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十二月三号,海平面退到了原本三百米等高线的位置。
两天后,海平面再次剧烈上涨,疯狂的海啸卷起巨浪,浪涛一度高达一千七八百米,已经逼近绵竹山站了,整个绵竹山站都处于恐慌情绪笼罩之下,很多小道消息通过不同渠道传播。
有说海啸会很快结束的。
有说海面会涨到四千米高度的,还找到了一张以前下载的网络图片,上面绘制的就是海面涨到四千米的世界地图。
有说海面会涨到五千米高度的,理论依据是一个旧视频,是海面上涨的过程示意,除了青藏高原部分地区,世界上其余的陆地就只剩下了几个海岛。视屏结尾就停留在五千米三个红色的大字上。
有的在组队逃离,目的地是喜马拉雅山大本营,说那里是人类最后的家园。
……
甚至出现了上帝即将降临和弥勒佛即将出世的传言,对于这种蛊惑人心的,一旦发现,侦查组就会立即出动,直接抓起来,查处同伙,然后公审公判,直接斩立决。
纷纷扰扰中,一周过去了,海平面落回到原来海拔四百六十米左右的位置上。
但各种小道消息依旧在疯传,不少人都相信海平面还会再次上涨,后面还有更大的海啸会到来。
申请加入各组的人多了起来,尤其是普通幸存者,都愿意加入各组,好进入到古城里面来,大家都觉得躲在防护罩之内,什么样的灾难都是可以不受伤害的。各组也加紧了赛选,上次损失了不少人手,需要补足。
也有不少猎杀小队离开,从别的聚居地搬到西二站西三站的也不少,还有从东边来的,被安置在了东二站。马凡南现在把东三站看得很重,因为东三站的海拔高度最高,甚至比古城的城门还高,是仅次于古城的安全所在。
到了十二月下旬,秋老虎似乎过去了,天气有了些凉意,但也只是微微凉意,跟去年同期凛冬将至的寒潮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温差达到了二十度。这或许跟整个西伯利亚已经成为了海洋有关,大大小小几个岛子没有足够的地方让西伯利亚低气旋成型。全球气候在短短半年完全改变,成了几乎彻底的海洋气候星球。
温暖的冬季气温如同阳春,甚至还要更高几度,非常适合庄稼生长。后勤组在大雨停歇期间就开始在绵竹山站附近黄沙开荒种地,种植的主要是红薯、玉米、土豆、山药等既能做菜又能当饭的作物,最早种植的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刻。
丰收总是令人喜悦的,接着就是补种,这个气温完全可以接着种一茬。
城内的蔬菜长势一直都非常好,不少菜都已经收第二茬了。
冬天不寒冷也有坏处,蚊虫没有被冻死,尤其是变异后的蚊子和苍蝇。
在海平面回到四百六十米位置后,大概十余天,大群变异苍蝇蚊子围困住了绵竹山站,整个天都变得灰蒙蒙的了。
经历过蝗灾的人们心立刻抽筋了。蝗虫还要好些,起码可以吃,蚊子拿来干什么?难道真跟古人词作上写的那样‘蚊虫肚内挖脂油’不成?最闹心的是蝗虫不咬人,可蚊子专门叮人吸血。变异后的大蚊子,那肚子吃饱了能有乒乓球那么大,被一群蚊子围着叮咬,没一会儿就成人干儿了。
因为蚊子飞行能力超强,体型又不大,刀砍斧剁效率极低,而以前打蚊子效果很好的电子灭蚊拍,也就只能将蚊子打飞,其电流强度已经不足以将其毙命。驱蚊器也失去了作用,蚊子对电热蚊香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完全的无视。
不惧这些蚊虫的也就只剩下余哲和后勤组共同拥有的变异鸡鸭了。跟当初吃蝗虫一样,一点儿不挑剔,是虫子就比饲料强,喜滋滋地冲出护罩区域,爪抓喙琢,吃得不亦乐乎。
之前考虑到养殖成本,没敢孵化大批小鸡小鸭,现在要临时孵化时间也来不及,只能干着急。不禁哀叹,好的惯例全都失效了,怎么大洪水之后蚊虫肆虐的旧例就没改变呢?
能有效对付蚊虫的人也就奚嘉美和乐霖组合了,他们撑开双飞翼,飞在空中。乐霖设定一个巨大平面,与奚嘉美开启的储物袋入口进行空间对接。两人飞一圈儿回来,六个储物袋都满了,防护罩周边空中的蚊虫也全部被清理干净。
将六个满满的储物袋交给后勤组的人,他们拿去倒在饲料厂的原料堆里,然后再将空了的储物袋送回来。
低空的,蚊虫与建筑物和人混在同一空间,乐霖只能放出螳螂大军,让腓腓指挥大刀螳螂们飞到各处去捕食蚊虫。
蚊虫进不了护罩内,只要守住城门,对古城内就没有影响。
外围东西两边卫星站的幸存者只能都回到自己的住所,关闭好门窗,然后集中精力消灭漏进来的少数蚊虫。蚊子变异后身体变大也有坏处,变得难以躲藏了,很容易被发现,然后被各种武器招呼,其中最常见而且还算好用的就是鞋底子了。
等一阵,其他地方的蚊虫又飞了过来,将防护罩外的空间牢牢围困住。
乐霖和奚嘉美就只能再飞一圈儿,重新装满六个储物袋。
饲料厂堆不下了,台乐让侦查组去六个熟读快的,每人带上一个储物袋,进城后从东门出去,分开,将各自储物袋里的蚊虫尸体倒在不同地点。
一连这样忙碌了六天,蚊虫逐渐少了,可惜这些蚊虫大多等级不高,要不然大刀螳螂还能再晋升一级。
战斗不能说结束了,蚊虫依旧没有消灭干净,只是少了,不至于遮天蔽日了,大家还是时不时需要花精力打一打,而且进门都很小心,怕将蚊虫放进去了。蚊虫最可怕的就在于它们也是这个地球本身的生物,变异得又不严重,并不会被防御罩的光芒排斥。
由此,余哲推断到之前的雨怕是并不来自于这个世界,而是来自西方的遗迹,而东西方的遗迹似乎是相互排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