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发布会的盛况与惊人的预售数据,如同给本已炽热的资本市场再浇上一桶燃油。
次日开盘,毫无悬念,“天工精密”与“远航新材料”直接以涨停价开盘,巨量买单封死涨停板,连续数日,势头无两。两家公司的市值在短短一周内再度飙升超过30%,成为了A股市场上最耀眼的“双子星”。
而这一切,都在田文的预料和掌控之中。
就在市场情绪最狂热、散户追涨最疯狂、股价连创新高之际,田文指挥下,由翡世资本、特区联合基金以及部分紧密盟友资金组成的庞大账户群,开始了冷静而有序的派发。
田文的操作团队先是将庞大的卖单拆分成无数笔小单,悄无声息地混入汹涌的买盘之中,利用每日涨停板上巨大的封单,从容地将筹码派发给那些渴望上车的后知后觉者和狂热散户。
紧接着在不同的价位、不同的时间点分批出货,确保利润最大化,同时避免对股价造成断崖式冲击。
这个过程持续了约一周时间。当田文看着后台数据显示,预定的筹码已基本派发完毕,账面浮盈已悉数转化为惊人的实际利润时,市场依然沉浸在“低空经济无敌”的狂欢氛围中。
“收获的季节,总是令人愉悦。”田文惬意地品着红酒,对关翡和李钧笑道,“接下来,该给市场降降温了。树不能长到天上去,股价也一样。”
几乎就在田文团队完成派发的同一时间,市场风向开始发生微妙转变。
首先是一些“独立”财经评论员和分析师开始发表“冷静”观点,提醒投资者注意“天工精密”和“远航新材料”短期涨幅过大,存在技术性回调风险。
紧接着,更具针对性的声音出现了。几位在国内法学、交通管理领域颇具声望的“专家”、“学者”开始在各种媒体平台发声,核心论调高度一致:“呼吁理性看待‘雨燕’,谨防‘空中楼阁’式消费。”
他们言之凿凿地指出:“国内低空空域管理法规尚在完善中,边城试点仅是特例,大规模普及遥遥无期。购买‘雨燕’后,能在哪里飞?怎么飞?都是未知数。 驾驶飞行器需要专业的飞行执照,培训周期长、费用高昂,绝非普通消费者能轻易获取。没有驾照,花几十万买回来的‘雨燕’只能是昂贵的‘摆设’。城市起降点、充电网络、空中交通管理等配套设施几乎空白,单有飞行器无法形成有效闭环。”
这些声音初时零星,但在某种无形的推动下,迅速在各大财经论坛、社交媒体上发酵、扩散。梁以开掌控的翡世传媒旗下部分渠道,非但没有像往常一样进行舆论管控或反击,反而“客观”地转载、引用了这些观点,甚至策划了几场“正方反方”的辩论,将质疑声浪进一步放大。
“自己人带节奏,效果就是不一样。”梁以开在执行关翡的指令时,内心也不得不佩服这一手的高明。
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在市场中蔓延。
“是啊,光有飞机没法飞,有什么用?”
“政策没跟上,这就是个概念玩具!”
“驾照太难考了,我等普通人还是看看算了……”
这些质疑声,精准地命中了普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顾虑。“雨燕”的预售数据增长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少量退订。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上的信心开始动摇。
“天工精密”和“远航新材料”的股价,在经历了连续涨停后,先是出现放量震荡,紧接着掉头向下,开始了快速的回调。获利盘、恐慌盘蜂拥而出,K线图上拉出了数根难看的大阴线。
面对这一切,风驰前沿官方保持了令人费解的沉默。没有澄清,没有反驳,没有释放任何新的利好。这种沉默,在外界看来,更像是一种“默认”和“理亏”,加剧了市场的抛售。
只有关翡、田文等核心层知道,这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他们需要市场降温,需要股价回到一个更健康、更理性的区间,为未来的长期发展夯实基础,也为下一步的行动创造条件。
当股价回调至田文团队评估的、与其业绩和未来发展相匹配的“合理价值区间”时,风驰的反击,开始了。
首先是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在各大平台悄然上线,随后被风驰官方和所有合作伙伴全力推送。
视频的主角,并非专业飞行员,而是几位经过筛选的普通用户代表——一位时尚的年轻白领、一位中年企业家、一位退休教师。他们在风驰工作人员的简短指导下,坐进了“雨燕”的座舱。
画面中,他们略显紧张但又兴奋地,在预设的固定航线上,按下了中控台上一个醒目的 “智驾” 按钮。
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观众屏住了呼吸:
“雨燕”平稳地自动垂直起飞,调整姿态,沿着审批通过的空中走廊自动飞行。座舱内,用户无需任何操作,只需透过宽阔的舷窗欣赏下方的美景,或通过智能座舱系统进行娱乐、办公。飞行过程中,系统实时显示飞行路径、高度、速度,并与地面空管系统保持无缝数据交互。
最终,“雨燕”精准地自动降落在目标起降点,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堪比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
视频结尾,打出一行醒目的字幕:“风驰智驾,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抵达,曾经无法触及的云端。”
与此同时,风驰前沿联合国内民航局、相关空管部门,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官方正式公布了 《特定类无人驾驶航空器(eVtoL)运行批准流程(试行)》 以及 《低空智驾系统适航与运行要求》 等关键政策文件。
文件明确规定:在经审批的固定航线内,搭载已获认证的智驾系统的eVtoL,操作员无需持有传统飞行员驾照,只需通过专门的理论考试和应急程序培训,获取“eVtoL智驾操作员合格证”。 该证书的培训和考取门槛,远低于传统飞行执照。
每次飞行前,用户需通过专用App向航空管理部门报备飞行计划(包括航线、时间等)。系统将自动审核,并与智驾系统联动。只有在获得批准后,智驾系统才允许点火起飞。 整个报备流程简洁高效,旨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提供最大便利。
官方发言人强调:“此举是为了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紧接着,风驰宣布开放“雨燕”智驾系统的实地体验活动,邀请媒体、潜在用户和此前持怀疑态度的“专家”亲身体验。
真相大白,谣言粉碎。
市场瞬间醒悟过来。原来风驰的沉默,不是在认输,而是在憋大招。原来所谓的“驾照难题”和“飞行报备”,早已有了成熟、便捷的解决方案。
“傻瓜式操作,太酷了!”
“政策居然跟得这么快,国家这是真要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啊!”
“之前错怪风驰了,这波操作牛逼!”
舆论彻底反转,赞誉和惊叹淹没了之前的质疑。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剧烈。“天工精密”和“远航新材料”的股价,在经历了充分回调后,如同被压紧的弹簧,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开始了稳健而有力的V型反弹,迅速收复失地,并向着新的高度发起冲击。这一次的上涨,基础远比之前狂热时期要坚实得多。
田文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那根昂扬向上的K线,微笑着对关翡说:“恐慌盘洗出去了,不坚定的筹码换手了,价值也回归了。现在,这座大厦的地基,才算真正打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