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矗立带来的安全感尚未持续多久,小敏在一次拂晓的守夜中,发现了新的隐患。借着微光,她看到几只野犬在远处徘徊,虽然不敢靠近高墙,但它们试探性的姿态让她心惊。围墙固若金汤,但墙根之外,仍是毫无阻碍的开阔地。
早餐时,她放下木碗,犹豫地开口:“围墙很结实……可是,墙外面太空了。要是它们晚上偷偷摸到墙根下,挖墙角,或者叠罗汉爬上来……我们可能发现不了。”
她的话让众人沉默。阿伦嚼着肉干的动作慢了下来,凯拉擦拭弓箭的手顿了顿,林远的目光投向门外那片雪地。
“有道理。”林远缓缓点头,“墙是死的,野兽是活的。不能只防正面冲击。”
阿伦一拍大腿:“那就让墙外面也别想舒服待着!搞点刺儿!让那些畜生无处下脚!”
凯拉思考片刻,用木棍在地上画起来:“小敏的担忧很关键。我们可以在围墙外设置障碍区。用削尖的木桩,以四十五度角斜向外插入土中,形成一片荆棘地带。只留出正门一条宽一米的通道供我们出入。这样,任何试图靠近围墙的动物,都必须先面对这些尖刺,或者挤进狭窄的通道。”
“通道晚上就用活动的拒马堵死!”阿伦立刻补充,“就像古代打仗那样!我来做!用粗木头交叉绑死,沉得很,它们推不动!”
计划迅速得到一致通过。这不仅提升了防御层次,更是一种心理上的主动出击。
说干就干。得益于建造围墙时积累的经验和增强的体能,这项新工程立刻上马。
取材与制作。 这次不需要巨木,而是需要大量手臂粗细、笔直坚韧的硬木枝。阿伦和林远负责砍伐。他们避开之前取料的区域,向更远的灌木丛寻找合适的材料。凯拉和小敏则在院内用石斧和砍刀,将运回的树枝一端削成尖锐的斜茬,长度统一在一米五左右,确保尖端足够锋利。
规划与施工。 林远负责总体规划。他以围墙为基线,向外划出宽约两米的环形区域,作为“荆棘区”。只在正对洞口的方向,留出一米宽的通道。施工是关键。冻土依旧坚硬,但有了之前挖基槽的经验,他们改用更巧妙的方法:先用火烘烤地面,再用削尖的硬木棍在软化处钻出深约半米、倾斜向外的孔洞。这个过程依旧费力,但比挖基槽轻松不少。
阿伦是埋设尖桩的主力。他将削尖的木桩放入斜孔,调整到精确的四十五度角,然后用混合了冰雪的泥浆和碎石回填、夯实。每一根木桩都像一柄蓄势待发的长矛,森然指向外方。他力大无穷,埋设速度很快,但要求极高,确保每根尖桩都牢固无比。
凯拉则像严格的监工,不断检查角度和深度。“角度太小容易攀爬,太大则威慑力不足。深度不够会被轻易撞倒。”她用手比量,确保整个荆棘区如同刺猬的背甲,毫无死角。
小敏负责查漏补缺和制作拒马。她沿着已完成的尖桩区巡视,将不够尖锐的桩头重新削尖,用藤绳将相邻的几根木桩在中部横向捆绑,增加整体稳定性。同时,她挑选最粗壮的几根短木,用藤绳将它们交叉绑成坚固的“x”形拒马,高度及腰,沉重异常。
延伸与完善。 工程持续了整整两天。尖桩区从围墙根开始,如同放射的荆棘,一环环向外扩展,最远处离墙基已有三米。密密麻麻的尖刺斜指天空,在雪地上投下狰狞的阴影。仅留的那条通道,在夜晚会被沉重的拒马完全堵死。阿伦甚至异想天开,在几处可能便于野兽发力的墙外角落,额外多埋设了几层交错的双排尖桩,形成死亡陷阱。
第二天傍晚,当最后一段荆棘区合龙,沉重的拒马被推入通道口时,整个营地的防御面貌彻底改变。原本孤零零矗立在雪原上的石木高墙,如今被一圈充满侵略性的锐利屏障所拱卫。从墙头望下去,那片寒光闪闪的尖刺地带,足以让任何试图靠近的生物心生寒意。
“嘿!这下看哪个不开眼的还敢来!”阿伦站在墙头,叉着腰,得意地看着下方的杰作,“蹭一下就得掉块肉!”
凯拉冷静地评估着:“尖桩能有效阻止中小型野兽的突进和潜伏。即使对于大型狼群,也能极大延缓它们的冲击速度,打乱阵型,为我们争取更多的预警和攻击时间。”
小敏看着那条唯一的、夜晚会被堵死的通道,轻声说:“现在出去要小心点了,别被自己设的陷阱伤到。”
林远沿着墙内新搭建的简易步道巡视了一圈。高墙配上外围的荆棘阵,防御纵深已然形成。他心中稍安,但目光依旧锐利:“防御加强了,但绝不能松懈。哨戒要更勤,尤其是夜间。另外,”他指了指通道口的拒马,“每天早晚搬运拒马,要成为固定程序,不能怕麻烦。”
夜幕降临,拒马沉重的身影堵死了唯一的通道。围墙内,火光温暖。围墙外,冰冷的尖刺在月光下泛着幽光,无声地宣示着这片土地的边界与危险。四人轮班上墙值守,视野开阔,心中有底。狼嚎声依旧在远山回荡,但似乎比以往更显遥远和无力。
这道“荆棘之环”,不仅是用木头和汗水铸就的物理屏障,更是他们用智慧与决心,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为自己划下的生存底线。它代表着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威慑的转变,也预示着,接下来的生存之战,他们将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回旋余地。安全感,从未如此真切。而在这安全感之下,是更加坚定的生存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