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通过收买后勤部新晋文员小赵,将微型追踪器缝入首批完成的十二套新娘礼服中。小赵是三个月前从流民营招募的“幸存者”,表面上是因农耕技能被选中,实则暗藏“自由联盟”的暗号刺青——左腕内侧一枚银色枫叶,与联盟徽记吻合。
追踪器采用纳米级磁性材料,直径不足三毫米,可吸附在丝绸纤维间而不被察觉。每个追踪器内置微型电池与信号发射器,续航达七十二小时,足以覆盖婚礼全程。联盟的计划是通过实时定位监控婚礼动向,待仪式高潮时引爆预埋在教堂地下的电磁脉冲装置,制造混乱以突袭资源仓库。
渗透的突破口出现在礼服质检环节。心理学家陈素在检查礼服时,发现第三套礼服的袖口内侧有细微的针脚异常——正常的手工缝纫针脚应为0.2毫米间距,而此处针脚缩至0.1毫米,且丝线颜色与主布料存在0.5%的色差。她随即启动“记忆碎片”项目的影像比对系统,调取战前高级定制礼服的制作档案,发现这种针脚异常曾出现在2018年某品牌礼服的防伪设计中——这正是“自由联盟”技术组的暗号标记。
安全部立即启动反渗透程序。技术组用金属探测器扫描所有礼服,在第七套礼服的腰际内侧发现三枚追踪器。林阳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计就计:保留追踪器但替换其信号频率,反向追踪至联盟的秘密据点。同时,后勤部紧急调用备用粗麻布赶制十二套新礼服,而原礼服则被改装为“诱饵”,在仪式当天由假人模特穿戴,引诱联盟成员现身。
婚礼前夜,联盟果然按捺不住。三名蒙面人试图潜入礼服存放舱,却被电磁防护网自动锁定。安全部通过反向追踪的信号定位,在废弃地铁站抓获联盟首领——竟是曾因质疑形式主义而扬名立万的青年领袖李阳。审讯中,李阳坦言:“我们反对的不是婚礼,而是将资源浪费在虚幻的仪式上。”林阳则回应:“虚幻的仪式若能凝聚人心,便是最真实的希望。”
最终,追踪器事件成为婚礼的“意外彩蛋”。林阳在仪式上宣布:“真正的安全不是筑起高墙,而是让爱与信任成为最坚固的盾牌。”而那些被替换的追踪器,被改造成“希望定位仪”,每个新人都会收到一枚,寓意“无论未来走向何方,爱与希望始终指引归途”。这场危机,最终化作“新曙光”基地关于“信任与希望”的又一堂生动课程。在末世纪元的废墟上,“共生契约”以全新的仪式语言重构了婚姻的本质。不同于传统誓词中“爱与忠诚”的浪漫表述,这份契约将末日生存的残酷现实转化为共同守护的庄严承诺,成为“新曙光”基地婚姻制度的核心创新。
契约的起草由基地法务组与元老会共同完成,全文以古朴的铜版刻印在特制羊皮纸上,每对新人签署时需用混合着向日葵籽油与防辐射涂料的墨水,象征“生命与科技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