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老牌国有邮政企业的会议室里,对方一位分管业务的处长,听着朱因描绘的“未来网上购物、包裹量激增”的蓝图,脸上带着礼貌却疏离的笑容。
“朱总啊,你们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处长呷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但是,你说的这个‘淘宝’,毕竟还是个没影儿的事情嘛。
我们现在每天处理的信件、报纸、包裹,那都是有稳定计划和来源的。
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就给出特殊的优惠费率……这个,我们需要研究研究,上报领导审批,流程很长啊。”
话很客气,但拒绝的意思很明显。
对方根本不相信,那个小小的电脑屏幕,能带来他们想象中的海量包裹。
接连碰了几次软钉子,朱因心情有些沮丧。
晚上回到宿舍,她忍不住给陈浩打电话诉苦。
“浩哥,物流这边谈得不顺利。”她的声音带着疲惫和无奈,“他们根本不信我们说的未来,觉得我们在画大饼。
态度都很好,但一谈到实质性的优惠,就打太极,说要研究,要审批。”
电话那头,陈浩似乎并不意外。
“这是正常的。”他语气平静,“固有的体系,对新事物总是抱有怀疑。
你跟他们谈未来,他们只看眼前。
所以,谈判策略要变一变。”
他开始远程教导朱因:
“第一,不要空谈未来。
把我们阿里巴巴网站试运营以来的数据,挑能公开的,整理成册,带过去给他们看。
证明我们不是空壳公司,我们有实实在在的企业用户基础,这些企业将来也可能成为包裹来源。”
“第二,”陈浩的声音带着一丝狡黠,“下次再去,直接找他们能拍板的主要负责人。
见到人,开场白可以客气,但核心要强硬一点。”
“强硬?”朱因有些疑惑。
“对。”陈浩肯定道,“你就直接告诉他们,阿里巴巴和淘宝,代表的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现在和我们合作,是在行业变革初期就抢占最优合作席位。
如果因为暂时的疑虑而错过,等到我们的包裹量真的起来,每天成千上万单的时候,到时候再想来谈合作,条件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直接亮出我们的底牌--‘未来巨大的包裹量’!这不是乞求,这是给他们一个抓住未来的机会!语气要自信,姿态要平等,甚至略高一点。
你要让他们感觉到,不是我们求着他们,而是我们在给他们一个共赢的机遇!”
陈浩的话,像是一道亮光,劈开了朱因脑中的迷雾。
她之前太过于“求”成,反而显得底气不足。
“我懂了,浩哥!”她的声音重新充满了力量,“不是我们去适应他们的旧规则,而是要让他们看到,必须适应我们代表的新规则!”
“没错,就是这个心态。”陈浩赞许道,“去吧,按我说的再去谈一次。”
第二天,朱因调整状态,带着精心准备的数据资料和焕然一新的自信,再次走进了那家国有邮政企业。
这一次,她想办法约见了一位级别更高的副总。
会谈中,她没有再过多描绘虚幻的未来,而是展示了阿里巴巴网站的增长数据,然后,她看着对方的眼睛,清晰而有力地说:
“x总,我们理解贵公司的谨慎。
但我想强调的是,淘宝一旦全面上线,带来的将是包裹流通模式的革命。
我们现在寻求合作,是希望与贵公司这样的行业巨头,共同开拓这片蓝海。
如果现在能够建立深度合作,签订具有前瞻性的优惠协议,贵公司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绝对的先发优势和成本优势。”
她稍微停顿,加重了语气:“反之,如果等到我们日订单量突破一千单、一万单的时候,合作的门槛和条件,恐怕就不是今天这样了。
我们是在给彼此一个共赢的未来,希望贵公司能抓住这个机会。”
她不卑不亢的态度,结合着实实在在的数据和充满诱惑力的“未来包裹量”底牌,终于打动了对方。
那位副总沉吟良久,态度明显比之前的处长要积极得多。
“朱总,你的话很有说服力。
这样,你们提交一份更详细的合作方案,特别是关于这个阶梯优惠费率的具体设想,我们内部会认真研究,尽快给你们答复。”
虽然还没有立刻签下协议,但僵局已经被打破,局面豁然开朗!
朱因走出邮政大楼,看着外面明媚的阳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再次感受到,浩哥那看似超前的布局和精准的谈判指导,拥有何等强大的力量。
物流与支付,这支撑电商未来的两条腿,在陈浩的远见和朱因的执行下,开始了最艰难的奠基。
【跪求礼物,免费的为爱发电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