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之前赵偃不是才用乐乘取代的廉颇吗?】
【汉武帝刘彻:李牧是赵偃时代亲手提拔出来的,重用他倒也没什么问题。】
汉武帝刘彻对卫青、霍去病也同样器重。
【隋文帝杨坚:大臣当然得用自己提拔起来的才靠谱,这很正常。】
【唐太宗李世民:李牧提拔的速度还是太慢了,假如长平之战时就用李牧去和白起对阵,或许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明太祖朱元璋:那也未必。当时的李牧还年轻,可白起已经是巅峰状态了。】
【宋太祖赵匡胤:若长平是廉颇对白起,后面再来个李牧对王翦,那可就太精彩了!】
【元世祖忽必烈:是啊,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些绝世名将都在一个时代,最后竟然却没有发生那种超级大战的名场面。】
金幕中,画面继续播放着。
等封赏完李牧过后,赵偃兴致勃勃地开口道:
“武安君,寡人觉得是时候教训一下燕国了。”
前不久在得知了匈奴入侵的消息后,燕王喜也是立刻派出军队攻打赵国。
面临三线作战的赵国,被迫在对燕国方向采取守势,让燕国又夺走了几座城池。
这对赵偃而言显然是很难忍受的。
他说着说着就生气了,对李牧道:
“寡人希望你能领兵直接灭亡燕国,彻底抹除大赵这个背后的威胁!”
李牧沉吟片刻,道:
“臣若是专心攻略燕国,最多三年就能将其灭亡。”
“但现在的问题是,秦国必然会从后方出兵。”
秦国可不是燕国这种弱鸡。
如今上党郡、晋阳都被秦国占领,即便是李牧的防区也跟秦国疆域接壤。
对赵国来说,一旦出征燕国时被秦国从后面捅刀,那就只能半路撤兵,前功尽弃了。
李牧正色道:
“若大王一定要进攻燕国,臣有一个建议。”
“廉颇大将军就在大梁城,大王可以将他请回邯郸。”
“有他镇守邯郸,臣再无后顾之忧,便可放心地去灭亡燕国了。”
“嗯?”赵偃闻言,顿时皱眉。
当年赵偃刚登基就用乐乘取代廉颇,最终结果是廉颇出走魏国,乐乘不知所踪。
现在又让人将廉颇请回来,这不是打赵偃自己的脸吗?
李牧当然也能察觉到赵偃的心思,闻言便劝说道:
“大王,廉颇大将军为大赵效力这么多年,他的忠诚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没有大将军镇守,臣真的认为大赵无法灭亡燕国。”
赵偃闻言,叹了一口气。
“好吧,郭开啊,你去大梁见一见廉颇。”
“若是他对大赵还保有忠诚,也有能力,那就请他回来。”
李牧闻言看了一眼郭开,皱了一下眉头。
他记得郭开这家伙的名声可不太好。
但仔细一想,李牧也并没有出口反对。
赵偃能听劝去请回廉颇已经很不容易了,若是此刻李牧再对郭开这个人选说三道四,那就有点太不遵守臣子本分了。
郭开虽然奸猾,但涉及到国家大事应该是不会疏忽的。
镜头一转,这名叫做郭开的赵国使者来到了大梁城,见到了居住在这里的廉颇。
“大王打算召老夫回邯郸?”廉颇一听,双目顿时爆发出精芒。
当年从邯郸出走时,老将军还是自信满满的。
他觉得自己可是赵国头号大将,来到魏国之后,那还不得立刻被魏王拜为上将军?
但事实无情地打了廉颇的脸。
魏王压根就没把廉颇当回事,只是象征性地赐了一个上卿爵位和一套宅邸,连个具体的官职都没有。
这些年来,廉颇除了在这座宅子里待着,啥也干不了。
如果是那些躺平党的话,这种情况正中下怀。
但对于廉颇这样一位老骥伏枥心怀壮志的英雄好汉而言,这生活简直让人绝望!
为此,在得知李牧大破匈奴后,廉颇便想办法利用当年在赵国的故旧关系,对李牧表示了希望能回归的愿望。
李牧显然是听进去了,赵国使者这不就来了吗?
廉颇很是高兴,拉着郭开就哐哐一顿喝酒。
郭开笑呵呵地对着廉颇道:
“大将军,这一次大王过来,关键是让我考察一下你的能力!”
廉颇闻言,立刻道:
“使者放心,老夫的能力没有任何问题!”
郭开又笑道:
“如今国中许多人都质疑,认为以您的年纪,恐怕已经老到连饭都吃不下的地步了。”
廉颇吹胡子瞪眼睛,大声道:
“老夫现在每顿还能吃五斤肉,还能喝两斤酒,怎么可能连饭都吃不下?”
说着,他又对着身旁的儿子、孙子们道:
“取老夫的弓箭和大刀来!”
片刻后,廉颇站在大堂处,对着门口拉弓射去。
嗖地一声,箭矢直接穿透了门环,尾羽不断摇晃。
在场众人见状,无不喝彩。
郭开坐在上首,笑眯眯的,没有说话。
廉颇随后又放下弓箭,拿起了大刀,当众舞了一番。
刀光不断在空中闪现,老将军的身体兔起鹞落,显得既灵动又生猛。
突然,廉颇暴喝一声,一刀斩落。
面前的桌子瞬间被他劈成两半,刀口整整齐齐。
廉颇收刀而立,傲然对郭开笑道:
“如何?”
郭开笑眯眯地点头,道:
“很好,非常好。”
说完之后,郭开就站了起来,笑道:
“老将军,既然已经考察完毕,那我也该回去了。”
离开时,郭开多次欲言又止。
廉颇则毫无所觉,非常热情地将郭开送走,并笑道:
“使者请告诉大王,只要大王的命令一下,老夫最多三天就能回归邯郸!”
郭开深深地看了一眼廉颇,叹了一口气后离开。
廉颇满脸期待地目送郭开马车离去,还在不断挥手致意。
站在廉颇身旁的儿子有些迟疑,过了好一会后才低声开口。
“爹,咱们是不是应该送一些礼物给这位使者?”
“孩儿总感觉他不太高兴。”
廉颇闻言顿时怒了,吹胡子瞪眼睛地开口:
“老夫为大赵效力了一辈子,忠诚毋庸置疑,能力更是不用多说。”
“那赵王之前将老夫赶走,如今派人来请老夫回去,老夫愿意答应就是给他面子了,还送什么礼!”
儿子叹了一口气,默默地闭上了嘴巴。
镜头再一转,郭开已经回到了邯郸城。
王宫上,郭开毕恭毕敬地对着赵偃道:
“大王,臣已经看过了,老将军的精神很健旺,口齿很伶俐,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个老人。”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臣和他坐下来喝了一顿酒,他半路上就去了三次茅房。”
赵偃闻言顿时大失所望,道:
“身体都成这种样子了,寡人还请他回来做什么?”
李牧在一旁听着,心中不觉疑惑,忍不住开口道:
“大王,一个精神健旺的老人似乎并不应该一顿饭去三趟茅房,这件事情背后可能另有隐情,不如再派人去一趟大梁?”
别忘了,廉颇之前暗中派人来接触过李牧。
郭开说的这些,完全和李牧了解的情况不符!
赵偃却哼了一声,道:
“行了,郭开是寡人心腹,寡人信得过他。”
“今后不要再提起廉颇的事情了,武安君。”
“这样吧,你只管负责去灭亡燕国,寡人自然会选拔良将坐镇邯郸,出不了任何问题就是了!”
李牧再三劝说,但赵偃执意不改,甚至最后还发火了。
“武安君,到底你是大王我是大王?”
“你若是不愿意伐燕,就让庞煖卿家去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牧也只能叹了一口气,起身道:
“臣遵命!”
【廉颇满心以为只要有了李牧的支持,自己重返赵国政坛就不在话下。】
【但他却忘了,真正能在赵偃面前决定他命运的人其实是使者郭开。】
【郭开以贪婪着称,而廉颇却并没有满足郭开的胃口。】
【最终,郭开在赵偃面前进了谗言,廉颇失去了最后一次能回归赵国的机会。】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这个老廉颇,还真是不懂“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人情世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