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经济大萧条期间,西方各国大量的企业倒闭,漂亮国达14万家,其中包括近1万家银行,德意志有6万家,英格兰有3.2万家。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完全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加上另外半失业者也达到了4000~4500万。
到了1932年,按完全失业工人计算的失业率,德意志为43.8%,漂亮国为32%,英格兰为22%。
由于股价暴跌和生产停工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达2600亿美刀,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经济损失。
1929~1933年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缩小2\/3,退到1919年的水平。
而在西方发生经济危机,发生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对S国来说就是最好的天时。
在短短几年内,S国引进了超过四千套西方先进设备,建立起了一千五百多家大型现代化工厂。
从钢铁、机械到电力、化工,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框架就这么搭建起来了。
福特汽车、通用电气这些响当当的漂亮国公司,都成了S国的供应商。
大批漂亮国、德意志的工程师来到天寒地冻的S国,手把手地教当地工人如何操作那些复杂的机器。
这不仅仅是设备的转移,更是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全方位输入。
S国人用十年时间,硬生生把自己从一个农业国抬进了世界工业强国的行列。
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期间,欧漂亮国家陷入产能过剩危机,而S国以黄金和农产品为筹码,大规模购入机械设备。
这一时期,S国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
1931年,漂亮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S国。
1929年-1930年,英格兰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S国,而1932年竟高达90%。
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中的30%销往S国,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0%。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30年代,S国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1931年,S国进口的机械设备占全球总量的30%,次年飙升至50%,甚至直接“打包”漂亮国工厂设备运回国内重建。
比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漂亮国工程师将底特律的工厂图纸拆解后,用80列火车将设备运至S国重建,1932年投产后日均生产3台拖拉机,但直至1934年才达到设计产能的50%。
第聂伯河水电站,耗资1亿美刀(相当于2025年约18亿美刀),由漂亮国工程师休·库珀主导设计,发电量占全苏电力的10%,被誉为“社会主义的电力心脏”。
高尔基汽车厂,引进福特汽车生产线,1932年投产时年产汽车2.5万辆,但初期生产的汽车因零件不兼容导致30%故障率。
除了工业设备,S国还以高薪吸引10万西方技术移民。
1929年,在S国工作的外国专家达1919人,技术人员人,分别是1928年的5倍多和20多倍。
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达到了6800人。
在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漂亮国,居然先后有10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S国,其中漂亮国工程师约翰·卡尔德因改进炼钢工艺被授予列宁勋章,而德意志专家恩斯特·梅则主导了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的设计。
这种技术移植虽快速填补了S国工业空白。
但是建国后的华夏,可没有这样的天时。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1956年S国对华夏的援助,虽然力度比起当年S国从西方国家获得的设备和人员小得多,和漂亮国支援欧罗巴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比更小,但也已经算很不错了。
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因战争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生产凋敝,财政崩溃。
1947年6月,漂亮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开学典礼上首次提出欧罗巴洲复兴计划,指出要在三四年内,对欧罗巴洲国家提供巨额援助,帮助它们恢复和发展经济。
1948年4月,漂亮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该法律规定为马歇尔计划拨款50亿美刀,开始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原定期限为五年,由于执行过程较顺利,到了1952年6月就宣布结束。
整个马歇尔计划的四年过程中,共计费用为129.924亿美刀。
1950年2月,两国签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S国答应给3亿美元低息贷款,用来买机器、原料和设备。
华夏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启动,基本全靠S国撑腰。
他们帮建了156个重点项目,覆盖钢铁、机械、化工、电力这些重工业。
S国派来上千专家,帮着设计厂房、培训工人、调试设备。
到1957年,这些项目大多建成了,华夏才有了自己的钢铁基地、汽车厂和机床生产线。
当然,这些援助并非无偿赠予。
华夏通过出口农产品、矿产和轻工业品来偿还贷款,并且完全按照国际市场规则操作。
到1960年代初,华夏已全部偿还了S国贷款。
但是后来随着两国关系破裂,华夏失去了外部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来源,而西方国家对华夏的封锁在建国初期就开始了。
S国当年还能通过出口粮食甚至卖之前沙皇的艺术品换钱,华夏甚至连这个途径都没有了。
外部没有来源,华夏只能从内部想办法了。
华夏通过统购统销政策,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再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工业品,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这一机制将农业剩余价值转移到工业部门,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资金?。
据测算,1949年至1978年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汲取的积累约在6000亿到8000亿元之间,这形成了华夏初步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
这个剪刀差就包括金善的堂侄子说的那种。
所以他对这个有意见,陈晋也很理解。
“金老,您在漂亮国生活多年,资讯很发达,应该知道这么多国家都是怎么实现工业化的吧?”
陈晋问道。
金善想了想,接着抬起头道:“现在的这些强国,都是靠抢劫发家的吧,包括你们的老大哥,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