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多数地区在中央朝廷的实控之中,唯有云南,依旧由黔国公沐氏所掌控。
之所以说是沐氏,因为黔国公沐斌在天命元年因病逝世,当时其子沐琮年幼,由族中子侄沐璘代镇云南,任云南左卫都督同知。
沐氏镇守云南,虽说耗费了不少朝廷的钱粮,但也实实在在的看住了云南。
特别是对于现在朝廷而言,花在云南沐王府上面的钱,占整体军费极少的部分。
毕竟,沐氏并没有要求上涨发往云南的军费,而朝廷的赚钱速度,那是与日俱增,此消彼长之下,户部也不埋怨都司卫所的花费了。
而朱祁钰,对于沐氏并不了解,可是,也知道末代黔国公沐天波带永历帝逃难缅甸,最终被骗杀的故事,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虽说人不一样,但朱祁钰当前也没有必要对沐氏出手。
英国公府被废除,沐氏并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而且,听闻现在沐府内务由沐斌继室,徐妙源在管理。
至于沐琮,恰好又是妾室所生,但因为是独苗苗,所以更需要朝廷的支持。
英国公府的事情,时刻警醒着黔国公府的沐氏族人,而徐妙源深知,若是在当今圣人的眼皮子底下,沐氏因为爵位而产生裂隙,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那黔国公府或许就会消失。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
当今圣人已经平定南北,有的是空闲来处理云南的事宜,可圣人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让沐氏镇守云南,可见其对沐氏的信任。
可这种信任也表明了圣人有在关注,既然关注,自然知道云南的大致情况。
相比其他地方,云南发展极其困难,就算洪武时期往这里迁移了上百万的百姓,可西南边陲,地形复杂,交通道路落后,从而导致了由外往这里输送的商品价格极高,限制了其发展前景。
现在的大明可不是什么基建狂魔,工业克鲁苏,有能力在云南建造成百上千座桥梁,特别是那些需要横跨天险的基础建设,对于大明而言,想都不敢想。
说实在,徐妙源现在并不清楚当今圣人的心思,甚至连云南的银矿好似也并没有多在意,要知道,那可是年产十万两白银的富矿。
看着年幼的沐琮,正在被先生教导着开蒙,也不知道未来能否承担得起黔国公的重任否。
当今圣人正值壮年,就算再过个十年,圣人也不过三十七八岁,放在民间或许会年纪大点,可对于权贵而言,还算是当打之年。
到了那时候,早就成就非凡的圣人,不知道会将大明天下打造成何等模样。
换作其他皇帝,比如那位夷戾王,徐妙源或许还能猜测一二,可对上朱祁钰,徐妙源根本无法想象。
从云南之外传回来的消息,天下已经在黔国公府不知道的情况下大变,就连靠近云南的那些苗疆之人也都收敛了爪牙,在一批又一批的流官管理下,安分守己。
这可不是沐氏的功劳,完全靠的是来自朝廷军队的震慑,特别是琼州海战,直接让广西、湖广,乃至贵州都安静了下来。
消息能传那么快,徐妙源不相信里面没有来自皇宫的力量,而那些流官,在这种事情上,非常乐意走街串巷传达来自朝廷的邸报,现在应该叫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