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此刻,哪怕是各大家族都已经有些坐不住了,毕竟灭国就在眼前。
李道玄和赵飞龙的军队,最终在大周京师东面十里之外安营扎寨。
也同时将消息传递到了南面北面以及西面。
武国的所有军队,正式在大周京师周围会合。
“说实话,在今天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们武国的军队会打到大周京师。”
当武国的军队真的将大周京师完全包围的时候,高嘉都感觉自己像是做梦一样。
当初他们在交州学院的时候,幻想敌正是大周。
在他们的固有印象当中,大周的军队无比强悍,基本上是赢多输少。
可是当他们真的与大周的军队硬碰硬的时候,却发现大周的军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这种落差感让他们感觉很是不真实,感觉自己好像是被骗了一样。
“别大意。”一旁的柴修文语气淡淡的提醒道:“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刚才我远远的看到董玄磷、拓跋艳孙他们的军队时,还是会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虽然徐国安他们的军队的确是弱了一些,但我们也要搞清楚的是,他们所率领的军队并非是大周境内最顶尖的将士。”
“我认可。”尉迟文瀚微微颔首。
尽管他们已经瓦解了徐国安和左玉堂的军队,现在还有大量的俘虏。
可大周的顶尖战斗力,却是依旧都保存的十分完好。
现在有董玄麟和拓跋艳孙坐镇大周京师,情况就不可同日而语。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最顶尖的军事人才,他们能将所有的兵力进行完全掌控。
武国军队要想轻易攻入大周京师内,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报——李道玄老将军派人送来消息。”
李昭在听到这句话后,当即来了精神,问道:“什么消息?”
“老将军说,董玄麟他们的军队十分强悍,在动用了破甲锥和火炮的情况下,大周军队的伤亡并不是很严重,特别是在下雨天的时候,火炮也是没有办法动用的。”
“老将军还说,他和赵飞龙将军都还是不太会使用火炮,您若是需要,他们会将十门火炮送来。”
听到这话的李昭都惊了。
赵飞龙和李道玄他们算得上是非常能接受新事物的人,可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确是追赶不上时代的潮流。
火炮他们自然也会用,但可能用的时候就稍微中规中矩了一些。
当然,李昭其实也很清楚,赵飞龙和李道玄将火炮送过来,说不太会用,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这些老一辈的将军们,其实都想的很明白,战争打到这种时候,功劳也已经有了,子孙也已经有出息了。
他们再多拿一些功勋,少拿一些功勋,其实都无所谓的。
等到这次战争结束后,他们也就要退居幕后了。
所以,他们果断的将这个大的功劳,让给李昭所率领的军队。
反正,现在他们也不缺这点功勋。
“那就多谢两位将军了。”李昭也不客气。
更何况,接下来的最后一战,必然是极为凶险的。
既然四面八方都已经将大周京师给围住了,那么自然是要一起攻城的。
所以,李昭也果断的接纳了十门火炮,再加上他这里的两门,一共是12门火炮,听说后续还有火炮在运送过来的途中。
“所有人集合,准备研究攻城方案。”
……
久违的太阳终于出现了。
地面上的冰雪开始融化,意味着春季也正式到来,温度开始逐步攀升。
此时的大周京师内人心惶惶,所有人都不敢轻易出门。
在大周军队回来的第3日,大周朝堂正式开始朝会。
所有的大臣脸色都不是很好看,他们现在也差不多和周龙云正式撕破脸皮了。
因此,在朝堂会议正式开始的时候,诸位大臣便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您当日所说,如今却连一个都没有实现,是否需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大周境内叛乱四起,武国的军队更是堵在了京师外围,您这是要葬送我们大周的基业啊。”
“臣等建议,马上向武国朝堂求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诸多大臣请求。
但董玄麟拓、跋艳孙等军中大臣的脸色却不是很好看,他们作为大周的武将,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求和之类的话语。
可是,他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确实没有这般文臣有作用。
更重要的是,大周的军队没有取得优势,没有按照计划,打入武国境内。
所以,他们哪怕是要据理力争,都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周龙云的脸上毫无变化,他在听到这些文臣们的提议后,摇头道:“此事绝无求和的可能。”
此话一出,朝堂不出意外的炸锅。
大家对周龙云的这种态度十分的不满意。
“我大周还有一战之力。”宇文惊鸿开口说道。
“还有一个屁的战斗力!”一位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当即怒骂:“朝堂给了你们最好的军备物资,让你们统帅最强的军队,而你们做了什么?”
“物资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人也死了不少,可是结果呢?别说是打入到武国境内,就连刚开始的时候占领的几座城池,都被对方抢了回去,如今更是被对方像撵狗一样的撵了回来,你们怎么还有脸说自己有一战之力的?”
论到嘴皮子上的功夫,武将们自然是不如这些文臣的,特别是在骂人这一方面。
徐离玮、占德明、冼藤志、涂哲郎、路醇、麦振威、元建树等诸位将军很是气愤。
他们在外面打生打死,但朝堂的这些文官官员却并不如此觉得他们辛苦,反而觉得他们并没有什么功绩。
虽然情况也的确是如此,可是被人全盘否定的时候,他们心里还是极不舒服。
于是,这几位将军都将目光看成了一直没有说话的拓跋艳孙和董玄麟。
如今军方就靠他们这两位撑起来的,他们如果不发表意见,其余的诸位将军是当然不敢开口的。
拓跋彦孙和董玄麟之所以没有开口,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陛下的想法。
以周龙云的强势和骄傲,是断然不允许求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