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之所以会被离石看中,原因其实很简单。王岳这个人天生就具备当官的潜质,家学渊源家教更是杰出,王家培养出来的子女都有远大前程又对帝国忠心耿耿,他并非那种靠投机取巧、阿谀奉承来谋取官职的官僚,而且帝国初建也需要领会上意的人混入官僚体制。
王岳是一个真正有能力办实事的官员。虽然他可能没有那种高瞻远瞩、规划全局的才华,但他却有着将庞大的计划一步步落实到位的执行能力,更能领会上位者隐藏的真实心意,还能勇于承担责任。
更重要的是,王岳的个人人品非常过硬,不会卖友求荣,为人讲义气,能够安贫乐道不改其志。他不仅能够准确地领会上级领导的意图,还愿意主动替上级领导承担责任、背黑锅,而且毫无怨言。可以说,王岳就是那种天生愚忠的人,但同时他又懂得灵活变通,施政手段灵活多变还懂得领会上创新施政。
当王岳在草原地区主政时,他推行了一系列备受争议的政策。然而,面对外界的种种指责和批评,王岳却从不为自己辩解。相反,他选择在各地刻碑立传,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志向和抱负。
曾经有官员秘密向离石告发王岳,称其施政手段残酷狠毒,甚至逼迫草原人扯旗造反,对草原贵族和发配到草原上的豪门世家一视同仁,不仅不照顾世家子弟还允许草原人雇佣落魄世家子当其奴仆。
尤其是在他所管辖的草原地区,王岳竟然实行了剃头剿杀令这样极端的政策,这种政策还呈漫延趋势,影响到了中枢对胡虏的处理态度。
在其辖区内,那些梳着阴阳头、头上还扎着小辫子,鼻子和耳朵上扎洞戴耳环的草原胡虏,都被毫不留情地屠杀殆尽。这一行为不仅导致了葛逻禄人和突施骑人的间接反叛,更是引起了众多南方官员的集体联名弹劾。
由于上书弹劾王岳的南官人数众多,离石对王岳这个人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石这才命令盖世太保收集有关王岳的详细资料,收集的王岳施政资料越详细,离石就越欣赏王岳这个人,在施政上敢于因地制宜的创新施政,王岳目前还是大秦第一人。
王岳是真正帝国培养起来的地方大员,也能算得上是一个老秦人,离石对于异族人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前世汉民族的主要敌人,可以从外表特征上来进行划分。凡是留着阴阳头、扎小辫子、戴耳环的异族人,都被他视为汉民族未来的生死大敌。
然而,这仅仅是基于前世的经验。在这个异世界中,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未来是否会出现这样的异族人,未来谁也无法确定。离石并不愿意去冒这个险,尤其是当他发现这个异世界中竟然也存在着倭奴国和倭人时,他的警惕性更是提到了最高点。
倭奴同样是剃头束发,这与五胡有所不同,然而其古怪的阴阳头造型那么像鬼子先人,而且倭奴同样自称大和人,神道教更是供奉天照大神,唯一不同的是,目前的倭奴国非常的弱小,倭奴还有其他的品种划分,像是虾夷人、本地野人等等,还不是统一的单一民族。
虽然五胡并没有剃头扎小辫的习俗,但远东地区可是蒙古人的发源地,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呢?
在那个地方,有许多留着奇怪发型、扎着小辫子的异族人。离石对这个地方一直避而不谈,原因很简单,他是为了保护白起,不谈就是淡化处理。而离石所构建的新帝国,如今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简直就是一个四不像。
这个新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前世的宋朝颇为相似理,有点重商主义的苗头,人人睁眼首先想的就是挣钱,普通人的生命价值越来越越受到重视,无缘无故滥杀无辜的事,官府慢慢不干了,极大缓解了自东汉末年就紧张的社会矛盾;
其政治体制,则更接近民国时期,人人平等的观念开始传遍天下,法家也是与时俱进将律法划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帝国主动介入追究责任,私法为民法,奉行民不告官不究,彻底把法家残酷虐民的黑锅摘下;
在舆论氛围方面,又有点像新中国,由人口数量少,而生产力确飞越发展,生活物资的异常丰富,催生出了大量靠笔杆子吃挣钱吃饭的文人群体,这些文人别的可能不行,可要是论吹牛搏名声,那可是悍不畏死前赴后继的;
然而,其受众群体却又与明末时期相似,由于进入了大秦工业化,生活物资的丰富,教育的基本善及,制造出了大量的受众群体,而工业原始积累的资金由秦纸币承担,而最苦最累的活则由累死的五胡俘虏承担,而秦人还没来得及受苦受累,就已跑步进入了工业化
戏曲和小说这时已经产生了。总之,整个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都与现实严重脱节,人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当下,生产方式却已跨越千年。
如果离石现在想要揽权,重新实行皇帝集权制度,并非完全不可行。但这样做的话,恐怕会让这个原本就四不像的帝国变得更加混乱不堪,就像一个精神分裂的患者一样。毕竟,乾纲独断虽然能让人一时爽快,但对于工业化进程来说,却是极不相称的。
在工业化时代,人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这种理念必须深深扎根于官僚阶层的心底。因此,离石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抄家灭族了。而王岳却能准确地领会离石的意图,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脏活累活。既然如此,离石自然也要有所表示,投桃报李嘛。
虽然离石不能公开表彰王岳的所作所为,但他可以通过一些迂回曲折的方式,给予王岳一定的保护。这样一来,既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又能让王岳感受到离石的善意和支持。
王岳雄心勃勃,立志要将天下所有的草原都改造成肥沃的良田。离石深知王岳此举可能会引发诸多争议和麻烦,因此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为王岳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伞。
经过深思熟虑,离石终于发现了一个突破口——秦越人。秦越人虽然只是一个狱头,他在工作能力方面并无特别突出之处,若以工作能力来奖励他,恐怕难以服众。然而,离石注意到秦越人生儿子的能力异常突出。
在大秦,由于人口稀少,国家正大力鼓励生育,甚至贴钱养孩子。而秦越人在短短六年时间里,竟然能够生出四十多个儿子,这种生育能力绝对堪称举世无双。离石心想,如果能将秦越人纳入赢氏分支,那么王岳就与赢氏有了亲戚关系,自己就变成了王岳的亲戚,也是王岳的保护伞。
秦家向来供奉赢氏祖宗牌位,如此一来,赢斌自然就比秦越人高一辈。这样一来,王岳和赢斌就成了同辈人,王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秦皇的亲戚。从伦理亲情上讲,王岳也算是外戚了。
有了这层关系,一旦再有官员弹劾王岳,离石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面保护他。毕竟,法家虽然以秉公执法着称,但也不得不顾及皇帝的颜面,人情世故也是新秦法的一大特点。
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王岳为官期间确实祸国殃民、为害一方,否则法家也难以对王岳下手。如果王岳仅仅只是在草原上,杀几个不肯王化的草原蛮子,御史台自然也不会多事鸡蛋里挑骨头,继续揪着王岳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