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知府陈道清知道大局已定,终于松了口气,问道:
“不知王爷如何对付郑芝龙的残余叛逆?”
周山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陈大人有没有什么想法?”
陈道清想了想,说:
“郑芝龙水师船队数量庞大,想必还有大量的船只逃走,如果全都毁了实在可惜。”
“泉州百姓基本上都是这些将士的家属,如果将他们都杀了,也会造成人心浮动。”
“下官建议,招降郑芝龙残余。”
对于招降,周山倒是没有意见,只是他不想给后面带来无穷的麻烦,他喜欢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哪怕现在难一点,也不想把更多的麻烦留给以后。
李自成张献忠哪一个不是被招降了很多次,大唐的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那些投降的安史叛军后来都成了尾大不掉的藩镇。
“招降没问题,但是,谋朝篡位,罪不可恕,郑芝龙必须伏法,所有高级将领也必须伏法,所有军队必须接受整编。”
“谋朝篡位本来是要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本王可以饶恕他们的家人,让他们像普通平民一样生活。”
陈道清想了想,觉得这个条件太过苛刻,劝道:
“王爷,除了晋江上的这些船只之外,郑芝龙在南洋还有大量的船队、人员、贸易线路,如果能彻底收服,对王爷也有大用。”
“只要他们愿意无条件投降,留他们一命,他们也翻不起任何大浪。”
周山点点头。
“他们的命对我来说无所谓,但我必须确保的是,所有军队无条件接受整编,所有船只、人员和贸易线路等所有东西毫无保留的上交。”
“条件可以改为,他们的家人我马上释放,所有高级将领全部软禁,待所有善后工作结束,他们的表现让我满意,我可以让他们在京城安享晚年。”
陈道清拱手道:
“下官愿意深入虎穴,招降郑芝龙。”
周山对这个陈道清还比较满意,点点头。
“好!陈大人辛苦一趟,事情办好,本王为陈大人请功。”
陈道清当即出发,骑马赶往晋江上游,与郑芝龙展开谈判。
第二天一早,陈道清带着郑芝龙来到回到泉州城。
周山没有想到,郑芝龙竟然亲自来了。
之前,他一直认为,郑芝龙那么强大的势力,竟然投降了建奴,实在是一个草包。
现在看来,果然是海盗王,胆色还是有的。
在郑芝龙府邸的大堂,周山高坐在上首,郑芝龙在下首坐着,开始正式的谈判。
其实,说是谈判,郑芝龙已经失去了谈判的资本,只是做最后的挣扎,想要保住一点点利益而已。
周山看了看郑芝龙,笑道:
“郑芝龙,本王很好奇,你难道不知道本王的实力吗?你怎么敢带兵北上,谋朝篡位?”
郑芝龙尴尬地笑了笑。
“犬子坚决反对我北上,说我们绝对不是王爷你的对手,但是,我也看出来了,一旦王爷你登基,肯定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所以,就想冒险一试,毕竟我的战船和军队数量远超王爷。”
“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王爷的武器竟然如此厉害,让我们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王爷开出条件,能接受我马上办,不能接受,王爷就杀了我。”
郑芝龙的意思很简单,我手里还有你想要的东西,给一个我差不多能够接受的条件,我就投降,不然,大家就拼个鱼死网破。
周山不想浪费太多时间耗在这里,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好!那我就开门见山,直接一点,本王没有时间磨嘴皮子。”
“你的所有军队必须无条件放下武器,听从本王的整编。”
“所有船只,包括南洋的码头、人员、贸易线路等所有事情,必须无条件交给本王。”
“这些事情办得让本王满意,本王可以保证你们所有人的安全。”
“否则,本王就要按照谋朝篡位的罪名来追究你们的罪行了。”
郑芝龙想了想,说:
“王爷说的条件都没有问题,我们这些人当了这么多年的海盗,刀口舔血的日子过腻了。”
“只是,我想要对我们的待遇提一些具体的要求。”
周山点点头。
“直接说,能办的我办,办不到的我就直接说。”
郑芝龙拱手道:
“犬子多次在我面前讲过王爷,我相信王爷的人品,不然我不会亲自来见王爷。”
“王爷想必会给所有士兵一个妥善的安置,所有中高级将领,我希望王爷能饶了他们的命,让他们能跟家人团聚,并返还他们一部分家产和银子,让他们能安度晚年。”
周山想了想,说:
“所有中高级将领,可以带家眷去京城居住,本王可以给他们一千两银子到一万两银子的安家费,至于你,我可以给十万两。”
反正这些银子也是没收的他们的银子,而且只是九牛一毛。
京城一下子少了那么多官员,正好让他们过去,搞活京城的经济。
郑芝龙一听,总算松了一口气,虽然对比他数千万银子的庞大家产来说,十万两银子真的太少太少了。
但是,十万两银子其实足够他后半辈子花天酒地了。
虽然心中有些不甘心,但其实这个条件对于他这个造反失败的人来说,已经是开了天恩了。
他站起身,深施一礼。
“多谢王爷仁慈大度!”
“我们这些人自然不会轻易出府,就关起门来度过余生,绝不给王爷添乱。”
“能否请王爷再给一个恩典?让我们的孩子享受正常百姓的待遇。”
周山点点头。
“只要你们听话,不给本王添乱,你们的孩子不但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由,而且可以参加科举,根据能力担任官职,跟大明百姓一视同仁。”
“郑森是我的兄弟,我还想让他跟我一起建功立业的。”
“你派人通知他回来,我在泉州等他。”
郑芝龙万万想不到,周山竟然真的答应了,还愿意认郑森这个兄弟。
“多谢王爷!王爷胸怀宽广,下官佩服!”
“犬子能成为王爷的朋友,实在是犬子之福。”
周山突然想到,郑芝龙的倭国夫人此时还在倭国,还有一个儿子,也就是郑森的同胞兄弟也在倭国。
平定中原之后,肯定要马踏倭国的,说不定这个事儿还可以利用一下。
“郑森是我的兄弟,当年他给了我不少帮助,我当然记得。”
“我听说郑森的母亲和弟弟还在倭国?”
郑芝龙一愣,不知道周山要干什么。
“是的,王爷的意思是?”
周山说:
“兄弟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既然郑森的母亲和弟弟还在倭国,那怎么行?回头我是必然要打回倭国,将他俩救回来,与郑森团聚的。”
郑芝龙一听,再次躬身一礼。
“多谢王爷!下官誓死效忠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