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天,盟军远东司令部是一片紧张,老麦一步一步的推进准备工作,同时美利坚也在外交层面发力,胁迫各国乖乖的进行配合,尤其是第一阶段最为重要的中华民国。
在美国顾问团一番运作下,国府和军委会迅速妥协了,京城一带的200多万国军重兵,拖拖拉拉的开始了战前准备。
这下子日本人可就紧张了,刚经历战火不久的京城更是疯了一样的进行备战。
挖战壕、建工事、铺设雷区,尽可能把一切能够端起步枪的人都送进军队,根据京城站潜伏人员的报告,日军战斗部队中居然第一次出现了女人的身影。
即便是没有编入作战部队的,京城一带的日本平民也全部完成了组织和动员,预备以玉碎兵的身份来参加战斗。
对此杨锋也没有闲着,他刚返回新京附近的小镇,恰巧就碰上运输船队送来了一批全新的装备。
单兵喷火器、喷火坦克、破片地雷……
日本的人海战术,说不吓人那绝对是假话,这批东西就专门是应付他们的密集冲锋的。
眼看着弟兄们拿到新装备是不停的摆弄,老兵猛踢新兵的屁股,喷火坦克也在进行最细致的检修时,二连长可就悄悄的凑了过来。
“三号,什么时候动手定了?”
“前期没有咱们什么事,主要看京城那边。”
“那你是不是要回徒河了?”
“有事?”
“这批装备,兄弟几个商量了一下,感觉还是应该先给铁背旅拨过去一半。”
“……”
“没别的意思,就是徒河的压力肯定比我们这边更大,冰城的日军要真敢过来,老眯的炮兵会狠狠招呼他们的。”
“你们能这么大方,我很高兴,不过装备上就不要麻烦了,我已经给他们安排了,跟你们这边是一模一样的,另外部队我也给他们补充了一批。”
“这我就放心了,铁背旅那帮小兔崽子,我有时候还真是想他们想的要命。”
“呵呵呵,不用心急,稳稳当当的打完这一仗,所有兄弟就都可以在万岛相聚了。”
“那感情好,不过三号,这次大战肯定会有不少的日军俘虏,那咱们是全部送万岛去苦役,还是干干净净的处理掉?”
“废什么话!凡是踏上中国土地的,一个都不留。”
“是,我就知道,在宝山县城跟着你就是我这辈子都英明的决断……”
没理会二连长的马屁,杨锋把杂七杂八的事情处理了一下,接着就带着香肉赶回了金陵。
大战在即,他这个伤员也得重新上阵了。
汇合廖莎和冯参谋,再给老马、夏提留下一笔钱,叮嘱他们完成自己的职责外,尽量多劝说一些文化界人士去万岛转一转,强化一下万岛文化领域后,杨锋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片文章,谁知短短几百字却再次把杨锋的声望推向了巅峰。
妻儿已至海外,此身再无牵挂,唯以七尺之躯誓报国恩……
杨锋这篇文章既是表明自己死战的决心,也是号召全国民众团结一致,给予日寇最后也是最沉重的一击。
虽然杨锋没有透露《最终方案》的任何细节,但是聪明人已经从字里行间看出来了,能够让伤势未愈的杨锋返回前线,那绝对是要打打仗了。
随即无数民众又自发的为杨锋送行,看着他们一行人登上飞机、冲入了云层。
等到运输机飞到津门一带,正预备拐个弯儿、直接飞去徒河时飞机的副驾驶却忽然过来报告。
“长官,刚刚才接到塔台的命令,要求我们在附近机场降落。”
“哦?”
“据说是李长官有重要军情,需要你跟着一块参详。”
“军委会的命令?”
“是,军委会的直接命令。”
“那就降落吧,军人嘛,自然是要听从指挥的。”
“是”
这边副驾驶才返回驾驶舱,杨锋耳边就传来冷冷一哼。
扭头一看才发现廖莎板着脸、抱着肩膀,一副老娘不爽、生人勿近的模样。
“这是怎么了?”
“不想见到74军那些人,担心自己一时手痒,直接给他们眉心来上一枪。”
“别闹了,大战在即、难免要打教导,等打完这一仗就好了,铁背旅将会全体撤到九州,未来是回国还是去万岛定居,就看你们的心愿了。”
“我是一定要跟着旅座的,冯参谋你那?”
说起这个,廖莎渐渐就收起了不爽的臭脸,还难得询问了一下老成持重的冯参谋。
谁知冯参谋一听就苦笑了起来。
“家有老娘,不便远行,我从军多年已经是不孝了,旅座我……”
“明白,不需要解释,战士厌倦了战场,这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我会为你们准备一笔丰厚的退伍金的。”
“旅座……”
“别婆婆妈妈的,在那天到来之前,咱们还的打起精神来应付各路牛鬼蛇神……”
杨锋说的没错,临时降落之后果然是一场硬仗。
李长官直接派出了自己的座驾,把杨锋接到了他的司令部,接着刚一进会议室立刻就响起了潮水一般的掌声。
一个上将、三个中将、十一个少将,一群人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杨锋,这一刻上校军衔都没有参与的机会。
“兆青啊兆青,你总算是来了,身体怎么样了?”
“多谢李长官的关心,没什么大问题了。”
“没问题就好,来来来,你看看这个。”
“这是……”
“没错,就是你写给《金陵日报》的那篇文章,我每次看到都感觉热血沸腾,于是就干脆叫人给装裱了起来,就挂在我的司令部内,时刻激励所有的同袍,奋勇杀敌、不吝自身,誓把日寇驱除我中华大地。”
“惭愧!我就是想要回应外界的一些疑问,再有就是这次作战,恐怕要比想象中更为艰难。”
“明白,兆青这是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真是吾辈之楷模。”
“李长官谬赞了,您在这么说,我就真是无颜以对了。”
“好,不是说了,坐坐坐……”
感情已经联络过了,吹捧和恭维也完事了,人家既然这么给面子,摆出了如此姿态,那杨锋也自然是要投桃报李,只可惜他刚一坐下,立即就看到了对面面无表情的张忠麟。
作为李长官麾下的猛将,人家出现在这里实属正常,就是杨锋看到他嘴角一翘,心中的恨意就开始呼呼的高涨。
上次那是多好的机会呀!
结果张忠麟却配合军委会来搞自己,现在再想打下京城恐怕要多付出三倍的代价。
算了!没必要直接翻脸,于是杨锋朝张忠麟微微一点头,视线就忽略他来到了李长官的脸上。
“这次由美军牵头,盟军各国集体行动,誓要发动对日作战的最后一击,诸位有信心没有?”
“有!”
“好,士气可嘉、军心可用,那我就点将了,这一次进攻京城仍旧是以74军为先导,走京城南部的路线,直奔上次就被破坏的京城南门。”
“是”
“张军长?”
“属下在。”
“杨旅长我可给你请来了,有这个一流的智囊在,你总该有信心了吧?”
“报告司令官,杨旅长的实力毋庸多说,但我74军的问题是训练不足,装备缺编。”
“放心,人你可以去周围部队挑,临时借调给你,装备我战区内优先给你补充,一定让你74军的更胜从前。”
“……”
李长官似乎和张忠麟发生了什么,所以这言辞气氛有点迥异。
可杨锋却一点介入了意思都没有,他就安静的坐在那,看着张忠麟吃瘪,还把视线投向了自己。
“杨旅长,上次京城之战是我张忠麟能力不足、判断失误,害你陷入了险境,今天当着诸位的面,我正式向你赔罪,敬礼!”
一声低吼,一个标准的军礼就让会议室直接安静了下来。
张忠麟这姿态摆的足够低,平素十分高傲的他,今天居然把头低到这种程度,自然就引来了惊诧的目光。
而杨锋那边也有点反应过来了,原来李长官和张忠麟就是在演双簧。
直接把杨锋给架在这里,那他也只能是原谅了,因为这样还不肯原谅的话,逮住不放就反而显得杨锋小气了。
“忠麟兄这是什么话,大家都是军人,谁能保证自己就是常胜将军,我就可惜了那3-4000弟兄,还有那么好的机会。”
“这次再战京城,还请兆青兄助我一臂之力。”
“当然没问题,可是冲锋陷阵的话,我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
“不过帮忙参谋一下,给点建议我还能够胜任。”
“多谢!”
“就是不知道部队准备到什么程度了?”
杨锋很自然的问道,这下李长官才挥挥手,让旁边的参谋拉开了墙上的帘子,露出了一张巨大又繁琐的作战地图。
关于《最终方案》第一阶段的大致脉络,杨锋当然是清楚地,不过他在这张作战地图上看到,原来国军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准备,和张忠麟曾经表现出来的拖延和抵制是截然不同。
部队在调动
火力在集结
物资也在加紧运输
李长官是可以驾驭大型战役的优秀统帅,这一次对京城也摆出了势在必得的架势,那么就一切都不同了。
担任主攻的74军、负责配合的部队就达到了六支,足足7-8万人,超过半数都是全美械的中央军。
至于外围负责牵制的国军就很多了,大致算一算,李长官投入的总兵力就接近了八十万,只有这样才能够破开京城的坚墙,同时阻断第一关方向可能的驰援。
“……关于察哈尔方向,也要布置一下,提防日军的骑兵和战车绕行,这方面能不能请杨旅长帮个忙?”
“我?”
“察哈尔的李育德部,据说和杨旅长关系不错。”
“我们算是老主顾了,他刚稳住地盘,急于向我购买武器,所以上一次我才请得动他。”
“那么这一次?”
“我可以试试看,但是李长官您要有心理准备,那边搞不好就是狮子大张口。”
“只要活干的漂亮,我是不会吝惜物资的。”
“那好,我散会就去联络。”
“很好,那咱们就往下继续,关于空军的支援和炮兵的行动……”
两个多小时之后,紧张的会议终于结束了,每个走出来的人都感觉脑袋是晕乎乎的。
短时间内灌输的信息、情况太多就会这样,倒是杨锋表现还好,还找到电讯科,借了一部电台给廖莎去操作。
第二天早上会议继续,关键是杨锋也开始进入角色了,陆陆续续的给出了不少的建议,昨晚上研究卫星地图,杨锋现在对京城外围情况的了解,绝对是远在李长官他们之上。
就这么一连好几天,作战任务拆分成无数的细节,再经过命令传递到大军当中,杨锋的使命就完成的差不多了,谁知一转眼张忠麟居然又找上了门来,希望邀请杨锋去他的军部。
这个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杨锋很平静的回绝之后,只是同意跟京城这边保持情报上的互通,上一次张忠麟就见识过了,铁背旅在情报上是如何的强大,甚至可以捕捉日军中队级别的微弱调动,这对进攻作战自然就拥有了极大的意义。
当然张忠麟也知道,他和杨锋的关系是永远也恢复不到以前了,现在这样就已经算是极限了。
等到无奈的张忠麟离开,杨锋就叫冯参谋准备了一桌酒菜,跟着他则是亲自去邀请李长官。
待小小的耽搁后,两人终于坐到了酒席上,杨锋这才一边主动倒酒、一边跟李长官辞行。
“李长官,大战即将开启,我必须要回去部队了。”
“既然是这样,那应该我来做东才对呀!”
“李长官客气了,我也想趁这个机会,跟您报告一下我铁背旅往后的行程。”
“哦?”
“美国人的《最终方案》,我认为还是比较靠谱的,快则半年、慢则一年,日寇就不是党国的问题了,等到那时我也会带部队离开。”
“离开?兆青你真的舍得?”
“呵呵呵,我老婆孩子都搬走了,我还会自己留下来吗?”
“……”
“我现在说出这件事,就是想跟李长官吹吹风,希望李长官可以在关键时刻帮我说句话。”
“兆青呀!这个事情你算是拜托错人了,这你应该去找你的老上级,十八军的老军长陈长官呀?”
“有些话还是李长官你来说比较合适。”
“哦?”
“陈长官是不会违背军委会的意思的,而陈长官您却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机会能够更进一步。”
“……”
“抗战结束后,国府的第一要务不是重建,而是裁军,这几百万部队人吃马嚼的负担太重了,国府是绝对承受不住的,届时肯定有很多军官会失去生计,这种时候就需要李长官站出来了。”
“我?这跟铁背旅的未来,应该是两件事吧?”
“是有所关联的两件事。”
“……”
“如果铁背旅留下不走,军委会肯定会趁机裁撤我们、取消番号,与其等人家把我们撸掉,我还不如带他们去日本下岛,去自己经营一片天地,反正那边也是盟军划给中华民国的占领区,空着也是空着、不用白不用。”
“……”
“再有就是那些失去了生计的军官,李长官可以建议他们到下岛来,我杨兆青保证他们有口饭吃、有个营生。”
“兆青呀!这个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我明白,赶走了日本人,军委会肯定是要对付延州,不过外海的一支部队,或多或少也算是一股力量,等未来日新月异、李长官光芒万丈时,兴许我们还能帮上点忙、给李长官一些反哺。”
“兆青你……”
领悟了杨锋的暗示,李长官的表情是瞬间就严肃了起来,但是杨锋一看他的眼睛就知道,自己已经成功的打动他了。
这些军委会里面的大佬,一个两个全盯着那把椅子。
如果说有机会能够冲击一下,那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机会的,杨锋就是利用了他们的野心。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往下聊就容易多了。
两人各有各的需求,杨锋需要李长官的美言、李长官又何尝不需要杨锋的支持。
钢城、三王山是没戏了,可杨锋还有一支强大的部队,还有在民间无与伦比的声望,并且可以充当万岛七色师之间的中间人,这个意义绝对是一点都不小。
于是在杯盏碗筷间,两人就默契的达成了一个协议……
再次回到铁背旅控制下的徒河,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初了。
没有意外的话,国军会在半个月之内发起对京城的猛攻,而日军也在疯了一般的备战,并且第一关和奉天都在向徒河一带施加压力。
无奈的是杨锋借鉴了一战的经验,用战壕、铁丝网和地雷彻底封死了日军的行动。
几块钱一枚的地雷,辽西走廊足足布置了一百万枚,李伯俊以杨锋名义购买的重装备也到了,目标美军和万岛的船队正源源不断的把作战物资送过来。
谁都明白,徒河就是第一、第二、第三阶段的关键,盟军方面必须死死抓着辽西走廊,那才能占据战略上的主动。
这么一来为了应付日军可能施展的人海战术,盟军、万岛加一起,光是喷火器杨锋就一口气搞了2000多具,混合油料不计其数。
现在帽儿山一带的阵地战壕中,每隔5-60米就有一个喷火兵小组。
再有就是屡建奇功的钟馗大队,最近结结实实的补充了数百架直升机,实力算是暴涨了三倍,这就赋予了弟兄们极大的决心。
现在日本人敢成群结队的冲过来,那杨锋也不介意把战场变成彻头彻尾的炼狱。
没时间慢慢来了!
杨锋直接把川地保安团,悄悄转移到万岛的部队调来两万,充实到了铁背旅的战斗序列中,跟着就是坦克、大炮之类的东西,那也是一个劲的往阵地附近塞,天知道他们中间那一辆、哪一门可以发挥出扭转乾坤的奇效。
只不过忙着忙着,杨锋眼角的余光扫到;香肉一副懒洋洋的模样,趴在自己的垫子上猛打哈欠时,杨锋就立刻笑了。
凭什么自己忙得要死,而一条狗却过得如此优闲、自在?
既然这样那就都别想好了,杨锋自己在徒河组织防御,香肉直接给一脚踢回万岛,继续去天宇湖挖石头,往杨锋的跳舞岛上面填。
不过天文数字一般的土方填下去,跳舞岛的面积也是愈发的惊人了。
这样的话那杨锋就稍微做了个调整。
原本的岛屿不再扩大,只留下巨石增高,好形成自然的山峰,至于其他挖出来的泥土石头就在跳舞岛周围堆积,未来的目标就是形成一个巨大的c型岛屿,将跳舞岛环抱在其中。
如此一来新的岛屿就可以更好的抵御台风,避免海浪对跳舞岛的冲击和侵蚀,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变成附近船只的避风港。
没办法,人造岛屿远不如天然岛屿顽强,经过杨锋这么一改,立刻就把跳舞岛的寿命从几百年增加到了上千年,只要外面一圈岛屿没有被抹平,那中间的跳舞岛就永远不需要直面残酷的大海、残酷的气候。
接着香肉就骂骂咧咧的开始行动了,自己乘坐极速机回神舟去做挖掘,而杨锋则是一头扎到了徒河各处前沿阵地。
理性判断,第一关的日军自己有麻烦,主动来进攻徒河的可能性很低,这也是杨锋放心让香肉离去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等京城那边的战役打响,情况很可能就不一样的,所以杨锋现在的任务就是继续加强徒河的防御。
一公里宽,完全覆盖帽儿山的漫长地雷带,仅仅留下了三条公路可供通行。
紧挨着地雷带的就是三道彼此距离15米的三道铁丝网,铁丝网后面就是之前建造的石笼网防线,而且在石笼网后面铁背旅又重新挖掘了第二道战壕。
关键是这整个体系都在赵东风的炮火覆盖之下,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报出坐标,30秒之内就会有炮火呼啸而来。
相比较之下,还是徒河面对奉天方向的防线更脆弱一些。
正面宽度达到300多公里,这要是兑换石笼网防御,那积分可就海了,无奈之下杨锋只能带着工兵营,在三个最重要的支撑阵地附近,开始挖掘大量的坦克半地下掩体。
就这样把直瞄火炮支援到前沿,最大限度的给予步兵火力支援,再配合后面的直升机编队,立刻就把阵地的韧性增强了好几倍。
然而杨锋在闷头挖土的时候,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咔嚓咔嚓咔嚓……”
同样的铁锹,拿在杨锋手上可就太过瘾了,简直就是把坚硬的泥土当豆腐一般的铲开、扬起。
周围工兵营的弟兄们,早就见识过了杨锋的力量,但是每一次见到还是不免感慨半天。
“咱们长官这力气,只怕是全天下都数一数二了吧?”
“不知道,反正比我老家的黄牛是大得多。”
“黄牛?黄牛算什么,上次长官挖到了石头,那铁镐刨的都是火星子,我就在旁边看着,结果你们猜怎么着,长官他又是一下子,把镐头整个刨进石头里,接着就跟拔萝卜一样,把那块石头给拔出来了。”
“啧啧啧……”
就在几个弟兄拄着铁锹感慨时,杨锋又完成了一处掩体,光着膀子、露出一身层层叠叠的伤疤,跳出土坑就出来喝水。
伴随着咕咚咕咚的吞咽声,杨锋才撂下水壶,视线往周围一扫,工兵营的弟兄们就纷纷化作鸟兽散,跑去继续干活去了。
谁知杨锋把水壶撂下,带着一身汗珠、扛着铁锹刚要去下一个位置,从不远处的阵地上就走来了几个弟兄。
“说好了,一块现大洋?”
“少废话,能赢我们魁哥,我们一人输你一块现大洋。”
“好好好,你们要送钱给我花,我一定奉陪到底。”
“你就吹吧……”
6-7个铁背旅的弟兄,吵吵闹闹的从杨锋面前走过,也没人注意到他这个长官,不过杨锋的视线却随着他们移动了起来。
等到这伙人走到100米开外,其中几个站定、另外几个就飞快的朝远处跑去。
怎么回事?
难道是要比枪?
看着几个弟兄检查枪械、压子弹,杨锋顿时就来了兴趣。
整个铁背旅里面,枪法好的人太多太多了,许多老兵、老兄弟都已经超过了37年的鬼
子射手,拿着加兰德步枪或是三八大盖,300米内完全就是指哪打哪,400米上都有非常惊人的准头。
据杨锋所知,枪法最好的还是侦察营的李伯谦,拿着m24狙击步枪,可以在800-1000米距离上轻松命中,但是坦白来说这也多少沾了光学瞄具的光。
至于眼前这几个家伙,杨锋还真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己一些惊喜。
300米、400米、500米……
当几个木棍被插在不同的距离上,几个设置目标的人又跑回来,杨锋顿时就来了兴致,一步一步的朝他们就走了过去。
“咔咔咔!”
“谁先来?”
“当然是我们魁哥。”
“那好,请。”
“你小子就等着后悔吧……”
说着一个瘦高的中士就采取站姿,端稳了加兰德,屏气凝神的扣动了扳机,瞬间300米外的木棍就被击中,从中间一分为二了。
等到那把加兰德递到另一人面前,那人却直接摇了摇头。
“这种美国枪我使不来,我还是用小日本的顺手。”
“随便你,待会儿输了不要找借口就行。”
“放心,我梁子干不出那么丢人的事……”
话音未落,那人已经摘下了肩头的三八大盖,动作麻利的趴了下来,将步枪垫在了一块石头上。
接着在周围几人一脸嘲讽和不屑的神情下,开始了耐心的瞄准。
三秒钟、五秒钟、十秒钟……
就在魁哥一伙忍不住要出言讽刺时,自称梁子的家伙终于是扣动了扳机。
“叭!”
“嗖、扑”
500米外的木棍从中折断,魁哥一伙的表情是全部都凝固了起来。
“你你你……”
“不服?你们可以再来,只要跟我打的一样,那就算你们赢好了。”
“你小子耍赖,不是说好一枪一枪的较量吗?你直接打500米的是什么意思?”
“太磨叽了,我就是想要快点。”
“……”
“怎么着?是打还是认输?”
“你小子别狂,我也能打500米的。”
说着魁哥就豁出去了,他也学着梁子的样子,趴在地上耐心的瞄准,过了差不多两分钟才扣动了扳机。
只可惜枪声在耳边消散,500米外的木棍却是纹丝不动,随即魁哥一伙的脸色就全苍白了起来……
好在这帮人也算是硬气,没有废话更没有赖账,乖乖的放下钱是扭头就走,而那个梁子却捡起大洋,一枚一枚的吹过、放到耳边听那诱人的颤音。
一直旁观到现在,杨锋才终于开了腔儿。
“你为什么不喜欢美国枪?”
“你谁呀?”
“杨疯子。”
“杨……旅座好。”
“先回答我的问题。”
“是”
流里流气的梁子,猛地朝杨锋敬礼之后,这才硬着头皮的解释了起来。
加兰德这枪自然是好枪,不过它是美军的制式武器,是专门为欧美士兵研发的,并不适合亚洲士兵来使用。
如果是应急、如果是没得选,那自然就没得说了,可是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形之下,很多老兵还是更喜欢三八大盖,不然就是中正式。
因为加兰德的枪托长度、握柄粗细、扳机位置都更适合人高马大的美国人,中国人拿起来总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别扭感觉。
这边等杨锋听完梁子的话,心中也是不由的竖起了大拇指。
只有心思特别细腻的人、对武器了解深刻的人,才能够察觉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么判断的话,眼前的这个梁子似乎是有两把刷子。
“说说看,你用三八大盖最远打过多少米?”
“报告旅座,我曾经打过1100米外的日军哨兵。”
“哦?我怎么没有看到过这份战报?”
“因为我的搭档死了,没人可以为我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