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岁末。
临渊城中,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气息。周府之内,更是热闹非凡。
管家指挥着仆人们,将一个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在门窗之上,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厨房里,更是不停地准备着各种年节的菜肴与糕点。
这段日子里,周扬和李芸锦,也融入了这全新的生活。
周扬每日都会兴致勃勃地去“丰登行”巡视一番,与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粮商们高谈阔论,聊着今年的收成与来年的行情,俨然一副大掌柜的模样。
李芸锦则将大半的心思,都投入到了“锦绣阁”中,她那手早已生疏的绣活,在顶级绣师的教导下,不仅没有退步,反而更胜往昔。
她绣出的一幅“牧童放牛图”,甚至上了拍卖行,引来了皇城贵妇的争相抢购。
周平和周灵儿,也早已成了国学里的小名人。
周平在武院,凭借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成了教习们口中赞不绝口的“好苗子”。
周灵儿则在文院,展现出了惊人的才情,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都一点即通,深得大儒们的喜爱。
除夕之夜,暮色刚刚降临,周府内已是灯火通明。一家人享用了一顿丰盛而温馨的年夜饭,席间欢声笑语不断。
饭后,周平便按捺不住性子,急切地提议,“爹,娘,大哥!朱雀大街上有年集,还有舞龙舞狮,我们出去看看吧!”周平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
周灵儿也拉着李芸锦的衣袖,柔声附和:“是呀娘亲,年集可热闹了呢。”
周扬今晚喝了点酒,面色红润,闻言大手一挥,笑道:“好!既然平儿和灵儿都想去看,那咱们就去!云儿,一起来。”
周云看着弟妹期盼的眼神,父母脸上轻松的笑意,微笑着点头:“好,岁末迎新,感受一下这临渊城的烟火气,是件美事。”
李芸锦细心,连忙对管家说:“寿伯,让人备车,再多带几个手脚麻利的跟着,街上人多,免得挤散了。”
“夫人放心,老朽这就去安排,定保老爷夫人和少爷小姐周全。”
不多时,两辆宽敞舒适的马车便已备好。
马车驶出周府,融入临渊城璀璨的夜色中。越是靠近皇城中心的朱雀大街,人流越是密集,车马几乎难行。
“就在此处下车吧,步行更能体会其中乐趣。”
一家人下了车,立刻被眼前鼎沸的人声和绚烂的灯火所淹没。
宽阔的朱雀大街仿佛一条流动的星河,两旁店铺林立,摊贩云集,各式各样的灯笼将整条街照得亮如白昼。
空气中弥漫着糖人、糕点、烤肉和香料混合的诱人香气。
“哇!”周平与周灵儿几乎是同时发出惊叹,眼睛都不够看了。
“大哥快看!是糖画!有条龙呢!”周平指着一个小摊,兴奋地扯着周云的袖子。
周云笑着,对身后的随从示意了一下,很快,两个栩栩如生的糖龙和糖凤凰就递到了周平和周灵儿手中。
周平拿着糖龙,爱不释手,却故作老成地说:“嗯,画工尚可,就是甜腻了些,不如大哥的丹药好吃。”逗得众人都笑了。
李芸锦则被一个卖精致绒花的摊位吸引,拿起一支海棠样的,在周灵儿鬓边比了比,对周扬说:“老爷,你看这支戴在灵儿头上可好?”
周扬端详着,点头称赞:“好!我女儿戴什么都好看!买!”那份豪气,仿佛买的不是绒花,而是整座城池。
周灵儿俏脸微红,低声道:“谢谢爹,谢谢娘。” 她接过绒花,小心地簪上,更添了几分娇俏。
周云跟在家人身后,看着父母为弟妹挑选小玩意,讨价还价,那种沉浸于世俗快乐的满足感,这种平凡的幸福,让他心中暖流涌动。
“让开!让开!舞龙队来啦!”前方人群一阵骚动,只见一条金光闪闪、长达百丈的长龙,在舞龙者们矫健的步伐下,蜿蜒腾挪,伴随着震耳的锣鼓声,向着皇城方向而去。龙身起伏间,灯光流转,宛如活物。
“好!”周平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大声喝彩。
周灵儿则被那磅礴的气势和绚丽的色彩所震撼,喃喃道:“真美……仿佛将天上的星河都引到了人间。”她转头看向周云,“大哥,你说是吗?”
周云目光深邃,看着那在人群中穿梭的金龙,轻声道:“是啊。这人间的烟火气,万家的团圆意,比任何星河都更为璀璨动人。”
穿过舞龙的人群,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广场,这里汇聚了各路杂耍戏法。有吞刀吐火的幻术师,有顶碗叠凳的杂技艺人,还有说书唱曲的,引来阵阵叫好。
一家人在一个表演猴戏的摊子前驻足。那灵巧的猴子穿着小红褂,骑着山羊,还会按照艺人的指令作揖磕头,憨态可掬。
李芸锦看得眉开眼笑,对周扬说:“老爷,你看这猴子,多通人性。倒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村里来的杂耍班子了。”
周扬揽着妻子的肩膀,感慨道:“是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时咱们哪能想到,有朝一日能在这临渊城,看着同样的猴戏,陪着孩子们过年。”
周平却关注点不同,他盯着那训猴的艺人,小声对周云说:“大哥,我看这训猴的手段,倒是有点意思。”
周云微微颔首。
周灵儿则被旁边一个猜灯谜的摊位吸引。那摊主是个老学究,挂出的灯谜都颇有难度。
周灵儿略一思索,便连续猜中了几个,引得那老学究抚掌赞叹:“这位小姐好才思!老夫这最后一个谜面,‘东风裁柳叶,西院种梅花’,打一成语,不知小姐可能猜出?”
周灵儿凝神想了想,展颜一笑:“可是‘移花接木’?”
“妙!妙极!”老学究大声称赞,“小姐才情,老夫佩服!”,老学究拿来一个精致的灯笼,“这个小礼物送给你。”
周扬和李芸锦脸上满是骄傲,周平也与有荣焉,挺起了胸膛。周云看着妹妹,眼中是赞许和欣慰。
他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说笑。周平要去试试投壶,周灵儿想放莲花灯,周扬对吹糖人的手艺产生了兴趣,李芸锦则对各种精致的刺绣荷包流连忘返。
在这个过程中,他清晰地感觉到,这些微不足道的琐碎快乐,此刻却如同最纯净的灵泉,洗涤着他的道心。
“轰!啪!”
骤然间,一声巨响划破夜空,紧接着,一朵巨大的、金灿灿的菊花状烟花在皇城上空轰然绽放,将所有人的脸庞都映成了金色。
“烟花!开始放烟花啦!”人群欢呼起来。
一家人也随着人潮,来到了横跨城内运河的“金水桥”上,这里视野开阔,是观景的绝佳位置。
漫天烟花,争奇斗艳,有的如垂柳依依,有的如繁星点点,有的如牡丹怒放,有的如金龙腾空。爆炸声连绵不绝,光影变幻,将临渊城的夜空妆点得如同梦幻仙境。
周平与周灵儿兴奋地指着天空,大声欢呼着,比较着哪一朵烟花最漂亮。周扬和李芸锦相依在一起,望着璀璨的夜空,眼中倒映着流光溢彩,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李芸锦依偎着丈夫,轻声道:“扬哥,咱们家的日子,真是像这烟花一样,越来越好了。”
周扬紧紧握着妻子的手,声音有些哽咽:“是啊,这都是云儿的功劳……咱们有福气啊。”
周云站在他们身后,看着家人们被烟花光芒照亮的笑脸,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欢声笑语。
望着那不断生灭、极致绚烂却又转瞬即逝的烟花,心中若有所悟。
毁灭与创造,刹那与永恒,喧嚣与寂静,凡俗与道境……
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在此刻他感受到的圆满幸福中,奇异地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