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平静地流逝,刘光齐虽然偶尔会想起刘光天和刘光福一下,但终究还是没有向刘海中和二大妈询问他们的情况。
每当这个念头冒出来,他就会想起现在家庭的平和与和谐,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想要探寻的心轻轻按下。
可能他天生自私吧,他也不起真的在乎那两个弟弟。
自从岳父将他调到这里,他和媳妇的生活逐渐安稳,儿子小虎在四合院也过得开心快乐,一家人其乐融融。
他实在不想因为两个弟弟的事,而打破眼前这份美好的平静。
在他看来,过去的矛盾和纠葛或许就让它尘封在岁月里更好。
他害怕一旦提及,那些被深埋的不愉快会再次被翻出,从而引发新的矛盾,破坏掉现在家庭的和谐氛围。
每天下班后,刘光齐总是迫不及待地赶回四合院。
一进院子,就能看到小虎在院子里欢快地奔跑玩耍,二大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以及刘海中坐在院子看小虎。
这时,他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温暖和满足,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而对于刘光天和刘光福,他并非完全不关心,只是在家庭的平和与对未知麻烦的担忧之间,他选择了珍惜眼前的幸福。
他告诉自己,也许两个弟弟现在也有各自的生活,不打扰,或许是对彼此最好的选择。
顾从卿心里琢磨着刘光齐回来这事儿,觉得刘光福或许会想知道。
于是,在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他特意去了刘光福所在的学校。
走进校园,顾从卿四处打听刘光福的下落。
好不容易找到刘光福时,他正坐在操场边的台阶上看书,神情专注,丝毫没察觉到有人靠近。
顾从卿轻轻拍了拍刘光福的肩膀,刘光福这才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疑惑,看到是顾从卿,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从卿哥,你怎么来了?”
顾从卿在刘光福身边坐下,看着他说道:“光福,我来是想跟你说个事儿,你大哥刘光齐回来了。”
刘光福现在正在上中专,是去年下半年考上的。
自从刘光天下乡后,他就一个人在孤儿院生活。
孤儿院的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他总是在其他人嬉笑打闹或者早早入睡时,借着那微弱的灯光,埋头苦读。
他心里一直有个坚定的信念,就想着通过努力学习,有个好前途,以后能给二哥撑腰,让他们兄弟俩的日子过得更好。
也正是这份坚定,让他学习格外认真,每天早起晚睡,书本被他翻得卷了边。
终于,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专。
顾从卿将刘光齐回来的消息告知刘光福时,刘光福的反应非常冷淡。
刘光福只是微微挑了挑眉,脸上没有丝毫惊喜,眼神里甚至透着一丝冷淡,仿佛顾从卿说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路人的事。
“刘光齐回来就回来呗,跟我有什么关系。”
刘光福语气平淡地说道,随手把书翻了一页,似乎对这件事丝毫不感兴趣。
在他心里,刘光奇这个哥哥的存在与否,真的没什么必要。
那些童年的记忆,像一道道伤疤,至今仍隐隐作痛。
小时候,每次他挨打,刘光齐总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不但不帮忙,有时候还会发出刺耳的嘲笑声,仿佛在看一场滑稽的表演。
久而久之,刘光福对刘光齐的感情变得淡薄,甚至有些厌恶。
相比之下,他跟刘光天的感情却是极好的。
刘光天总是在他被欺负的时候护着他,带着他玩耍,在艰难的日子里,刘光天就是他最坚实的依靠。
刘光福合上书,抬眼看向顾从卿,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问道:“他怎么就回来了?不是跟他媳妇在外地上班吗?”
那眼神仿佛在探究一个谜团,不过并非出于关心,更多的只是好奇。
顾从卿看着刘光福冷淡的样子,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听说是他老丈人那边出事,工作上有变动,调回四九城了。”
然而,刘光福只是冷淡地微微点头,动作僵硬而敷衍,眼神中毫无波澜。
“回来就回来吧,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刘光福语气冰冷,仿佛这些话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只要他不打扰我和二哥,就这么相安无事就行。”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说完便把手中的书随意地塞进书包。
刘光福心里清楚,那些童年时被刘光齐漠视、嘲笑的场景,就像一道道刻在心底的伤痕,难以轻易抹去。
在他最需要兄长庇护的时候,刘光齐的所作所为让他彻底寒了心。
所以,即便如今刘光齐回来,他也不想再有过多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