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站在演武场高台上,指尖轻叩栏杆。下方,黑麟卫正分成两队演练——白川带的一队用着新改良的短弩,另一队则手持常规长矛,模拟敌军。
“将军,您看这组!”白川突然喊道,指着场中。只见他那队里两个黑麟卫背靠背,一人连射三支短弩逼退正面的“敌人”,另一人趁机绕后,匕首精准挑落对方的长矛。动作干净利落,正是扶苏教的“交叉掩护”战术。
扶苏嘴角微扬:“不错,这战术练熟了,近身缠斗能减少三成伤亡。”
“就是这弩还是有点麻烦。”白川跑上台,手里拎着把短弩,箭匣卡榫处缠着布条,“有时候连射会卡壳,得垫着布才顺溜。”
扶苏接过弩,手指滑过卡榫,眼神微凝:“材质问题,换块硬木试试。让军械营按这个弧度重做箭匣。”他顿了顿,补充道,“再多加个保险扣,避免跑动时误射。”
“得令!”白川刚要走,又被扶苏叫住。
“等等,让他们把长矛队换成骑兵模拟。”扶苏指着场中,“短弩对骑兵的压制力还没试过。”
白川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这就去安排!”
演武场很快响起马蹄声。骑兵队冲锋时扬起的尘土中,黑麟卫迅速分散成小组,矮身滑行到马侧,短弩贴着马腹射出——虽然有几支射偏了,但确实有骑兵被“麻药箭”射中,翻身落马。
“将军,这招对骑兵果然管用!”一名黑麟卫兴奋大喊,被扶苏瞪了一眼,立刻收声站好。
扶苏走下台,捡起一支掉落的麻药箭。箭头的麻药涂层有些脱落,他皱眉:“这麻药效力只能维持半个时辰?”
“是,”旁边的军医连忙上前,“而且遇热容易失效,正午时分用,效果会打折扣。”
“去调配方。”扶苏把箭扔给他,“加一味‘醉鱼草’,延长时效。另外,用蜡封层,防水防热。”他记得前世在特种部队时,野外生存课学过这植物的特性,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军医愣了愣,连忙记下:“属下这就去办。”
这时,一名斥候策马奔入场中,翻身下马时差点摔倒:“将军!项羽的人在函谷关异动,据说带了三万骑兵,像是要西进!”
扶苏眼神一凛:“带了多少攻城器械?”
“斥候说没看到器械,只多了些奇怪的木箱,用帆布盖着,不知道装的什么。”
“木箱?”扶苏走到沙盘前,指尖点在函谷关的位置,“项羽向来不用阴谋,突然搞这些小动作……白川,带十名黑麟卫,乔装成商人,混进函谷关探探。”
“是!”白川刚要走,扶苏又道,“带上改良弩,别暴露身份。”
“明白!”
白川离开后,扶苏继续盯着沙盘。函谷关地势险要,骑兵难攻,项羽带木箱……难道是火攻?他想起项羽在巨鹿用过头颅当祭品,行事向来狠辣。
“将军,胡姬姑娘来了。”卫兵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胡姬提着食盒走来,里面飘出浓郁的肉香:“刚炖的鹿肉,给兄弟们补补。”她目光扫过沙盘,“又有战事了?”
“项羽在函谷关有动作。”扶苏拿起块鹿肉塞进嘴里,肉质鲜嫩,带着点野山椒的辛辣,“你觉得他会用什么招?”
胡姬走到沙盘边,指尖点在函谷关的侧峰:“这里有条密道,是东胡旧部说的,能直通关内。项羽会不会……”
扶苏眼睛一亮:“密道?为何从未在地图上见过?”
“是祖辈传下来的,只有东胡王室知道。”胡姬蹲下,在沙上画出路线,“入口隐蔽在瀑布后面,很难发现。”
扶苏立刻召来传令兵:“传我命令,让函谷关守将立刻封锁瀑布附近区域,多派暗哨。”
看着传令兵跑远,胡姬递过一块鹿肉:“尝尝?我加了点东胡的香料。”
扶苏咬了一口,味道果然独特。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上次说的保险扣,我画了图纸,你看看这弧度可行?”
胡姬接过图纸,指尖划过线条:“用牛角做卡榫会更顺滑,比硬木耐磨。”她抬头一笑,“军械营的老工匠肯定想不到。”
“还是你懂这些。”扶苏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心里一阵暖意。
演武场传来阵阵喝彩,原来是黑麟卫用新战术击退了“骑兵队”。扶苏站起身:“看来得加快训练了。”
胡姬跟在他身后,轻声道:“需要东胡的射手吗?我可以召集旧部。”
“暂时不用。”扶苏回头,揉了揉她的头发,“等我打退项羽,带你去东胡看看。”
胡姬眼睛亮了起来,用力点头。
远处的阳光穿过云层,照在演武场的短弩上,反射出冷冽的光。扶苏知道,一场硬仗即将来临,但看着身边的人、场上的兵,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剑——这一次,他不仅要赢,还要赢得体面,赢出大秦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