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馆后院,朱厚照听着杨轩的建议,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杨轩说道:“老杨,你说的很好,下次别说了。”
“我当然知道钢铁产量提高之后,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可到底怎么才能提高?”
“你倒是说的具体一些啊!”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刚刚不是都说了嘛,扩大规模,制定标准。”朱佑樘瞪了一眼朱厚照,道。
不过,他的目光同样停在了杨轩的身上,想要知道怎么提高产量。
闻言,杨轩又道:“扩大规模,顾名思义,不用说你们也能明白。”
“而制定标准,就是改进生产流程,为每一步个流程都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杨轩言简意赅。
朱佑樘闻言轻轻点点头,他们都听明白了。
紧接着,他们就听杨轩又道:“我在外游历期间,见识到了不少新鲜玩意儿,而咱们大明人口众多,并不缺聪明人。”
“民间还有多少新鲜事物是我们不知道的,无从得知。”
“若是对民间各行各业进行一场大摸底,应该能发现不少好东西。”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上一次,类似的行动,应该是编纂《永乐大典》的时候。”
“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而今已经过去百年左右了,谁也不知道民间又出现了多少好东西。”
“原本我回来的时候就打算跟你们说一下此事,看看能不能跟陛下说一下,推动此事。”
“这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说最后这话的时候,杨轩是看着朱厚照说的。
而后者的神情之中也有明显的意动。
只是,坐在一旁的朱佑樘在听到杨轩的话后却是不着痕迹的侧过脑袋,翻翻白眼。
“照儿碰到你也算是倒霉,看看这孩子都被忽悠成什么样子了!”朱佑樘心中忍不住吐槽。
果然,朱厚照看着杨轩的眼中冒着光。
“老杨,既然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那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我来说服陛下!”朱厚照拍着胸脯说道。
杨轩很合时宜的露出“怀疑”的目光,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别捣乱,这事儿还是得你爹来说,你一个小屁孩儿,能在陛下面前说上什么话?”
“老杨,别小瞧人,我和陛下的关系可好了。”
“你信不信,我只要说了,陛下就一定会同意。”
朱厚照急忙道,以证明自己。
朱佑樘见状无奈扶额。
“傻儿子呦!”
“听不出来他这是故意的吗?”
朱佑樘心中说的话,朱厚照并不知道。
他只想证明自己没说大话。
可是,杨轩却翻了个白眼:“我不信!”
朱厚照急了,这老杨怎么就不信呢?
“爹,你帮我作证啊!”
“你知道的,只要我开口,陛下就一定会同意的。”朱厚照扭头看向自己父皇,让帮自己说话。
“这还有什么可作证的,你就是皇帝,你同意,不就等于是皇帝同意?”
“老祖也真是的,这么逗孩子。”朱佑樘心中念叨着。
如果不是杨轩不打算现在就让朱厚照知道自己的身份,朱佑樘早就忍不住告诉儿子了。
没办法,他只能给儿子“作证”。
“寿儿说的没错,他确实和陛下的关系很好,只要他帮忙说服陛下,就一定能成功。”这话朱佑樘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说完的。
他和杨轩都知道真相,就儿子一个人被蒙在鼓里,真不知道以后儿子知道了,会不会羞愤难当?
“老杨,我爹的话你总该相信了吧?”朱厚照仰着下巴,一副“我说的没错吧”的样子。
“是我小瞧你了,没看出来,你和陛下的关系这么好。”杨轩顺着朱厚照的话说。
听到这话,朱厚照的神色难掩得意。
杨轩心中憋着笑意,就看着朱厚照表演。
而朱佑樘已经没有脸看下去了。
他捂住自己的脸,不想再去看这个丢人现眼的儿子了。
“照儿啊,你可长点心吧!”
“你的老底早就暴露了!”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儿子平时看起来挺聪明的一个孩子啊,怎么到了杨轩面前就傻乎乎的?
是不是出宫的时候没有带脑子?
“既然这样,那说服陛下的事就交给你了,能不能造福天下,就看你的了!”杨轩满是“严肃认真”的看着朱厚照说道。
听闻此言,朱厚照顿感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袭来,当即拍着胸脯对朱厚照保证。
“放心吧,交给我就好了!”
“嗯,你身上的责任重大。”
“钢铁产量能不能呈现跨越式的增长, 就看这一次大摸底,民间有没有奇人研究出更好的技术来。”杨轩伸出手,轻轻拍着朱厚照的肩膀,像是交给他一项使命重大的任务。
“你刚才也说了,咱们大明人口众多,并不缺人才。”
“说不定就有人已经研究出了更好的技术,就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朱厚照说道。
“话虽如此,但若是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再好的东西也会被埋没。”杨轩说道。
“老杨,这话怎么说?”朱厚照下意识身子前倾,做出倾听状。
“对民间大摸底,干系重大,朝廷不能仅仅只签发一张公文就了事。”杨轩说道。
“老杨,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朱厚照道。
“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杨轩点点头,没有否认。
而一旁的朱佑樘在听到这话之后也竖起了耳朵。
什么不成熟的想法,这只是谦虚的说法罢了。
他是知道杨轩思考了多久的。
“你说,我听着呢!”朱厚照道。
“首先,想要让下面办事的官员重视,那么就应该将发现新鲜事物、技术等纳入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
“并按照发现的多与少以及价值,制定不同的奖励标准。”
“就拿火炉子来说,这是能帮助百姓度过难熬的寒冬的神器,哪怕他没有发现其他什么好东西,就凭这一个,也该升他的官。”
“而发现的多,却价值不高的,就多奖励些钱财什么的。”
“我这就只是举一个例子,朝中的大臣,都是聪明人,他们能够想出更好的标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