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都源于道,人们从这些道中领悟出各种不同的道,无论是阵道、丹道、武道,修炼本身,甚至他领悟的不同属性规则力量都源于此。
什么是道,圣人说,有物浑成,先天地生,说明道是在天地出现前就存在的。
这让他想到了最早的星魄,当时的星魄里面是黑暗的,是空的 ,可一个完整世界的所有属性本源里面都有。
和五行之灵融合后,星魄变成的他的神府空间,从那时起,这个空间不断成长壮大,在他寻找到了全部的属性之灵后,神府空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世界。
小星的身上开始出现道纹,而这些道文不同于任何一种属性规则的轨迹,但是,在这些道纹中,又能看到所有属性规则的运行轨迹,它们消失了,但它们又是存在的。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
由此可见,修行的本质是从修有形到修无形,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圣人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核心是无,所有外在的有形的都是为了到达无这种层次的手段和工具。
从聚气到聚气成丹再到如今的至尊境,一路行来,他一直修的是有形的道,修的是有,而有是通往无的通道和桥梁,那要如何才能修到无这种状态呢,他不禁陷入思索中。
所谓万法归一,归的是天,是地,是道,是自然,是无极
无是什么,是虚无,是空,他去过虚空,虚空看起来空空荡荡的,好像什么也没有,可是,虚空中有无数界面空间,很多界面空间中生活着无数生灵,可见无并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无是一种包容,一种能容纳万物又能创造万物的东西。
有是什么,是有形的物质,是看得见的东西,是无中生的有,如果具体到他自己身上,那么,他身体里的灵力,他掌握的功法,他学习过的炼器、炼丹和阵法,还有他手中的剑和他挥出的拳头,都是一种有,而他的身体本身可以看作是承载这些有的一个炉鼎,想要回到无,该如何做呢。
他的理解是当这些力量不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合为一体,就是一种无。
就比如某种属性规则力量,掌握和领悟这种力量,并且能够使用这种力量,算是一种单一的有,当他掌握和领悟了全部九种主要属性规则,并能够使用这些力量时,表面上他掌握了九种有,可这些有无法同时施展出来,想要同时施展,就必须将他们融合在一起,当这些东西全部融合后,九变成了一,是减少和消失,可融合后的力量比起单一来,强了不知凡几,这就是一种从有到无的过程。
如果自己能将所有已经掌握的东西全部归于无,让他们不再是有形的东西,从有到无,这是他理解的修炼终点。
有了这个明悟,郑浩身上的气息渐渐发生了改变,身体里原先炼化的那些属性之灵突然动了,从神府空间中脱离出来,他掌握的所有属性规则力量的轨迹,甚至包括他对道的理解都从脑海中脱离出来,在他身体周围盘旋。
郑浩的身体也在发生改变,那三道光从他的头部,胸口和小腹处亮起来,很快,这三道光蔓延开来,越变越大,最后连成一个整体,将郑浩笼罩在其中,此时的郑浩就如同一个发光体,璀璨无比。
郑浩身体的变化引起的小白和小星的注意,纷纷从郑浩的神府空间中出来。
“轰”,一道璀璨到极致的光突然在郑浩身上爆发开来,这道光太过璀璨明亮,以至于超越了光明池里最亮的光明之力,不但如此,整个光明池受这道光的影响,突然爆发出万道光华。
被这道光的力量影响,郑浩整个人都飘了起来,他的姿势没有变,依然是盘膝而坐,双目紧闭,可整个人的气息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种改变极为玄奥,人明明就在眼前,却又仿佛已经消失了一般,虚无缥缈。
而围绕在郑浩身体上的光却越来越玄奥,如果仔细看,甚至能从光中看到流淌的道纹。
郑浩此时处于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他的神魂离体,就好像神魂出窍般,他的感知飞到高空,离开了光明池这处空间,来到一处满是繁星的虚空中。
在这里,他清晰的看到光明池在他的脚下变得越来越小,旁边是炽原大陆,再远一些的地方,他看到了很多光点,这些光点闪烁着星光,每一个星点就是一个界面空间。
这些空间有大有小,有的生机勃勃,有的死气沉沉。
他的感观变得前所未有的敏锐,即便隔着十万八千里,他依然从这些星点中分辨出了天玄界所在的位置,还看到了龙族栖息地,青丘秘境,还有金猿族的栖息地东陵大陆,不但如此,他甚至从极为遥远的一颗星上,看到了鸿陆的影子。
他的身体还在飘,一直飘到了天玄星域的边界,在这里,有一圈壁障将整个星域全部包裹起来,他甚至在星域壁障的某处,看到一条裂缝,心中不觉奇怪起来,怎么星域壁障上居然会出现裂口。
然后他想起了莫仓爷爷曾经说过,天玄星域有一个叫仙门的地方,就是一处星域壁障上的裂缝,很多寿元将尽的人,会在临死之前去这个地方寻求突破的契机,世人称之为仙门。
可郑浩看到的所谓仙门就是一条充满各种狂暴力量的裂缝,这种力量来自星域外面的虚空,如果无法对抗这种力量,来这种地方就是送死。
不但如此,他还在虚空中看到一条路,这条路的尽头应当是通往天玄星域的外面,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条路断裂了,他看到的是断成几节的残破道路。
这条路让他想到了神路,也许,以前生活在天玄星域的人是可以通过这条路成仙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条路断了,所以,天玄星域的人或神兽,都无法成仙。