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来说,哪怕一国帝君生前如何昏庸无能,在其驾崩之后,本国朝野都会举行规模盛大、为期日久之国丧,何况是素君这样一位雄才大略之千古一帝?
可也许正因为素君注定是历史长河中的传奇帝君,所以才会专门留下那道感人肺腑之遗旨。
天焱上下不敢抗旨欺君,亦不忍侵扰素君龙御升天前之安宁,于是等到他的梓宫安放进了吉壤,才开始回归曾经的正常生活。
包括皇甫凡早早即定下的婚事。
纵然皇甫凡往昔那顶“纨绔废物”之恶名,依旧让人记忆犹新,但凭军功封侯,足以令他在年轻一代之焱京权贵中脱颖而出,成为万千妙龄女子倾心的梦中情郎!
再有恒王少子、秦王内弟这等显赫至极的双重身份加持,毋庸置疑,无论是谁家女子与皇甫凡大婚,必定都会轰动天下;更何况,是林霜序这样一个昭武王朝曾经的流亡女子。
尽管林霜序已被素君亲自封为玲珑郡主,可关于她的种种污言秽语,终究还是不绝于耳。诸如什么“别有用心”、“山鸡变凤凰”、“皇甫凡玩腻了就会将其扫地出门”等等论调,竟一时盖过了对新人的祝福!
倘若不是秦夜借九合宇的名义放出威胁风声,恐怕这桩万众瞩目的婚事,定会美中不足许多。
另外,为了不让这些风言风语恶心到新人,秦夜思前想后,决定恳请自己母亲收林霜序为义女,以堵悠悠之口。
有体贴入微之林霜序拜为义母,膝下仅有秦天、秦夜两儿子之周慈,自是笑得合不拢嘴。
而对于自幼丧失双亲、和弟弟林雪风相依为命至今的林霜序来说,能在大婚之前拜得周慈做义母,无异于上天垂怜、双喜临门,顿时感动得泪流满面……
既然两者皆有意,这场锦上添花的喜事,自然也就办得万分顺畅、隆重且欢乐。
只是,秦夜在这件事情上的劳心劳力,恒王却并不领情!除了自信皇甫一门身正不怕影子斜之原因,还在于他对秦夜利用皇甫纤心布局北晋一事,到了现在都还余怒未消。
这不,放着不断涌入王府的同僚宾客不去接待,恒王又一个人负手立于书房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父王,平常百姓的一生,都还会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何况是执掌天下征伐的秦夜?看在小凡大婚的份上,您就不要再和他怄气了!您们翁婿不和,心儿好生为难。”明白自己老父心思,寻迹而来的皇甫纤心,撒娇劝说。
“你会为难?为父看你就是完全向着他!”眼中满是宠溺,恒王摇头打趣。
“母妃自从嫁给父王,在她心里,上官家和皇甫家孰轻孰重,父王难道不知?还有大姐,非要在娘家与婆家二选一,父王会有怀疑?还是说,心儿不过回娘家小住几日,父王就厌烦了?”小嘴微翘,皇甫纤心双手叉腰,不依不饶地连发三问。
“得得得,为父说不过你这妮子!秦大王爷想咋办就咋办,行了吧,活祖宗?”恒王双手举过头顶,像十数年前哄逗幼时哭泣的皇甫纤心一般,乖乖认错。
“你们倒是父慈女孝、温馨感人,可怜我那无惧孩儿,自己胞弟大婚之日,他都还要领军驻边!”不知何时来到父女二人背后之上官菁,趁机埋怨。
“葬骑绝战”一役,数以万计的三国骑兵精锐,竟如飞蛾扑火一般成批阵亡,吓得上官菁夜夜梦魇。
也正因为这一战,令上官菁毅然立誓,只要皇甫凡回京,必须逼他马上与林霜序完婚!就算焱京城后来变故频频,甚至素君驾崩,她亦态度坚决地高举其遗旨,力主如期举行大婚。
所幸,皇甫一门之忠勇备受天焱朝野钦佩,除了林霜序的身份让人诟病,并未有什么人公然阻止;再加上秦夜这位摄政秦王之多方出力,在当下这等特殊时期,皇甫凡的这门亲事,也算办的风光盛大。
若有遗憾,便是上官菁口中之念叨——皇甫无惧未能回京参加。
“妇人之见!国家大事面前、诸国战事将起,先帝都能特地留下遗旨督办,何况皇甫凡一小子之区区婚事?如果他皇甫无惧敢回来,老子现在就进宫面圣,不仅弹劾其临阵脱逃,还要状告秦夜滥用职权……”
“报……禀报恒王、王妃、二小姐:大公子和秦王,还有不到半炷香之时刻,即能一同到府,特遣属下前来禀报……”
“混账!简直无法无天!”暴怒打断来人,恒王抛下上官菁母女,气冲冲走了。
“母妃勿慌,心儿相信秦夜!”皇甫纤心震惊之余,一边安抚上官菁,一边挽着她前往一探究竟。
————
“永圣和北晋再次陈兵边境,秦王此时把明国公调换回京,就不怕朝野内外议论你为了一己之私,而视国法军纪于无物吗?”
前御史、回京述职之仁州州领——车能,外任地方官员整整四年,却不曾改变其敢言直谏之御史风骨,才见到皇甫无惧和秦夜联袂而来,便不顾周遭旁人劝阻,第一个起身质问。
他的这些话,正好被飞快赶来问责秦夜二人的恒王听到,于是便咬牙驻足,看秦夜如何解释。
“本王如何调兵遣将,需要时时事事公诸于众吗?车州领这几年治理仁州,颇有成效,深受当地百姓赞誉!若是这遇事冲动的脾性能有所收敛,则我天焱幸甚、百姓幸甚!”
秦夜注意到恒王在冷眼旁观,进而示意皇甫无惧先去拜见上官菁,由自己单独出面应付预料中的攻讦盘问。
“话虽如此,但毕竟是非常时期,倘若秦王一味秘而不宣,恐怕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横加冠上‘以权谋私’的罪名,还望秦王明察!”从车能身上看出闵功身影之御史虞鹤,不由自主出言帮腔。
“秦王或许不在乎这些污蔑,但您奉旨摄政没几天,便引起他人非议,终究于国于君于己皆不利,还望秦王明断!”同虞鹤极为默契之帝都府尹——屈野,也开口谏言。
“很简单,先帝亲封恩侯、本王兄长——秦天,已奉本王密令,代明国公接管其在边境之军务!明国公闲来无事,索性打道回府,了却一桩心事!”
秦夜朝远远走来之上官菁恭敬一拜,坦诚道出了秦天去向、与自己的心中筹谋。
“若是恩侯不能胜任,秦王又当如何辩解?”
众人循声望去,一直阴沉着脸、不发一言之恒王,终是忍不住开口发难自己的女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