,便可一战而擒!”
新归附的贾诩,沉默片刻后,也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独特的穿透力,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袁本初外宽内忌,谋而无断,正如主公与奉孝所言,不足为惧。司空麾下,内部清平,将士用命,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当前局势,袁绍大军来势汹汹,我们不宜与其正面硬拼。但使我军先占据有利地形,扼守要冲,挫败他的先锋部队,动摇其军心。袁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一旦先锋受挫,必然会犹豫不决,逡巡不前,届时我们再寻找机会,发动突袭,必能大获全胜!”
张绣站在贾诩身旁,见贾诩说完,也连忙点头附和道:“文和先生所言极是。末将曾与袁绍麾下部队交过手,他们虽人数众多,却纪律松散,只要我军战术得当,必能破敌!末将愿率军出征,为丞相效力!”
曹操听着麾下谋士与将领们的分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深知,自己虽然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麾下有如此多的良将谋士,且众人齐心协力,上下一心,再加上 “挟天子以令不臣” 的政治优势,击败袁绍并非难事。
他猛地一拍案几,站起身来,目光如炬,语气坚定地说道:“诸君所言,与我不谋而合!既然袁绍要来送死,那我们便成全他!传我将令:即刻整备大军,主动前出,以攻代守!”
话音未落,诸将皆挺直身躯,齐声应道:“愿听司空号令!”
曹操大笑,尽扫疑云。他深知己方兵力虽处劣势,但内部统一,指挥灵活,良将谋士齐心,更有“挟天子”的政治优势。他做出了决策:不再犹豫,主动前出,以攻代守,将主力部署于官渡一线,依托营垒,扼守袁军南下的咽喉要道。同时,派遣精锐,分援各处,迟滞袁军攻势。
大战的序幕,由一场惊天动地的斩将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