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令,若不是您的大力支援,或许我们第十军就真的交代在这里了。
说句丢人的话,我们甚至想过投降。”
“方长官言重了,我们也只是奉国府命令而已。贵部能坚持到胜利,还是靠贵部自己,我们只是辅助。”李航倒是没去抢第十军的功劳。
这一仗,不管怎么论功,第十军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话可不能这么说,空军的帮助,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若不是你们空投了那么多物资、尤其是药品这些,我们第十军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对于我们第十军的将士来说,贵部的大恩大德,我们都记得。”方军长一脸严肃地表态。
“都是为国效力,方长官不必如此。贵部如今还剩下多少将士?”
“只剩下9000多人,带伤的就有八千人。”方军长不禁叹息。
他的部队在战前是有1.7万多人的,若是加上一些自愿守城的百姓这些,倒是有两万多人。
只剩下九千多人,意味着战死就有八千。
这个阵亡比例很高了,但是相比其坚守了40多天的时间,好像又不是很多。
这也正常,因为在之前两次总攻时,日军投入的兵力并不多。
当时日军主力是拦截外围的中国军队,包括151师、157师、194师等部。
直到第三次总攻,日军才投入了三个半师团直接进攻衡阳城。
但这个时候,衡阳守军又多了几千生力军,还获得了大量物资援助。
只是这么多天的战斗下来,第十军战死的人还是不少,只是有了药品的援助,重伤不治而亡的人数减少很多。
不过受伤的那七八千人,能伤愈归队的估计也就一半多点。
因为很多伤员都缺胳膊断腿,就算是治好了,也无法回到战场。
因此在听到方军长的话后,李航也不禁感慨,“此战能赢,方长官和第十军当之无愧位居功劳簿第一。”
“我原本只以为能解衡阳之围就很不错了,没想到战争局势发展到了这一步。
这怕是最终的歼敌数字有四五万人吧?
这可是实打实的数字,怕是抗战以来,日军损失最大的一次。”说到这里,方军长也觉得与有荣焉。
因为方军长口中的损失,是指日军战死和重伤人数。
从抗战到现在,日军基本上很少有一次大战战死和重伤四五万人以上的。
基本只有大型会战才有。
像什么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日军的伤亡数字才超过了五万人。
但是这两次大战国军伤亡更大,至少都是二三十万人,甚至更多。
在之前抗战各时期的正面战场,中日双方的伤亡比一般都是四比一、五比一,甚至更夸张。
可这次衡阳保卫战,国军伤亡人数可能跟日军相差不大。
主要是怎么算衡阳保卫战的双方兵力和伤亡。
若是从长沙失陷开始算起,那中国军队投入的部队就很多了。
由川军那位被称为‘王灵官’的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的72军、58军、26军位于醴陵东北。
川军第27集团军的杨总司令指挥20军、44军位于王副长官的左翼。
第27集团军的欧副总司令指挥的37军和暂编第2军。
王老虎的第24集团军,下辖73军、74军、79军和100军等。
外加驻守衡阳的第10军、驻守衡阳西南的62军以及衡阳以南的46军新编19师。
要是再加上54军和新6军,这至少是十几个军。
但实际上参加衡阳保卫战的国军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不然也不至于打成之前那个样子。
因为很多军队在长沙失陷后,就开始各种溃败,不然也不至于让第十军总共不到两万人防守衡阳。
因此真正参与了衡阳保卫战的国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第10军的三个师就不说了,分别是第3师、预10师和190师。
除此之外还有配属的暂编54师(只有一个团),还有第48师、第46军、第74军的炮兵各一部。
援军这边,王老虎麾下的74军第58师,100军的19师和63师,79军98师和194师。
粤军62军的151师和158师。
新6军的新编22师、14师。
54军的198师。
伞兵总队。
因此狭义上的衡阳保卫战,实际上中国军队就这14个师和伞兵总队(算上暂编54师)。
若是再把伞兵总队算成一个师,那就是15个师。
若是算上一直在醴陵、萍乡跟日军作战的72军、58军、26军、20军、44军,以及南边在耒阳以南跟日军第3师团交战的第46军等部算上,总兵力差不多有25个师以上的兵力。
再远点看戏的部队就没法算了。
可要把这二十多个师的伤亡数字算进去,国军这边伤亡自然就不小。
同样日军的伤亡数字也要增加。
不过按照方军长的话,日军四五万损失肯定不止。
在前两次总攻中,日军在衡阳城外的阵地上就死伤8000多人。
第三次总攻,日军死伤则是在2万人以上。
日军撤退至今,附近日军的死伤也超过2.5万人。
要是加上外围其它日军的伤亡数字,日军目前的伤亡数字可能在6万人以上,甚至还会更多。
而且有可能战死人数就会超过4万人。
而国军这边满打满算,算上外围跟日军作战的部队,伤亡也不会有十万人。
毕竟总投入的兵力也不到二十万,总不可能伤亡一半以上吧?
若是再过几天,此战双方的伤亡人数可能会持平。
即便是中国军队多点,但也多不了太多。
谁让日军在第三次总攻和撤退作战中损失太大。
就拿伞兵总队来说,仅目前就以伤亡不到三千人的代价,击毙日军近万人,若是加上俘获以及击伤的日军,日军在伞兵总队上的伤亡数字估计在1.3-1.5万人之间。
相当于伞兵总队跟日军打成了至少1比4的战损比。
哪怕是日军这些伤亡数字有不少是被天上的飞机造成的,但也算了伞兵总队头上。
还有在日军撤退期间的溃败,导致很多日军死伤。
新编22师、14师和198师虽然做不到一比四的战损比,但也有一比二左右。
因此不管怎么算,日军在衡阳一战注定是惨败。
不仅兵力损失较大,连衡阳也没拿下来,啥也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