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当没听见,乖,好好吃饭。”蓝心湄用粥堵住他的嘴,喂完就让仆人进来帮忙给夫郎穿衣洗漱了。
蓝心湄一早起来就探查过威县百姓对水井突然出现后的舆论动态,有人当做天神指示,有人只顾着求生不当回事,有人只以为是谁半夜做好人好事连夜凿了井(不过这个也只是玩笑话说说罢了)。
大多数人都是第二种状态,食不果腹的,谁会在意多了口井呢?
不过邹昭昭倒是专门跑过来围观了一下,她大为震惊,拉着蓝心湄问了好一会儿。
蓝心湄嘴里都是不知道不清楚,见实在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才自个儿发动脑筋猜缘由,不过她想不出什么胆大包天的谋逆神迹,只以为是上天怜悯威县,赏赐的一口水井。
水井一事风平浪静地度过了,只是城里人多了个饮水点罢了,只有封青羽和封家仆人相信水井是在预示着蓝心湄的不凡。
蓝心湄在收到自己要来威县的委任状后,她就提前让管家在承州安排人运送粮食银两来威县了。
威县那种穷困的地方,指望朝廷是不可能的了,她只能自掏腰包救济百姓重建家园。
作为事业发起地,自己要先付出是一定的。
封家的东西到了后,蓝心湄就先每家每户发了救济粮,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好感,至少让他们心里有了个知县大人爱民如女的概念。
又想尽办法以工代赈,教授他们织布、做手工活等工艺,再通过封家的渠道对外售卖,能让他们先有点钱勉强养家度日。
至于改良高产的种子?她这不是在等待时机嘛。
她要先提高百姓对她的信服,才有把握说服百姓都种植她的种子。
最主要的还是要等待邹昭昭被召回京,她不敢保证百姓种下她的种子就立马可以成熟收获这种神迹,不会引起邹昭昭的警觉。
现在的邹昭昭还是忠君思想,之前水井她可以说服自己去苍天怜悯威县,可与蓝心湄直接相关性的种子异象出了,她难保不会觉得将会影响皇帝,立马告状。
所以良种必须等邹昭昭走了再弄。
她已经提前让留守京城的铺子派人在京宣传夸大着邹昭昭的功绩,夸她神威盖世,是本朝的天降救星,没有她就守不住国家巴拉巴拉的,务必让京城话题都是对邹昭昭的夸赞。
她知道皇帝的小心眼,肯定本身就对武将不喜,才取消的武举。
邹昭昭横空出世更是打了皇帝的脸,就算她收复了多少失地,皇帝也只会觉得她的存在威胁了自己,尤其她的神武对比皇帝轻武失了一半山河。
本就忌惮着邹昭昭,蠢蠢欲动想卸磨杀驴,被蓝心湄这样一挑拨,很难不说邹昭昭下次回京就会被皇帝杀死。
毕竟在原剧情里就是,皇帝本来都要毒杀了邹昭昭了,被爱慕邹昭昭的皇子劝说了,让皇帝将邹昭昭的意中人为质扣在京城,这样就不怕她不听话了。
皇帝也听说过邹昭昭很在意她的意中人,就算是嫁过妻主,也坚持要娶,这天下还没有女子愿意娶一个二手夫的,她这才作罢,同意了人质一说,放过了邹昭昭。
可现在邹昭昭没有软肋,就是个没心眼的莽妇。
她功高盖主,天下人人称赞,皇帝不可能不想杀了她。
等她回京见识到皇帝的真面目,死过一次后,蓝心湄就不信她还会那么忠君。
正当威县正在恢复往日生机,一切稳步发展的时候,邹昭昭被一纸诏书召回京了,据说是要进行封功行赏。
“可镇守边疆,这里才打下来,我还离不得啊。”邹昭昭挠头焦急,“万一我前脚走,后脚敌军又打过来了如何是好?”
当然会这样,原剧情里就发生了,可皇帝充耳不闻,宁愿恢复从前岁贡状态,也想弄死她,只是被劝下罢了。
而邹昭昭傻乎乎的以为是皇上舍不得她这么快就离京,想留她多待两天,皇帝最后以夫郎柔弱受不得累,做主让她的未婚夫留京,皇室出面帮她照料。
她还满心感激地感谢陛下恩德,赶紧奔赴战场把威县打回来。
现在有了蓝心湄在这里,敌军入侵,只会是她的另一个功绩,所以她放心大胆地让邹昭昭回京,“你威名赫赫,敌军才大败一场,还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不会这么快打过来的,你就放心回京吧。”
“这……”邹昭昭还是犹疑。
送旨意的小官立刻配合着蓝心湄说,“邹将军辛苦作战,也该回京享受享受您该得的风光了。”
“封知县说的也对,您把敌军杀个片甲不留,敌国还需要时间才能恢复得过来,哪儿能这么快打过来,您就去吧,陛下期待您回京已久了。”
“那好吧,陛下厚爱,臣自该感激不尽,听从调令。”
终于把这傻大个女主劝回去了,蓝心湄松了口气。
走之时她还去送她了,邹昭昭极为不舍她这位知己好友,这段日子蓝心湄的表现她都看在眼里,她是个好官,也是个好友,更是个好妻主。
对百姓爱民如女,对自己善解人意,对夫郎也痴情,是邹昭昭平生见过最完美的人了。
回忆这段日子里每日的交心聊天,她情到深处还落下了泪水,“妹子!我会早去早回的!”
“昭昭,你路上注意安全,威县这里一切有我。”
“嗯!有你在,我放心的很!”
她最后深深地看了蓝心湄一眼,鞭子一抽,便离开了。
邹昭昭终于走了,希望下次再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是自己的人了。
蓝心湄叹了口气,她的造神计划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
虽然大家现在已经可以勉强温饱了,可都只能花钱买粮。
现在大家对她的信服也有了,是时候天降良种了。
邹昭昭走后两天,蓝心湄才把县城百姓召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