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望向自己不多的宣纸,以及那一坨竹纸,还是从宣纸里数了七张出来,然后对折居中撕成了两份,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份。
看着疑惑的同学们,钟鸣解释道:
“大家用接下来的时间把这首诗抄下来,这样带回去也能记!”
说完,钟鸣将他的毛笔递给了第一排的同学。
许多孩子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哇,可以写字了诶!”
“有机会用毛笔了吗?”
“我…… 不会拿笔怎么办?”
钟鸣站在李狗蛋的旁边,温和地说道:
“狗蛋,这样拿,手肘微微抬起来...”
同时他对其他同学说:“大家不用干等着,可以到黑板上用粉笔写一写!”
过了一会儿,他又来到黑娃旁边,将笔递到他手中,孩子就自己写了起来。
平常他可没有浪费时间,虽然还用不熟,但最起码拿笔已经会了。
随后钟鸣看了看王林和谢运。
这两个家伙已经写完了,而且用上自己带的纸笔。再看二人脸上那自得的表情,肯定是已经会背和默写了。
钟鸣笑了笑往另一排走去。
到散学前,勉强让每个孩子都写了一遍。
钟鸣眼神玩味地看向最后一排的冯三保:
“冯同学,你会写的吧?”
冯三保听后笑了起来:“会写是会写,可就是写得丑,平常动笔的少,远不如先生写的工整。”
钟鸣回头看了眼黑板上自己的字:
“呵呵... 要是还没有我写得好,那你确实该好好练练了!”
随后钟鸣走上讲台,
“好了,事情就这些了,同学们再见!”
...
回到家后。
陆残他们回来,直接回了家。
刘寄奴和黑娃一到家就打算开始做饭,但钟鸣摆摆手示意不用,让他们二人去默写今早的作业。
刘寄奴却挠着头表示:
“没事的先生... 我已经会了。”
钟鸣眉头一挑,
“会了?那字写得又有多工整呢?”
男孩一下答不上来,总不能也说很好吧?
“这...”
钟鸣笑着开口说道:
“你和黑娃去书桌那坐,上面有纸笔墨,要是记得了就多练习几遍,这饭又不是非你们做不可!”
先生坚持,两个孩子就去写字了。
钟鸣走到灶台边看了看,发现昨天的肉没炒完,刘寄奴这孩子担心鲜肉容易坏,所以过了油之后装在了碗里。
他抬起闻了闻,确定没有变质。
之后就是生火的环节,钟鸣没有选择焖饭,而是烧了半锅水,接着取出面粉加水揉了起来。
今天的午餐,牛肉拌面。
家里的配料里,少了葱和蒜。
于是趁着煮面的功夫,钟鸣又打算去隔壁买一些。和上次不一样的是,这次邻居终于在家了。
在他的记忆里,这家人应该姓王。
钟鸣虽然已经知道里面有人,但还是礼貌地敲了敲门。
咚咚!
“请问有人在吗?”
来开门的是一位妇人,约三十岁,身材矮小、微胖,皮肤比较黑。
她的视线扫过钟鸣,同时看了看其身后。
“钟先生,你有什么事吗?”
钟鸣目不斜视,笑着说道,“家里做饭差一些葱姜,想从你家地里采一些。”
妇人脸上出现微微的不悦:
“我自家要留着吃的。”
钟鸣摆摆手,没在意地笑了笑,然后拿出两个铜板递过去:“说笑了,当然不是白拿的!”
妇人接过铜板,脸上的不悦消失,但也没显得多开心。
“嗯,我去采给你。”
她来到屋旁的地里,挑选了几株不算绿也不算黄的葱,然后麻利地拔出两株大蒜,递了过来。
“给,你拿着。”
钟鸣伸手接过,笑道:“多谢!”
妇人拍了拍手,往屋内走去,留下一句:
“没事,下次需要再买。”
钟鸣望着妇人的背影有点哭笑不得。
难怪印象里和邻居的关系不熟,这脾气也真是有点古怪。
刚才的情况通常有两种。
热情的邻居笑着说,“哎呀,一点葱蒜而已,想吃就去采嘛!”
或是遇到小气一点的,开始不乐意给,但一般听到会给钱后,通常也会变得热情。
两种情况都很正常,也无可厚非。
这家人表现得很冷淡,但也没多介意,临走前还留下一句:下次需要再买。
想到这些,钟鸣看了看昨天拔白菜的地方,放在那里的铜钱确实也不见了。
性格真是如此,还是屋里有事呢?
钟鸣摇摇头没再多想,迈步走回家去。
他将煮好的面捞了出来,然后过了一遍凉水放在一旁,在铁锅里先用辣子爆香,然后加入牛肉,再加入配料翻炒。
随后把面倒入其中,快速搅拌。
最后撒上一把葱花就完成了。
这样做的面筋道弹牙,吃得慢些也不容易坨。
两个孩子见差不多了也立即过来抬碗。
钟鸣笑着说道,
“我看哪哪都好,终究还是差了点薄荷。”
他上辈子吃面这些,不管是汤面还是干拌,薄荷总是不能少的,所以才在这一直念念不忘。
家里就两张桌子。
一张放的是纸笔墨,一张用来吃饭。
钟鸣抬着他那碗面走到书桌旁,边吃面边打量起两个孩子刚才写的字。
他俩各用了一张纸。
为了节约,他们把字尽量写得小,所以有些控制不好的,就连在了一起。
这让钟鸣想到了纸墨快没了的问题。
自己现在用的,还一直是之前的存货。
按照自己穿越来的时间,恐怕这老头这辈子也用不完那些纸墨,当初买的时候就是大概算好的。
平常,能不用就不用。
节约一点,这辈子就过去了。
钟鸣想了想,记忆里宣纸的价格,大概是四百钱一刀,一刀有一百张左右。
质量好些的,则是二两白银一刀。
那种纸,自己以前在城里县衙摸过,光滑到擦屁股也不会觉得膈应。
当然,这是联想,他没有用那擦过。
竹纸就便宜得多,只要六十文一刀。
墨的价格也算一般。
一两松烟墨只要三十文钱。
贵的油烟墨也不过两百文一两。
钟鸣之前的一两,足足用了大半年,也是最近用得快,不然和纸也是同样的道理。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附近没有卖的。
想要买纸和墨,还必须到城里去。
由于隔了几十里路,所以有需要的通常都是托人去买。
但钟鸣这次打算亲自去一趟。
因为除了买纸墨以外,他还打算买一些生活用品。
比如牙粉、布料什么的。
最近用炭粉刷牙,其实怪不舒服的。
于是在吃面的时候他就提议道:“这个周末,咱们一起去城里一趟如何?”
“哦?”
听到这话,这俩孩子同时抬头。
钟鸣擦了擦嘴,笑道:
“你俩还没去过城里吧?虽然也没什么好看的,但趁这次去看看也还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