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朱青禾终于从莱州回来了。
周夫人急忙带上周怀安上门,对这个儿媳满意至极,当场把戴在手腕上的周家祖传镯子给朱青禾戴上。
朱青禾也告诉周怀安,莱州知府刘清扬看到女儿失而复得,大喜过望,对周怀安和朱建威千恩万谢,还送了好多贵重的礼物。
周怀安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一来为刘君感到高兴,二来就算以后自己有什么事儿,他这个上官也会帮衬一二。
县丞赵恒又招募了一千五百人,对外说是打渔队,老三冯海担任千户,一边训练,一边出海打渔。
几乎每天都可以打很多很多的鱼,现在即墨就连普通百姓都吃上肉了。
转眼就到了十月底,这天,周怀安正在公事房小憩,主簿孙江手中提着一个袋子匆匆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
“大人,大人,丰收啦!”
周怀安睁开惺忪的睡眼,有些不耐烦地说:
“什么事儿啊?叫魂啊。”
孙江有些尴尬,自己太兴奋了,没想到打扰大人午休了。
“抱歉,大人,打扰你了。下官来是想告诉大人一个好消息:土豆丰收了”
周怀安一听,一下子就不困了,赶紧站起身来。
“你怎么不早说。”
孙江直接将一袋子土豆倒在周怀安的案桌,大的小的几十个。
“大人,这是最早开荒的流民种植的,被一个小孩拔起来一棵,还被他家大人打了一顿。”
“下官刚好在那里,看看差不多了,就挖了五棵,没想到竟然这么多。”
“下官大概估计了一下,亩产一千斤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周怀安将那几个大土豆拿起来,看了又看,眼中都闪着晶莹的泪花。
“好!好!好!太好了!”
虽然他知道一定会丰收,但看到五棵苗子竟然有三十多个土豆,而且个头都很大,心中也是激动万分。
现在即墨除了原本的十万百姓之外,这几个月陆续安置了将近五万流民。
如果这一季土豆不能丰收的话,十五万百姓的吃饭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现在好了,不但这十五万百姓可以吃饱饭了,而且还有大量的土豆富余,又可以大大扩充种植面积了。
“走,看看去。”
他激动地拉着孙江的手就往外跑,王小二和李大牛在后面追,众人骑马快速向城外跑去。
来到一处流民开荒点,里长和甲长赶紧迎上来,所有百姓看到知县大人来了,也全都围了过来。
周怀安看看土豆苗子基本上都枯萎了,大声说道:
“乡亲们,土豆已经成熟了,现在,就这块地,大家一起动手,看看一亩能产多少。”
所有百姓答应一声,拿起锄头就开始挖掘。
“挖到了,挖到了!”
“哇!这么多!”
“我这个最大,比我的拳头还大。”
百姓们挖着挖着,就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接着,所有百姓全都跪在地上大哭起来。
“苍天啊,我们终于不会挨饿了。”
还是里长觉悟高,首先反应过来,跪着爬到周怀安的面前,一边哭一边喊:
“周大人,你就是我们的活菩萨啊,你救了我们所有人的命啊。”
“周大人,以后草民这条命都是大人的,不,我们全家所有人的命都是大人的。”
其他百姓也都反应过来,在他们饿得快要死了的时候,不是苍天怜惜他们,是周大人救了他们。
所有人全都爬过来,跪在他周围痛哭。
现场实在有点,惨不忍睹。
周怀安看看好几百人围在他周围痛哭,这个感觉怎么都有些瘆人。
等他们哭了一会儿之后,他才大声说:
“乡亲们,别哭了,本官还活着呢。”
众人一听,也看看这个场面,有些哭笑不得。
“快拿麻袋和秤来,称一下有多少,算一算亩产量。”
甲长赶紧喊人回去拿秤和麻袋,大家将所有土豆装进麻袋,一袋一袋过秤。
很快称完之后,孙江拿着算盘扒拉一会儿,又觉得不敢相信,重新算了一遍,这才激动地高喊:
“大人,亩产一千八百斤。”
所有人一听,再次欢呼起来,围着周怀安又蹦又跳。
这个产量,周怀安并不意外,现在没有化肥,也没有那么多农家肥,能有这个产量已经很不错了。
“好!本官也不用当众挨马鞭了。”
“你们这块地不算好地,也就是说,即墨县这一季土豆平均亩产一千八百斤没有什么问题。”
“按照之前本官与你们的约定,五百斤以下是你们的,五百斤以上部分,也就是1300斤我们各一半。”
“本官宣布,即墨县这一季土豆按每亩650斤上交,其余部分全部留给百姓。”
听到知县亲口再次确认,所有人再次欢呼起来。
其实,他们心中一直有个担心,怕真的产量高了,知县大人不认账。
现在他们每亩能留下1150斤以上,别说全家全年都能吃饱,而且根本吃不完。
“谢周大人!”
周怀安摆摆手。
“现在,你们的土豆是吃不完了,但是,大家还是尽量少吃,因为这些土豆都可以作为明年春播的种子。”
“过几天,本官核算一下,一部分用银子购买,一部分用其它粮食置换,让更多的地方都种上土豆。”
所有人全都喜笑颜开,这下,他们不但能吃饱饭了,而且还可以用土豆换银子。
周怀安知道,这个消息一旦传开,起码胶州和莱州府,甚至朝廷都会惊动,他还可以再次大赚一笔。
他又来到百姓做饭的厨房,亲自告诉他们如何做菜。
没多长时间,一桌香喷喷的土豆大餐就做好了。
周怀安拉着孙江、王小二、李大牛、里长和几个甲长坐到桌上。
主食是一个个煮熟的土豆,菜有炒土豆丝、炒土豆片、炕土豆,还有土豆粥。
所有人从来没有吃过土豆,看到土豆还有这么多吃法,全都惊讶不已,一个个吃得香甜无比。
周怀安每样尝了一下,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因为不舍得放油,基本都是水煮熟的。
看着李大牛狼吞虎咽的,一连吃了三碗炕土豆,周怀安踢了他一脚。
“饿死鬼投胎的,扛一袋土豆回去,让你一次吃个够。”
“好勒。”
李大牛答应一声,往嘴里塞了一个炕土豆,扛着麻袋就走,众人再次磕头,千恩万谢。
回到后院,周怀安亲自下厨房,教小燕小桃和厨娘,再次做了一顿丰盛的土豆大餐。
周夫人也赞不绝口,好奇地问:
“怀安,君子远庖厨,你从来没做过饭,哪里会知道这个土豆怎么做?”
周怀安心中咯噔一下,这真是,别装逼,小心遭雷劈。
他镇定自若地笑了笑。
“娘,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这个土豆在广东福建很多地方种了好多年了。”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做法,当时很感兴趣,就认真看了看,还是小桃和小燕手艺好,我一说就会。”
“小燕,你说是吧?”
小燕赶紧说:
“是啊,这个做法也很简单,少爷一说我们就明白了。”
周夫人也没在意,她也就是顺嘴一问。
吃过饭,周怀安躺在躺椅上,思考一个问题:
土豆从现在开始,就要挖掘了,这么高的亩产量,肯定瞒不住,至少胶州知州沈应乾很快就会知道。
与其到时沈应乾召他过去问话,还不如自己主动前去。
只是,原本周怀安到即墨走马上任,就是从胶州来的,作为上官,沈应乾肯定认识周怀安,万一露馅了怎么办?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土豆丰收,安置流民,这是大功一件。
他不想要这个功劳,只想苟在即墨猥琐发育,这个沈应乾就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