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刚结束早餐没多久,李世民就不请而进。

他默然的等着殷清风几人行礼,然后直接往楼上走。

殷清风向月眉她们打了个眼色,紧跟了上去。

到了楼上,李世民俯身向下喊道:“某与你家郎君有话说,且不要奉茶上来。”

等李世民的身形隐了去,襄城歉意的对着其他人说道:“看阿耶的脸色,也不知他来寻哥哥谈些什么重要的事。”

妮子甫一见李世民就吓了一跳,心中直道他来意不善。可等到李世民向下喊话,她又放下心来。

毕竟与李世民生活多年,她心知,若李世民心中真存有一丝恼意,也断不会还能在意这些细节。

于是,她安慰道:“他定是与郎君说什么机密话,生怕我们这些妇人听了去。”

其他妹子将信将疑,但也说不出别的理由来。

妮子又道:“现在这时分,想来燕妹妹也该起身了。鱼娘妹妹,你取来吃食,给她送去。”

之前她和鱼娘想去捉弄燕娇淑一番,等见到人还在沉睡,只好作罢。可新妇承受鱼水之欢再辛苦,这般时辰也该起身了。

这还是郎君身边无亲长,若是长辈在,燕氏可就失礼了。

本来这事该月眉这个大妇掌持规矩的,但妮子见月眉似乎无知无觉,只好代为主张。

鱼娘带着只有她和妮子俩人才能明白的笑容,端着食盘上楼去了。

李世民进了书房,自己没坐下,反而指着椅子让殷清风先坐下。等见了殷清风要往陪客位落座时,他又道:“坐到你的位置上去。”

殷清风一边揣测着李世民的来意,一边坐到书桌后面去。

李世民见殷清风落了座,他提起砚滴要往砚台里注水。殷清风赶紧起身接过砚滴去灌上新水。

殷清风不问也知道,李世民这是急于要他写什么东西。

注水后,李世民又开始研墨。

殷清风见李世民那副专注的表情,默默的等着李世民开口。

对于读书人来说,书写前的研墨是一个集中注意力,将心境沉淀下来的一个过程,很少假他人之手来完成。

李世民随着修身养气的功夫渐深,原先由李晋安来完成的内容,在听了爱妻的建议后,现在都是他亲自动手的。

只是,现在李世民的心思完全不在研墨上。

他的阿娘和爱妻的阿娘都是崇信佛家的,受长辈影响,他和爱妻对佛教多少也是深信的。

佛家有众神。道家也有众仙。

他与爱妻对殷清风口中的陈仙人不敢有半分质疑。

他的阿娘和爱妻的阿娘崇信佛家多年,却不见众神现世,反倒是他以往并不在意的道家有仙人现身点化凡人。

他昨晚与爱妻商议,不但要在长安城里、宫里为陈仙人建造道观,更要日夜信奉。

陈仙人不但有恩于李唐国祚,更修养了爱妻的身体。乾儿他们也是陈仙人的再传之徒...

以前因为种种故作不知也便罢了,殷清风一再提及仙人,若他再不戴德感恩,怕是要恼了仙人的。

陈仙人可以传授殷清风辅佐李唐,也可以点化他人毁了李唐。

见墨汁已浓稠,殷清风干咳了一声。看李世民不为所动,他只好说道:“叔叔。”

李世民停手,又淡定的拿起墨床看了看,“这又是阴沉木制成的?有什么用?”

按理说,有了墨就应该有搁墨的物架,作为文房专用的墨床,应该不会晚于文道兴盛的宋朝,但史书的记载却很晚。

宋初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所述仅限笔、墨、纸、砚;南宋末年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将文房用品列为十项中无墨床;成书于明初的《格古要论》又将文房用具分为十三类,也无墨床。

到了明末,屠隆的《考盘余事》一书,列出的文房器物已发展到四十五种之多,且功能明确,已有了笔搁、笔床、笔船、墨匣、糊斗、腕枕,但也无墨床。

直到满清,墨床才始见于记载,并从乾隆时期开始广泛流行和大量使用。

遗憾的是,墨床在文房用具中的传世品最为少见,现代所见最早的为明代器物。

殷清风道:“墨在磨后会湿润,乱放又易玷污他物;若研后不及时将墨从砚上去下,则会伤及砚台。故,制墨床以搁墨。”

“墨床...”李世民念叨着。随手将墨条放在墨床上。

他抬起头,“你婶婶昨夜问过你陈仙人的容貌,你可否描绘出来。”

殷清风道:“昨夜侄儿和婶婶说过,虽然侄儿的先祖们多工于绘画,但...”

他灵机一动,“叔叔既有所令,侄儿就尝试一番,就是怕不能再现仙人之仙姿神韵。”

李世民露出喜色,“你且画来。”

画人先画脸。

殷清风虽然初次以毛笔作画,但有一张面容在他脑海里存在多年。他很快的就一蹴而就。

接下来,再画上发髻、长髯、道袍、云履。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古者衣冠,皆黄帝之时衣冠也。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而中国稍有变者,至隋场帝东巡便为畋猎,尽为胡服。独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曰有黄冠之称。”

早期的道教服饰并无严整规范,自南朝道教上清派宗师陆修静之后,开始形成制度。

至李隆基时期,长安清都观天师道道士张万福撰写的《三洞法服科戒文》规定:“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等等,细致入微的规定了男道与女冠从头到脚的服饰与配饰。

但,明朝之前的道袍上没有阴阳鱼图案。

据说,最早关于阴阳鱼的记载,是历史上那位真正的陈抟留下的,而不是殷清风口中的陈抟。

到了明初,朱元璋禁佛禁道禁止一切宗教。但从嘉靖信道开始,阴阳鱼、八卦、北斗七星等图案才慢慢开始出现在道袍上的。

殷清风笔下的道袍,小腹处为八卦围着阴阳鱼,下摆以北斗七星做衬,其他再无修饰。

李世民痴迷的看着那副仙人图,而殷清风望着那张熟悉的面容,心中也有些悲戚。

“仙人...仙人...仙风、仙骨、仙容...不愧为仙人矣...”

李世民不停的念叨着。

看来他是被震撼到了。

趁着李世民全神贯注之际,殷清风取出私人印章,毫不脸红的印了上去。这幅画要是能传到后世,殷小爷可就牛大发了。

见李世民还没反应,他干脆又提笔,在印章的旁边写下:丙戌年壬辰月癸寅日。

哈哈哈,后人一看就是武德九年正月十二日殷小爷做的画。什么鉴宝专家,用不着。

李世民好不容易收了心神,等看见殷清风的印章,他恼怒的看了殷清风一眼。但他没说什么,只是小心翼翼的将画捧在手中再次端详。

八卦和北斗七星他是明白,但中间那个大圆圈和两个小圆圈就看不懂了。看不懂归看不懂,但他感觉其中蕴含的道韵是越看越着迷。

他忍不住的问道:“陈仙人衣袍上八卦图内的图形是...”

殷清风不想和他费口舌解释,“侄儿也不知道。若不是当时的感观太深刻,今日也画不出来这样前所未见的图形来。”

他打岔道:“叔叔要供奉陈仙人?”

李世民点下头并坚定的说道:“是的。”

“那...侄儿可否谏言几句?”

李世民眼睛一亮,“你说。”

“在春秋时期,道圣集历代圣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大家的思想精髓,形成无为无不为的道家理论。但道圣除了一卷《道德经》外什么也没留下。

自后汉沛人张陵于蜀中创立正一盟威道,也就是天师道以来,道家一面自撰道书,一面将《汉书·艺文志》所载的道家、房中、神仙三家的典籍列为道经外,又将先秦诸子百家、周秦孤本古籍收录其内。

第一部《道藏》是东晋的“郑隐藏书”,其中收集了道书两百六十一种,一千三百卷。

郑隐是东晋大道士葛洪的老师。

葛洪将“郑隐藏书”分为“道经”与“诸符”两大类。若再细分,又可分为服饵、炼养、符图和算律四类。

其后,南朝宋的道教上清派宗师陆修静又广为搜访,于泰始七年撰《三洞经书目录》。

其书云:“道家经书,并方药、符图等,总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一千九十卷已行于世,一百三十八卷犹在天宫。”

不久,黄冠梁孟又撰《玉纬七部经书目》。

这就是现今道家说的“三洞七部”的由来。

北周武帝时,以“沙门邪滥,大革其讹。”为由,召道士王延至京,为置通道观,并精选道士八人,与延共弘玄旨。

北周天和五年玄,都观道士所上《玄都经目》,增入诸子论,共计六千三百余卷。

建德年间,周武帝敕置通道观,令道士王延“校三洞经图,缄藏于观内。延作《珠囊》七卷,凡经传疏论八千三十卷,奏贮于通道观中。

前隋也编过道书。

据传大业年间,内道场收集道教、佛教经典,撰成目录。其中道经得目录名为《众经目录》,但收录的书卷数木不详。

若叔叔真的要尊崇陈仙人,不如召集全大唐的道人至长安来再次勘定《道藏》,并于《道藏》编撰完成后,刊印天下。

以后,凡道家之们徒皆以此部《道藏》为圭臬,不得擅自篡改。”

“善!”李世民赞叹道。

这在情理之中,而且,更彰显他尊崇陈仙人、尊崇道家的诚心。

而且,前有新儒学,后有《道藏》,天下归心指日可待!

这个谏言大善!

给李世民送上一个甜枣后,殷清风说道:“通道观,也就是现今搬迁至崇业坊内的玄都观。

宇文恺置大兴城,以朱雀街南北尽郭,有六条高坡,象乾卦,故于九二置宫殿,以当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此观及兴善寺以镇之。

以道圣的教诲:道生一,一生化二,二生化三,三生化万物。阴抱阳,生天地万物,生圣,生贤,俱以从道而生,生生化化,无极无穷之妙哉。

但,道是否“生佛”,侄儿不敢置喙。

可侄儿想来,若东晋末竺道祖的《晋世杂录》中:“道士王浮每与沙门帛远抗论,王浮屡屈焉,遂改换《西域传》为《化胡经》,言喜与聃化胡作佛,佛起于此。”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么,现今的沙门与道家之间的尊卑该如何界定?

天地君师亲,是人伦大常。若道圣西去真的度化胡教,胡教却于今世欺师灭祖,叔叔可忍得了?”

殷清风第一次表露出他对宗教的看法。

“欺师灭祖?”李世民皱紧眉头。

这个说法太过骇人了。

但他又不能说《晋世杂录》里的记载是假的,道圣当初没去化胡。毕竟,他现在要尊崇的陈仙人就是道圣的门徒。

既然道圣当初西去教化了佛教始祖,佛门信徒现今的做法的确失去了尊卑。

殷清风也不和李世民说什么光头教霸占大片的土地和人口那些废话,继续以大义压他,“若胡教无欺师灭祖之行,兴善寺岂能与玄都观共镇大兴城内的九五贵位?这置天地君师亲于何物?

现今叔叔要为陈仙人塑造真身以供奉,若陈仙人得知他受香火处不远却有一胡寺耸立,且这胡寺与其礼制相同,他是忍受,还是...”

李世民被殷清风说得更心慌,“陈仙人...”

他想说陈仙人不会这么没肚量吧,但他立刻就意识到这话不能说。

殷清风道:“万事万民都有一个尊卑。胡教到底是超越道家、与道家并列,还是尊崇道家,都在叔叔一念之间。”

李世民的脸色变了。

他这个即将登基为帝的人若是不能做出一个明确的决定,既恼了陈仙人,又乱了世间的尊卑。

这尊卑若是乱了,李唐的江山也就乱了。

“当然,这只是侄儿的小人之言,陈仙人作何感想,就不是侄儿敢妄加揣测的。”

殷清风看似把自己择了出去,却又压了李世民一道。

李世民镇定道:“这个...再议。”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