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杀太后,救皇上,保大清......”

一阵高过一阵的呼喊声,传到了沈阳城西南的德胜门一带,传到了正在城门洞里面坐在一张小马扎上喘大气儿泰松太后的耳朵里。

这位太后此刻身穿了一套量身定做的中西合璧式的银白色板甲,一手拿着张面饼,一手拿着个酒葫芦,一张风韵犹存的面孔上全是汗珠子,额头上还有一处血色,应该是溅着别人的鲜血了。她的头盔已经取了下来,一头湿漉漉的长发散乱的披在肩膀上。

在她身边,还围着一群披着棉甲的甲士,人人席地而坐,都在大口的吃喝。

看他们的样子,显然是刚刚从厮杀场上下来。这泰松太后打小就喜欢和老姐兀良哈较劲儿,所以这几年也在加强战阵之术,还让代善代阿玛教她。

代阿玛打小就跟着努尔哈赤杀人放火,武艺当然是好的,而且他也教出了一大群能打架的儿子,应该也是好老师。所以在他的教导下,本来就能上战场的泰松的武艺进步很大,现在都可以穿上板甲,带着部下去和豪格、阿敏他们厮杀了。

而在自己的武艺突飞猛进的同时,泰松也没忘记严格训练忠于自己的蒙古骑兵和旗鼓包衣。在她的督促之下,她的5000蒙古骑兵和2000旗鼓包衣,也已经是相当精锐的步骑兵了。即便对上满洲八旗的白甲兵、红甲兵,也有一战之力。

不过这一战之力现在是用得差不多了!

从她在沈阳城外遭到豪格所部攻击开始,她已经带着手下和各路敌人厮杀了快两个时辰,总算在沈阳西南的德胜门一带,抢下了一小块地盘——这块地盘包括德胜门外实心三角堡、德胜门和天佑门之间的天德空心堡,以及德胜门内的蒙古兵营。

而泰松的本阵,则设在德胜门的城门洞内。她的正黄旗蒙古的旗主旗(一面黄底鹰旗),则在德胜门城门城楼上猎猎飘扬——泰松让人打出旗号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沈阳城内的拥护者,她这位太后娘娘还在沈阳,让他们赶紧过来集合。

在旗帜刚刚打出来的时候,倒是有1000蒙古骑兵(摆在怀远门的蒙古骑兵)和三四千汉军、朝鲜军、包衣军陆续赶来汇合,还有一些包衣军的家眷也跑来汇合(蒙古人当然不住城内,他们得放牧,普通的汉军、朝鲜军都住在乡村),但是却没有一个正黄旗满洲的旗丁前来!

更让泰松恼火的是,城中“杀太后,救皇上,保大清”的口号越喊越响......而且还都是用满洲话喊出来的!

不用说,正黄旗满洲现在已经背叛了泰松太后,参与到这场沈阳城的变乱中去了。

不过已经收拢到不足四千蒙古兵,一千出头的包衣兵和三千左右的汉军、朝鲜军,总共拥有8000战兵的泰松太后,却不肯退出沈阳。

她倒不是想夺回这座已经沦陷了十分之七八的城堡,而是想救出自己的儿子福宁和福安(和代善所生),然后一起逃走。虽然她知道福宁早就对她这个当额娘的产生了怨气,但她也是一片好心啊!

福宁和福安想要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就得剃度出家......而且剃度出家也不是什么坏事,可以修来世,可以登极乐(泰松是蒙古人的思维,所以不觉得当和尚很惨),有什么不好的?

如果福宁还妄想在辽东割据立国当皇上,那用不了多久就得让人弄死......泰松这个当娘的,当然不想看见自己的儿子死于非命了!

饼子已经吃完,泰松收好了酒葫芦,站了起来,吼了一声:“备马!”

“嗻!”

看见自己的主子那么拼,追随泰松的蒙古勇士和包衣甲士也没办法,只好纷纷应嗻,然后收起葫芦,抄起家伙,准备跟着泰松再战。

而就在这时,忽然一阵马蹄响动,一个蒙古骑兵从蒙古军营的方向策马奔来,到了泰松跟前,大声报告:“太后,皇宫方向开过来好上万步骑......还打着皇上的金龙旗!”

泰松猛地咬牙,紧握已经抄在手中的铁锏,大声道:“走!跟着本宫去救皇上!”

......

福宁的确往泰松这边来了,但是他不需要泰松来救,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大权在握的皇上了。

因为谭泰和一部分正黄旗白甲兵的倒戈,福宁就有了离开皇宫去抓更多的刀把子的力量,所以很快就把正黄旗的骁骑营掌握在手中了!

现在沈阳城内的护军白甲兵有250人,而骁骑红甲兵则有1000人,可别小看这1250人,那可都是可以披上三层甲马上马下作战的精英。

是整个满洲正黄旗的精华所在!

得到这些人的效忠,满洲正黄旗就被福宁牢牢控制了。

而在福宁得到了1200多忠于自己的正黄旗精兵之后,发动沈阳夺门之变的豪格和阿敏也带着人马到了皇宫门外。

这两位说实话,也被泰松太后的战斗力给搞得有点狼狈。他们本来想先一举拿下泰松,然后再去皇宫捉拿福宁......什么“杀太后,救皇上,保大清”的,不过是喊口号,不能真这么干。

泰松太后能抓活的最好,捆了给朱由检送去。福宁当然也救不得,最好和他妈一起打包送给朱由检。而大清国就更不能保了......会死的!

可是泰松太后却不容易抓!

这个女人虽然有点傻乎乎的,但是却挺能打的,亲自带着她的500正黄旗蒙古护军铁甲骑兵冲阵,打得死了不少镶黄旗、镶蓝旗的白甲兵和红甲兵!

而且旗鼓包衣的鸟铳兵也很厉害,敢于在近距离开火,一度打得镶黄旗、镶蓝旗的兵丁人仰马翻。

不过沈阳城内的正黄旗旗丁却被“杀太后,救皇上,保大清”的口号给煽动了起来,纷纷加入了镶黄旗、镶蓝旗的乱军队伍,一起攻打泰松。

这下泰松的军队有点扛不住了,被压缩到了德胜门外三角堡、德胜门、天德空心堡和蒙古兵营一带。

但是豪格和阿敏也无力攻占泰松控制的地盘,于是两人一合计,还是先去抓福宁。

可是大大出乎两人预料的是,福宁也抓不着了!

因为福宁趁着他们俩和泰松的军队火并的时候,控制了正黄旗的护军和骁骑营,有1200多个甲士。

更糟糕的是,沈阳城内的满洲正黄旗的军民,还有豪格和阿敏带来的镶黄旗、镶蓝旗的人马,都被“杀太后,救皇上,保大清”的口号给煽动起来了......他们看见小皇帝给救了出来,而且还带着正黄旗的护军和骁骑,骑着高头大马,一副少年英主的模样,都仿佛看到了大清国的希望,开始山呼万岁了。

这下豪格和阿敏也不敢再对福宁下手了,只好下马向福宁行了臣下之礼,也不敢再以皇阿玛自居了。

而福宁初掌大权,正式意气风发的时候,马上就宣布要去捉拿败坏大清天下的“妖后泰松”。

于是就带着大队人马,往蒙古军营这边过来,而且在向蒙古军营开进的过程中,还不断有人加入,等抵达蒙古大营外的校场,跟泰松太后的兵马对上的时候,人数都快有两万了,真是乌泱乌泱的一大片,不仅挤满了半个校场,还把周围的几条街道也塞得满满当当!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