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茹的行动力惊人。拿到资金的第二天,她就风风火火地跑遍了梧桐里及附近几条街巷,目标明确:寻找与“雪茹小馆”相邻、大小合适、产权或租赁关系清晰的铺面。几天后,好消息传来,紧挨着小馆东侧的一家经营不善的杂货铺同意转让,面积比“雪茹小馆”大了近一倍,租金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盘店合同签订,钥匙到手。陈雪茹站在打通后显得宽敞不少的店面里,虽然还是毛坯状态,但眼中已满是憧憬。下一步,就是至关重要的装修设计。
韩风带着他“特殊渠道”得来的【经典室内设计案例图集(中式风格)】来到了现场。图集是系统兑换的,以这个年代无法想象的印刷精度和设计理念,展示了诸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中式空间。他将图集摊开在清理出来的旧柜台上,和陈雪茹一起研究。
“雪茹姐,您看,”韩风指着图集中一个案例,“咱们的‘私房菜’,核心是‘私密’和‘文化底蕴’。我的想法是,整体风格要扎根于老燕京的胡同四合院文化,但又要摒弃那种陈旧感,做到雅致、舒适、有格调。”
陈雪茹看着图片上那些运用了老砖墙、木格栅、仿宫灯、精巧盆景营造出的既传统又现代的空间,连连点头:“这感觉好!看着就有老北京的味儿,但又敞亮舒服,不憋屈。比那些镶金包银的暴发户装修强多了!”
“没错。”韩风继续引导,“入口要低调含蓄,可能就一块小小的木匾。内部用屏风、月洞门或者巧妙的高低差进行空间分隔,保证每个用餐区域的私密性。材料要用真的老物件或者做旧处理到位的,比如回收的老榆木做梁柱、窗棂,地面铺仿古青砖或老石板。灯光很关键,要暖色、柔和,多用点仿宫灯、纸灯笼营造氛围,避免那种惨白的日光灯管。”
“那厨房呢?”陈雪茹最关心这个,“地方大了,得好好规划,动线要合理,抽风必须得强!我可不想让油烟味儿窜到客人那儿去。”
“厨房是重中之重!”韩风肯定道,“按最高标准设计,排烟、新风、上下水、操作动线,一样都不能马虎。我会想办法弄到一些…比较好的材料和设备图纸。”他指的是系统里那些超越时代的环保涂料和高效静音抽风系统设计。
两人就着图集,热烈地讨论着细节:收银台(前台接待处)的位置,备餐间的设置,甚至洗手间的风格都要与整体统一。陈雪茹在具体功能上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韩风则在风格把控和“超前”细节上不断补充。
讨论告一段落,陈雪茹看着初步勾勒出的蓝图,感慨道:“小风啊,你这脑袋瓜子,不去干设计真是屈才了!这店要是装出来,绝对独一份儿!不过,咱们这店,得起个好名字啊!不能再叫‘雪茹小馆’了,太小家子气。”
韩风早有腹案,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图集上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缓缓道:“既要体现咱们的追求,又要有文化底蕴,还得朗朗上口…您看,‘雅风居’怎么样?”
“‘雅风居’?”陈雪茹念了一遍,眼睛一亮。
“雅,取雅致、高雅之意,契合我们私房菜的格调;风,既是风味,也是风尚,暗指我们融合创新的理念;居,是居停之所,希望客人宾至如归,也有点老北京胡同宅院的味道。”韩风解释道,“而且,雅风…音近‘雅茹’,也暗含了雪茹姐您的名字在其中,算是我们合作的印记。”
“雅风居…雅风居…”陈雪茹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越品越觉得有味道,“好!太好了!雅致又有韵味,还带着咱老北京的风骨!就叫‘雅风居’!”她拍板定下,对这个名字满意至极。这不仅是一个店名,更是她事业新生的象征,也蕴含着她与韩风合作的缘分。
名字既定,“雅风居”的航船,正式扬帆起锚。接下来,就是寻找能将这份蓝图落地的工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