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巢”基地的核心区域,那座宏伟壮观的总装大厅,此刻显得格外庄重而神秘。
时间如同流水般悄然流逝,又过去了数周的光阴。当林默、陈院士以及“苍穹计划”的核心团队成员再次踏入这座神圣的大厅时,即便是他们这些早已见惯了各个阶段成果的科研精英,呼吸也不由自主地为之停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
眼前,“玄鸟”空天战机,终于以完整的姿态,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不再是图纸上的线条,也不再是模型中的雏形,而是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实物。
它静静地停放在大厅中央的专用平台上,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银灰色,那是“星尘”合金特有的本色。光线落在它的表面,不像普通金属那样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反而像是被其悄然吸收、内蕴其中,只在流线型的边缘勾勒出一道道冷冽而锋利的光泽。机身长约二十八米,翼展并不算特别宽大,但每一处设计都更加强调高速性能。整体造型仿佛一头收拢了翅膀,正在休憩的猛禽,每一个曲面,每一道棱线,都充满了力学与美学的极致和谐,仿佛是大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机头尖锐而锋利,下方是集成了多种先进传感器的菱形光学窗口,宛如猛禽锐利的眼睛,洞察一切。座舱盖与机身融合得完美无瑕,几乎看不出任何接缝,透明的舱盖材质也非普通玻璃所能比拟,而是掺入了“星尘”衍生物的高强度复合材料,能够抵御极端条件下的冲击和辐射,确保飞行员的安全。
机身中段,两侧短翼下方,是两个巨大的进气\/排气通道口,此刻内部幽深而神秘,但可以想象,一旦聚变引擎启动,那里将喷涌出何等磅礴而惊人的能量。机腹和机背,隐约可见一些可开合的面板,下面隐藏着激光武器、探测设备以及其他未知的先进系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科技的力量。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尾部设计。那里并非传统的喷管结构,而是一个结构更加复杂、层层叠叠的矢量推进喷口。为了适应从大气层到近地空间的不同环境,它需要具备极高的调节能力和卓越的耐热性,每一个部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与打磨。
整个“玄鸟”,就像一件从科幻电影中直接开出来的艺术品,冰冷而肃杀,却又带着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令人叹为观止。
“报告总师!‘玄鸟’一号原型机,总装工作已全部圆满完成!所有系统接口检查完毕,线缆连接无误,结构件锁定达到设计扭矩!”总工程师的声音通过大厅的广播系统响起,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和自豪,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没有震耳欲聋的欢呼,但在场的每一个人,从两鬓斑白的院士,到最年轻的装配技工,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他们互相无声地拍了拍肩膀,或紧紧握了握对方的手,彼此传递着那份无言的喜悦与感动。数百个日夜的奋战,无数次的攻坚克难,终于在此刻,化为了眼前这具真实的、完美的造物,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张锋也站在人群的边缘,他作为安全负责人,全程见证了这一伟大的过程。他看着“玄鸟”,又看看被众人簇拥在中央,依旧平静如水的林默,心中感慨万千。这家伙,真的把神话带到了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
“各系统自检开始。”林默下达了简洁而有力的指令。
大厅里顿时响起了各种设备启动的微弱声音,技术人员在操作台前忙碌起来,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娴熟而专注。
“航电系统,自检通过!”
“飞控系统,模拟信号正常!”
“能源管理系统,待机状态稳定!”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循环启动,参数正常!”
……
一连串的“正常”、“通过”回荡在大厅里,每一声汇报,都让众人脸上的神色放松一分,喜悦增添一分,仿佛每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都在为“玄鸟”的翱翔增添一份信心。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最核心、最关键的系统——聚变引擎。它将是“玄鸟”能否翱翔天际的关键所在。
“聚变引擎系统,准备接入机体主能源回路。”负责动力系统的王总工程师深吸一口气,亲自在控制台上输入了指令,每一个按键都显得那么慎重。
一阵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嗡鸣声响起,那是引擎核心开始预热的征兆。机体内部,复杂的超导线路开始承载微弱的启动电流,位于机尾部分的几个散热格栅轻微张开,排出多余的热量,整个机体仿佛在这一刻苏醒过来。
控制台屏幕上,代表引擎状态的无数参数飞快滚动,最终,绝大部分都稳定在了绿色的安全区间内,显示一切正常。
“引擎系统,软连接确认!响应正常!未发现异常谐振!”王总工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如释重负的哽咽,眼中闪烁着泪光,“林总师,‘玄鸟’……它有‘心脏’了!”
这一刻,这架冰冷的机器,仿佛真的被注入了生命。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外壳,而是拥有了驱动其打破物理极限的强大动力之源,仿佛随时准备翱翔天际。
陈院士走到林默身边,看着眼前这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杰作,低声道:“完美,比我们图纸上设计的,还要完美。我现在毫不怀疑,它能飞起来。但是林总师……”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凝重:“如此复杂的系统集成,又是前所未有的空天飞行器。地面测试再充分,也无法完全模拟高空和太空的极端环境。首次试飞,风险依然巨大。任何一个微小的、我们未曾预料到的兼容性问题,都可能……机毁人亡。”
林默点了点头,他理解陈院士的担忧。理论上的完美,不代表实践中的一帆风顺。尤其是“玄鸟”这种融合了太多超前技术的造物,其系统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我们需要最优秀的飞行员,来驾驭它,同时,也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林默的目光扫过“玄鸟”光滑的机身,最终停留在那紧闭的座舱盖上,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地面滑行测试,将是检验各系统在真实振动、载荷环境下协同工作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全面预演。”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然后对身后的助理吩咐道:
“通知试飞团高翔同志,以及全体地面保障团队,明天上午八点,进行‘玄鸟’一号原型机首次地面滑行测试。”
命令下达,总装大厅内的气氛瞬间从成功的喜悦,转向了临战前的紧张与肃穆。每一个人都明白,总装完成,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
而就在这时,林默的私人通讯器震动了一下,他低头看了一眼,是张锋发来的一条简短信息:
“外围警戒网发现不明信号试探,强度很低,来源模糊,已加强监控。”
林默眼神微凝,但脸上没有任何变化,只是默默收起了通讯器。心中暗自思忖,树欲静而风不止。“玄鸟”还未振翅,暗处的目光,已然投来,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