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到了这里算是有了个结果,但是赵顼却不敢放松。宫里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都藏在暗处,不论是安都侯,还是卞家,或者其他势力,他们这些人、这些势力,仿佛一张张巨大的网笼罩在皇宫上方。就像那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蜘蛛,随时准备伺机而动,无声无息的将他们想要的猎物困与网中,吸食殆尽。只要他们想,这皇宫的角落都可以张满蛛网。哪怕风吹日晒受损,或被人扫了去,不用几日,其他的地方也会继续张网,在黑暗里,无声的等待着他们的猎物。
太皇太后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没有多意外。她经历的种种,早就超过了现在赵顼所经历的。那些年的那些事,一批又一批的后妃,一个又一个皇嗣,如何来、如何去、如何惊心动魄而又悄无声息,她都看的清清楚楚。当然,除了后宫,甚至连仁宗帝的“庆历新政”的失败也与他们这些躲在阴暗里的蜘蛛有关。只是她,身为后宫的人,身为皇后,对前朝的事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
而对于赵顼而言,这则是第二次与宗室交锋。第一次是沛王对自己的刺杀。
这让赵顼心里有些后怕。若说沛王来刺杀自己,好歹还是名正言顺的王爷。可是这次是安都侯,已经是个快被朝堂遗忘的赋闲侯爷。如此深思一下,有王爷就会有侯爷、有侯爷就会有将军、有将军就难免会有官员。如此以来,太祖一脉已经深入了整个朝堂。也许他们一直在不被人知道的地方一点一点的蚕食着如今的大宋,为就为的是所谓太祖的天下。
可是,他们真的是在意这天下吗?恐怕他们在意的永远是手中的权利和荷包里的银子。只有太祖一脉继承了这天下,他们这些人才能被重新荫封,才能做更高的官,才能封更广的地,才能圈更多的银钱。因此,他们不择手段、不顾苍生,一心只想要恢复他们的荣光。
可是,他们却没看到太祖一脉的日渐式微。毕竟世袭到如今,已经超过三代,有些爵位已经开始往下降级了。而他们一心窃国,并没有对子孙好好培养,这一代已经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孩子能够承担起家族的责任了。
也或许也正因为他们看都按了太祖一脉的衰落,才更加的丧心病狂,更加的变本加厉。为的就是在真正落寞之前,不计后果、不计成本、不择手段的奋起一搏,极尽可能的掠夺更多。
一人如此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今的朝堂上不知道这样的人、这样的家族、这样的蜘蛛们到底还有多少。当初太祖开国之初荫封了多少人、太祖一脉承袭了多少人,他们而后又笼络了多少人、暗中勾结了多少人,早就无从考证。如今的整个朝堂上又有多少人能分的清是非黑白?熟忠熟奸?
所以啊,大宋的江山才风雨飘摇,冗兵冗政冗费,早就成为了一副被蚕食的空壳。
所以啊,如今的新政才步履维艰,上行而下不效,每一个政策的发布都遭到了质疑和抵触,从来没有得到过很好的实施。
而后,还会有人站出来指责:
你看,新政都是没用的东西!
你看,是官家你太过激进!!
你看!大宋根本不需要变革!!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全因扶之者众也。
那面对如今满朝堂躲在阴暗脚落的蜘蛛呢?何日能清扫干净、还我浩然之正气呢?
赵顼没有答案。但是他知道,只要自己一点一滴的去做,去纠正,去筹谋,终有河清海晏的一天。
只是这条路,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