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怀着志忑的心情,再次敲响了总裁办公室的门。
“进。”陆时衍低沉的声音传来。
她推门而入,发现陆时衍正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景色。夕阳的余晖给他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让他冷硬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些许。
“陆总。”苏念轻声开口。
陆时衍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语气还算平和:“坐。”
苏念依言在会客沙发上坐下,脊背挺得笔直,双手不自觉地交握在一起。
陆时衍走回办公桌后,拿起一份文件,正是她刚才在评审会上使用的提案摘要。他翻看了几页,办公室内一时只剩下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你的提案,”他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在评审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苏念的心微微一沉。
“技术委员会认为构想大胆,但实施难度过高;财务部门质疑投资回报周期;市场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苏念,“李晓晴经理认为,这与部门当前的重点工作方向偏离较大。”
这些都是苏念预料之中的反对意见。她抿了抿唇,准备为自己辩解。
然而,陆时衍话锋一转:“但是,创新本身就不可能没有争议。”
苏念猛地抬头,看向他。
“能看到市场未来的潜在变化,敢于提出与传统路径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进行相对完整的逻辑论证和初步的可行性分析,这对于一个入职不久的新人来说,难能可贵。”陆时衍的语调依旧没什么起伏,但话语本身却带着分量,“尤其是,你对于项目落地可能遇到的组织和思维层面的挑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这算是……肯定?苏念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向来严苛的男人,竟然在肯定她?
“所以,评审会的初步决议是,”陆时衍合上文件,目光直视苏念,“你的‘沉浸式VR地产营销体验’项目,获得公司级‘种子项目’立项资格。”
种子项目!苏念的眼睛瞬间亮了。这是创科集团内部针对高风险、高潜力创新想法设立的特殊孵化机制,虽然初始资源投入不会很多,但意味着项目得到了官方认可,可以正式启动探索和试点!
“真……真的吗?谢谢陆总!”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苏念激动得差点站起来。
“别高兴得太早。”陆时衍给她泼了盆冷水,“种子项目只是拿到了入场券。公司会给予基础的资金和有限的资源支持,为期三个月。三个月后,需要进行阶段评审,证明其价值和可行性,才能决定是否升级为正式项目,投入更多资源。否则,项目终止。”
“我明白!我一定会努力做出成果的!”苏念用力点头,信心满满。只要有机会,她就有信心证明自己。
“项目负责人由你担任。”陆时衍继续说道,“你需要自行组建一个核心团队,成员可以跨部门协调,但需要对方部门主管同意。每周直接向我汇报进展。”
由她负责!直接向陆总汇报!这权限和 visibility 远超苏念的预期。她感觉血液都在沸腾。
“是!陆总!”
“另外,”陆时衍似乎沉吟了一下,“李晓晴经理作为市场部负责人,对这个新兴方向也需要有所了解。她会作为项目的协调人,必要时提供市场层面的支持。重大决策和资源申请,需要知会她。”
听到李晓晴会介入项目,苏念初时的兴奋冷却了几分。她明白,这是公司的管理流程,陆时衍不可能让她一个新人完全绕开部门领导。但这无疑给项目增加了一层不确定性。
“好的,陆总,我会及时向李经理同步信息。”苏念压下心中的疑虑,恭敬地回答。
“嗯。”陆时衍似乎没什么要交代的了,“具体立项流程和初始预算,陈洁会发给你。出去吧。”
“谢谢陆总!”苏念再次道谢,退出了办公室。关上门,她靠在走廊的墙壁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终于忍不住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喜悦的笑容。她成功了!至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消息很快传开。苏念的VR项目获得“种子项目”立项、并由她这个新人担任负责人的事,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回到市场部,同事们的目光变得复杂。有惊讶,有好奇,也有掩饰不住的羡慕甚至嫉妒。之前那位提案被通过的资深同事,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了句“恭喜,后生可畏”,但眼神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张辰第一时间发来了消息:「恭喜啊苏负责人!我就知道你能行!需要技术支援随时开口!」
苏念笑着回复:「军功章有你的一半!接下来肯定要麻烦你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李晓晴的办公室门紧闭着。苏念能想象到她此刻的心情。果然,快下班时,内线电话响起,是李晓晴叫她过去。
苏念整理了一下情绪,走进经理办公室。
李晓晴坐在办公桌后,脸色看不出喜怒,但气氛明显有些低沉。
“苏念,坐。”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恭喜你的项目立项。陆总亲自通知我了,让我协助协调。”
“谢谢李经理。以后还需要您多多指导。”苏念保持着谦逊。
“指导谈不上。”李晓晴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算不上笑意的表情,“你是项目负责人,直接向陆总汇报,权限很大。我只是个协调人。”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带着刺。苏念只能保持沉默。
“不过,作为你的直属上级和部门经理,有些话我还是要提醒你。”李晓晴身体前倾,目光锐利,“种子项目,听起来好听,但公司每年立项的种子项目十几个,能活过三个月的,寥寥无几。希望你不要因为一时的运气,就沾沾自喜,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部门纪律。市场部的常规任务,你一样不能落下。”
“我明白,李经理。我会平衡好的。”苏念点头。
“另外,组建团队。”李晓晴拿起一份名单,“跨部门协调没那么容易。尤其是技术资源,现在各个项目都抢得厉害。我建议你,初期还是以我们市场部内部的人员为主,稳妥一些。”她点了点名单上的几个名字,都是平时和她走得比较近,或者能力相对平庸的员工。
苏念心里一沉。李晓晴这是想往她的项目里塞人,或者限制她获取优质资源?
“谢谢李经理建议。我会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认真考虑团队成员构成的。”苏念没有直接拒绝,但也没有答应。
李晓晴看了她几秒,似乎想从她脸上看出些什么,最后挥了挥手:“好了,你去忙吧。希望你的项目……一切顺利。”
从李晓晴办公室出来,苏念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项目的立项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现在才来临——她要如何在李晓晴的制肘下,组建一个真正能打仗的团队?如何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推动这个不被直属领导看好的创新项目?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放弃。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她打破困局、证明自己的关键一役。
她回到工位,开始梳理思路,拟定需要招募的核心团队成员画像和技术、设计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她首先在内部通讯软件上,给张辰发去了正式的合作邀请。
同时,她也没有忘记“迅捷样本库”的事情。项目的初步成功,让她有了更多的底气,也让她更加确信,必须尽快查清李晓晴背后的动作,才能彻底摆脱她的压制。那个“冷门支行”和“手写L”的线索,她必须想办法深挖下去。
初战告捷的喜悦渐渐沉淀,苏念知道,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但她已做好准备,迎难而上。这场职场逆袭,才刚刚拉开精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