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梦书屋 >  且隋 >   第302章 大丧

梓宫之后,是身着最重孝服“斩衰”的皇帝杨侑。

麻布粗糙,腰系草带,由同样缟素、面容悲戚的太皇太后萧氏亲手携扶。

他手持哀杖,步履因年幼和悲伤而显得蹒跚艰难。

再后,是宗室亲王、郡王、公主、驸马等皇亲国戚,依血缘亲疏与爵位高低排列,队伍绵长。

这里面,作为驸马的贺娄蛟、杨子灿,当然身在其中。

紧接着,便是以裴矩、苏威、萧瑀为首的文武百官队伍。

其实,这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还是杨子灿。

只见他处在皇亲国戚之中,身着麻布丧服,神色悲痛,泪水四溢。

他刚刚从潼关驰归,身上还带着征尘与血腥气,此刻却必须迅速融入这极致繁缛的礼仪之中。

身后处在文武百官前列的裴矩、苏威、萧瑀——三位政事堂的支柱,同样老泪纵横,步履维艰。

来护儿、杨义臣、吐万绪、周法尚、鱼俱罗、程棱、冯盎等武将,虽在沙场上叱咤风云,此刻亦狂吼垂泪,悲容粗放。

而那些重要的文臣(其实也是英武不凡之辈),如杨继勇(阿布老爹)、韦津、骨仪、范贵、郑善果、庾质等人,哭得更盛,节奏感十足。

这些身影,共同构成了大隋朝廷此刻最核心的权力骨架,也承载着先帝最后的托付。

队伍的最后,是装载着杨广生前喜爱的器物、典籍、乐器、以及数量惊人的各类明器(仿制的陪葬品,如陶俑、车马、日用器皿等)的车队。

浩浩荡荡,蜿蜒如巨龙,不见首尾。

辰时正,吉时到。

礼炮九响,声震全城。

承天门的钟鼓楼同时敲响,低沉而宏大的钟鼓声传遍洛阳每个角落。

太常寺卿高声唱赞,庞大的队伍在引幡、鼓吹的前导下,缓缓启动。

国葬队伍,如同一条白色的巨流,流出皇城,穿过洛阳的主要街衢,向着偃师景山隋明帝陵的方向迤逦而行。

道路两旁,早已由金吾卫清道并严密护卫,无数百姓或自发、或组织地跪伏在地,哭声震天动地。

这哭声,复杂难言,有为皇帝逝去的哀悼,有对动荡岁月终结的感慨。

或许,也夹杂着对未来的茫然与期盼,或者是遗憾。

一些经历过开皇盛世、又熬过了大业动荡的老人,更是捶胸顿足,老泪纵横。

也不知是为杨广个人,还是为这个辉煌与悲剧交织的时代,彻底落幕而悲伤!

送葬队伍,行进缓慢,庄重至极。

沿途设有数处预先搭建的祭坛,由朝廷重臣或地方大员代表皇帝进行路祭。

每一次停顿,都是一次对杨广一生功业的追述、对帝国坎坷命运的反思,以及哀思的集中宣泄。

祭文骈四俪六,辞藻华丽,极力颂扬其文治武功,也将帝国的创伤归于“天命”与“奸佞”,为新朝的政治叙事定下基调。

……

按《开元礼》《大业卤簿》所录,广皇帝大丧行“五辂、六纛、八极”的最隆重规制,全程需走 3 天。

首日,宫城至启夏门外,“祖奠”夜宿。

次日,昼行三十二里,抵邙山横岭驿,晚受“遂奠”。

第三日上午,行十二里,下坂抵景山陵下宫,午前“便房”奉安。

……

景山帝陵,午后申时。

巍峨的景山在秋日斜照下,拉长了影子,显得格外肃穆苍凉。

长长的神道两侧,文武石像生如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等默然肃立。

它们自初建至今,已经历经风雨,现在看着仿佛在亘古以来就在此迎候着它们的主人。

地宫那巨大的、雕刻着繁复图案的汉白玉石门,已然洞开。

里面,幽深莫测,散发着阴冷的气息,如同巨兽张开的口,等待着吞噬一个时代。

……

下葬仪式繁复、庄严而压抑。

在太常寺卿的主持下,一系列复杂的礼仪程序依次进行。

梓宫被小心翼翼地从灵舆上移下,由那六十四名力士再次肩扛,伴随庄重典雅的国章哀乐,迈着沉重而统一的步伐,缓缓送入深邃的地宫。

梓宫,最终安置于巨大的石椁之内。

随同放入的,还有代表杨广权力和身份的玉玺、冠冕、宝剑等物,以及大量他生前珍爱之物。

不过,那条后世着名的用来辨别其身份的孤证——华美腰带,并不在此列。

随后,便是整个葬礼中,最为核心、也最牵动在场活人神经的环节——“手诏陪陵”。

太常寺礼官,手捧以杨广生前亲笔(或由绝对亲信近侍严格按照其口谕代笔,并加盖皇帝玉玺,具有无可置疑效力)书写的帝陵陪葬名单,于地宫入口前的高台上,面向送葬的宗室百官,高声宣唱。

每一个名字被清晰地念出,都不仅代表着对逝者的追思,更是一种对生者地位和未来身后哀荣的最终确认,也是政治权力在冥界的延伸与固化。

名单之长,涵盖之广,跨越时间之久,令人动容。

这,也清晰地勾勒出杨广心中的“自己人”版图:

先,是宗室至亲。

已故的元德太子杨昭、齐王杨暕、赵王杨杲、燕王杨倓……

这些或早夭,或死于非命的皇子皇孙,得以在冥冥之中重聚于父皇身边,共享哀荣。

当然,还有始终忠谨贤良、在乱世旋涡中艰难保全并最终支持杨广、杨侑的蔡王杨智积等。

次,是杨氏忠烈。

如,观王杨雄之孙、在河北抵御窦建德时力战而死的名将杨善会;弘农杨氏旁系、虽非核心但始终忠于朝廷、在地方颇有建树的杨士林,等等。

后,便是开皇元勋与广帝股肱,以及新皇顾命之臣。

战功赫赫、勇冠三军却不幸早逝的猛将,麦铁杖。

忠诚耿直、在杨玄感叛乱中坚守东都直至病故的老臣,樊子盖。

被誉为大隋柱石、在剿灭各地民变中屡建奇功最终殉国的大将军,张须陀。

文帝朝智囊、文采斐然、典章制度多出其手的名臣,李德林。

西魏北周名将、开隋元勋、堪称军方传奇的守边重臣,韦孝宽。

杨广潜邸旧臣、晋王时代的心腹谋主、参与夺嫡并多有建树而忧惧而死的忠臣,张衡。

能征善战、为隋朝开拓边疆、平定四方的大将,于仲文、段文振;

前梁皇帝、杨广萧皇后之兄、归顺大隋后颇受礼遇的萧琮……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都是一部与隋室江山休戚相关的历史。

他们的神主牌位,将依照严格的礼仪规制,被迎入帝陵旁的专属陪葬墓区,与皇帝共享太常寺永久的“血食”。

每年春季,将由皇帝或遣重臣主持,以最高规格的“太牢”(牛、羊、猪三牲俱全)祭祀。

每年秋季,则以“少牢”(羊、猪)祭祀。

并,有专门划拨的陵户,世代相传,负责陵区的昼夜洒扫、香火供奉,确保“血食”不绝,象征着帝国对其功绩的永志不忘。

当然,这份穿越生死的极致荣宠,并非轻易可得。

礼官在宣读完已故者名单后,声音陡然拔高,开始宣读更为引人瞩目、也更能体现杨广政治布局深意的部分——对尚在人世的托孤重臣,预先赐予的“陪陵”资格。

“太师、魏王、尚书令、天下兵马大元帅 杨子灿……”

“太傅、上柱国、宋国公 萧瑀……”

“太保、柱国、闻喜县公 裴矩……”

“司徒、太子少保、邳国公 苏威……”

“司空、柱国、荣国公 来护儿……”

“司马、上大将军、观国公 杨义臣……”

……

名单依次念下,几乎囊括了当下政事堂的所有核心成员,以及如阴世师、杨继勇、骨仪、郑善果、冯盎、程棱……等一批在杨广时代受到重用,并在危难时刻表现出坚定忠诚的重臣。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在生前位极人臣,在死后,其遗骨亦可葬入帝陵陪葬区,其神主亦有资格在经过严格程序后,进入隋室宗庙最核心的“祧室”,真正实现“永享国祭、血食万代”。

但这“永享”之路,并非坦途。

名单之下,还有那森严而不可逾越的“五步流程”的朝廷规制。

先,假亲戚或赐姓同宗。

通过联姻(如尚公主、娶宗室女)、认养(如收为义子)、或直接由皇帝下诏赐予皇姓“杨”,使外姓功臣在名义上成为“自家人”,打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传统隔阂,在宗法血缘上获得入门资格。

再,补军功。

即便是以文治、谋略见长的臣子,也需在官方修订的史书、档案中,为其补上相应的军功记录(哪怕是象征性的参与谋划、或授予荣誉性的武职散官),以符合“武力襄赞”、“马上得天下”的建国传统与意识形态要求。

后,临终手敕。

需有其在位皇帝的亲笔诏书,或明确的、记录在案的遗命,再次确认其陪葬资格,确保其恩宠不因皇帝更迭而动摇。

再后,礼部画位。

由其去世时的礼部,组织大学士、史官,严格核定其一生功过,依据其最终官阶、爵位、与皇室的亲疏关系以及对帝国的贡献度,在宗庙“祧室”中划定其神主摆放的具体位置、次序,等级森严,不容有丝毫僭越或错漏。

最后,太常给血食。

由太常寺根据礼部确定的位次和规格,落实每年春秋两季祭祀时,其神主所能享受的祭祀用品等级、数量及祭祀礼仪细节。

任何一步被卡,便只能葬于陵外墓园,空有‘陪陵’虚名,却永世不得跨入帝陵核心区那道象征着终极荣耀与界限的朱砂红墙!

这道严谨的规制程序,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是一份沉甸甸的、需要毕生忠诚去维护的承诺,也是一道悬在头顶的、时刻提醒臣子本分的无形枷锁。

它将臣子身后哀荣与生前的政治表现、派系站队、乃至子孙后代的延续紧密捆绑,成为了新朝平衡权力、激励与控制重臣的又一重要手段。

……

冗长而庄严的仪式,持续了将近一天。

当最后一件象征性的陪葬明器,被送入地宫附属的藏室,巨大的石门在绞盘发出的沉重、缓慢、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中,缓缓闭合,最终严丝合缝。

工匠们开始进行最后的封土作业,将一代帝王的雄心、遗憾、功过与时代,彻底掩埋于黄土之下。

……

夕阳西下,景山和新建的宏伟陵寝,被染成一片壮烈的金红色。

这一切,仿佛在为这个复杂而深刻的时代,献上最后的、血色的挽歌。

一场时代更迭的象征性仪式,就此完成。

一个巨大的时代包袱被卸下,但更多新的挑战,也随之浮出水面。

杨广的葬礼,极致隆重与规范。

这场典礼,也如同一剂强效的凝固剂,暂时稳定了新政权的内部架构,凝聚了人心,也明确了权力核心的合法性。

然而,“除石计”这盘大棋的最终章,仍需用律法的严酷与叛徒的鲜血来书写,以彰显新朝的权威与律法的尊严。

国葬结束后次月,一场注定将载入史册的三司会审,在洛阳皇城内的刑部大堂展开。

主审官,为以刚正不阿着称的刑部尚书骨仪、大理寺卿以及御史大夫梁毗。

旁听席上,政事堂诸公、宗室代表、各衙署高官、以及特意被邀请前来观礼的四方藩属使节位列其间,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形容枯槁、眼神涣散或呆滞的李渊(因其状态,已被民间暗称为“鬼渊”)、李密(“鬼密”),以及虽未明显表现出被“鬼谷夺舍”症状,但同样面色灰败、精神萎顿的王世充、刘武周、罗艺,被首先带上大堂。

审判过程,与其说是对犯罪事实的质证,不如说是一场对叛乱罪行的系统性清算与对天下人的公开警示。

一桩桩、一件件,光是书证就达数尺。

而一个个认证,更是填满了后堂的回廊和广场。

每一个反王,他们起兵反叛、攻城掠地、僭越称帝、祸乱地方的罪行,被清晰、冷酷地罗列出来。

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